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35-36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膝关节镜手术,清理关节腔。实验组除关节镜手术外,术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患者疗效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骨陛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MARDs联合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价值。方法46例RA患者在使用DMARDs等药物的同时,应用关节镜对患者的52个膝关节在关节镜下行滑膜清理术(双侧膝关节6例,单侧膝关节40例),术后即在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倍他米松磷酸盐)注射液及透明质酸钠4ml,目继续前DMARDs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关节疼痛VAS量表评分,Ishikawa关节功能的评定,检测手术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内诉全身和手术关节肿痛减轻;术后2周,VAS量表评分、ESR、CRP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ESR和CRP的下降幅度超过65%,27例患者的ESR和CRP在正常范围,18例患者RF下降达60%;术后3个月,38例患者的ESR和CRP在正常范围,29例RF≤30IU,ml,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为94.2%;术后2年,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对早中期RA患者进行DMARDs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清理术,近期疗效满意,除手术关节功能恢复外,亦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80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O及IL-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治疗反复发作性痛风性膝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和观察运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7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及滑膜切除术,术后灌洗并常规服用降血尿酸药物、早期功能锻炼。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表现为特异性的白色团块状物质沉积在滑膜、软骨和其他关节内结构的表面。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无明显复发的病例。根据Lysholm的膝关节评分,术前患者功能评分(50.0±3.1)分;术后6个月评分(90.0±2.8)分;2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率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及滑膜切除术配合术后灌洗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见效快、创伤小、效果确切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4年3月间对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3侧膝关节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中多入路清扫全关节滑膜,清理关节腔。结果32例患者在术后平均31个月时接受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0、6分,术后平均75,4分;HAQ评分术前平均11.6分.术后平均9.5分。血沉(ESR)术前平均31.2mm/h,术后平均17.5mm/h;C反应蛋白(CRP)术前平均116,9mg/L,术后平均54.3mg/L;改良sharp评分术前平均16.4分,术后平均17.2分。术前与术后各指标比较显示Lysholm评分、HAQ评分、血沉、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改良shar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不仅能改善膝关节局部的功能.而且可以改善全身病情。  相似文献   

6.
不同干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20例128关节,分为三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组(SH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同时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GS组),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组(AD组)。比较三组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个月时,AD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SH组和GS组(P〈0.05);治疗6个月时,AD组与GS组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SH组(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患者首选方案应为关节镜清理术,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同时配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7.
吴咏军  陈建生  付秀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63-164,186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按不同方案分组:A组(n=34)行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复方倍他米松;B组(n=37)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C组(n=41)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复方倍他米松。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4个月。膝关节评分:(1)三组治疗前相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各自治疗前后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组跟A组和B组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相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复方倍他米松的治疗优于两者的单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关节镜术后联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131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时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清理术后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常规清理及去神经化