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2——A型快速环甲膜切开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塞,虽可采用紧急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予以解除,但在灾害现场不易做到。1975年 Brantigan 等相继报道了环甲膜切开术及有关问题,动摇了延袭半个多世纪的环甲膜切开导致严重喉狭窄的旧观点。新近,国外又研制出环甲膜穿刺针,但由于这类器械管腔狭小,不能从中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且有不同程度的体内二氧化碳蓄积,使用受到一定限度。国内环甲膜切开术尚少研究,为  相似文献   

2.
急性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 ,是急救临床中常见病症。建立气道是抢救措施中第一重要步骤。在情况危急时 ,临床上常用人工气管插管和环甲膜切开术两种方法来建立人工气道。究竟哪一种方式争取更多的时间 ,安全可靠 ,操作简便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选择 ,我们对此进行了比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2年至1996年间急诊施行气管插管31例 ,其中心肺复苏28例 ,昏迷误吸3例 ,失败2例 ,失败后改用环甲膜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6例 ,其中颌面部及口腔外伤2例 ,异物吸入1例 ,血痰堵塞气道1例。二、方法气管插管为经口腔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喉裂开术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方法选择喉裂开手术适应证的患者16例,局麻后环甲膜处正中沿皮纹横切开至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带状肌、暴露环甲膜、切开环甲膜置人气管插管行全麻,以后按裂开术式手术,手术结束后于环甲膜置入8mm气管套管,不再行气管切开。观察术后2d患者呼吸情况及术后6-12个月术区及环甲膜处的黏膜情况。结果16例手术患者于术后2d拔除气管套管、缝合伤口、无呼吸困难。6个月至12个月行电子喉镜检查、术区及环甲膜光滑,外观颈部切开缝合处不明显。结论单一横切口行喉裂开术。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和痛苦,有满足了患者的美容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环甲膜穿刺与环甲膜切开在急救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7月期间对25例Ⅳ度呼吸困难患者采用环甲膜穿刺或环甲膜切开开放气道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Ⅳ度呼吸困难患者采用环甲膜穿刺或环甲膜切开开放气道,全部患者均成功开放气道,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结论:正确选择及合理应用环甲膜穿刺或环甲膜切开开放气道,抢救过程医护密切配合,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急诊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呼吸阶梯化管理中应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效果.方法 总结1994年至2004年中对实施有创呼吸通路方法的292例急诊抢救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切开术、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四种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结果 采用气管切开术203例(69.5%)、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8例(19.8%)、环甲膜穿刺术25例(8.6%)、气管穿刺旋切术6例(2.1%);使用呼吸机占95例(32.5%).常规气管切开术常需两个人以上操作,15~30 min完成;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只需单人操作,最快可在90 s以内完成,一般在3~5 min内完成,出血少,损伤小,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结论 急诊快速建立有创呼吸通路应该视病情紧急程度按时间标准决定选择不同的方法.从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是:环甲膜穿刺术、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气管切开术;从安全可靠性推荐: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术.  相似文献   

6.
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经治17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1例困难气管切开病例均成功进行气管切开术,其中环甲膜切开7例,气管切开成功率100%,无术中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及技巧,相关学科密切配合是困难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行气管切开术268例,所有手术在病房或手术室里进行,其中2例窒息患者先行环甲膜切开,再行常规气管切开。结果 268例气管切开术患者中,72%(193/268)是为了机械通气支持/长时间插管,或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19.4%(52/268)是辅助头颈部手术;6.0%(16/268)是为了解除上气道阻塞;73.1%(196/268)在病房完成,19.4%(52/268)术前于手术室完成,7.5%(20/268)急诊床旁完成。结论 气管切开术适应证已大大扩展,由过去的仅用于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急诊手术发展为现在的主要用于机械通气支持、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辅助头颈部手术的常见手术操作,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恰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中引入环甲膜切开术培训,以提升军校医学生在演习中应对急性气道梗阻的战伤救治能力。方法采用"理论授课+技能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模式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425名军医大学毕业学员进行环甲膜切开术培训;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方法制定模拟案例,以随机抽取模拟案例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考核,并对部分学员进行针对教学评价的访谈。结果环甲膜切开术考核学员合格率为95.2%,伤情判断正确率为81.0%,但操作完全正确率仅为9.5%。其中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环甲膜定位不准确、穿刺及扩皮时手法和方向错误等。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学习环甲膜切开技术,评价教学模式便于迅速掌握技能,贴近实战;建议理论授课时播放环甲膜切开视频并增加练习时间,以利于学员充分掌握此技能。结论环甲膜切开术是TCCC战术区域必备的缓解气道梗阻的关键措施,可有效减少战场可预防性死亡;但须强化实战仿真教学,提升实践参与能力,并细化考核评分标准,以反映学员技能水平,同时聚焦薄弱操作步骤,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呼吸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各种危重病人上下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手段,是为保障呼吸道通畅,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第5气管环切开,以开放气道、改善呼吸的手术,随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的逐渐增加,严格而规范的呼吸道护理是保证病人术后呼吸道畅通的关键。我科2006年1月2009年6月护理气管切开病人共46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呼吸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各种危重病人上下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手段,是为保障呼吸道通畅,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第5气管环切开,以开放气道、改善呼吸的手术,随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的逐渐增加,严格而规范的呼吸道护理是保证病人术后呼吸道畅通的关键[1].我科2006年1月-2009年6月护理气管切开病人共46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静脉头皮针伸入气管切开处,并在气管套管外口放一块单层湿纱布,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痰痂形成、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比气管切开处覆盖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湿化气道,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环甲膜切开术操作简便易行。由于常规插管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使这种方法只能在紧急抢救情况下采用,对于气管套管留置时间超过48小时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者还不能普遍应用。为此,我们选择口腔颌面外科需要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10例患者,以环甲膜切开术代替常规气...  相似文献   

13.
急性喉梗阻(喉部急性阻塞),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症发生甚急,如不及时抢救,常致死亡。发病原因较多,来不及去除原因时,应首先解除呼吸困难,以挽救病人生命。一般抢救方法是采用气管切开术。但在无条件进行气管切开时,可用粗针行环甲膜穿刺术来解除喉梗塞,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环甲膜的位置:环甲膜又叫环甲韧带或弹性圆锥,连接于甲状软骨下缘及环状软骨上缘之间(图1),  相似文献   

14.
范丽梅 《上海护理》2014,14(4):75-77
<正>气管切开即从气管第3、4软骨环前壁切开,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建立人工气道。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由于需长时间机械通气或保持人工气道,行气管切开术后一般置管时间较长。临时气管切开术后套管放置的持续时间从8 d到46个月不等,平均时间为4个月[1]。气管切开置管术后,切口敷料更换是护理中的关键,如何预防切口感染和预防继发呼吸道感染更  相似文献   

15.
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功能后再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经验.方法:对1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行紧急环甲膜穿刺给氧,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一步改善通气,对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及后遗症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后给氧,呼吸困难立即明显缓解,紫绀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升至90%以上.环甲膜穿刺器拔管后无声嘶、出血及喉狭窄等并发症.16例病人全部痊愈,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环甲膜穿刺快速、易行,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紧急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对于抢救急性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价气管切开术新方法。方法:120例气管切开手术中,在切开气管环时形成蒂在上方,蒂宽约1.0 cm之气管纤维膜软骨瓣,向上外牵拉此瓣,用丝线固定在环状软骨前的皮肤处。结果:本组均一次快速顺利插入气管套管,无并发症,除23例原发病死亡外,其余97例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结论:采用"U"形气管纤维膜软骨瓣行气管切开术,可快速准确插入气管套管,保持气管前壁完整性,减少拔管困难和狭窄机率。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持续湿化要求,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因此提供方便、易操作的恒速湿化工具,并能安全、有效地应用是目前气道持续湿化护理的主要内容。本院头颈科于2005年1月~2009年5月对气管切开120例患者分别采用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法和推注式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后气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14%~43%[1].而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气道湿化不够,气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障碍,痰痂、痰栓形成.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的湿化对于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和防止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现将目前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以来4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同期41例危重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对比分析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总结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及应用技巧.结果 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常规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优点,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对于困难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又称气道造口术,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而将患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气囊气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解除其梗阻的手术。这是ICU中抢救重危病人常用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会影响正常鼻腔功能的发挥。因为空气不再经过鼻腔而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气道,鼻腔失去了过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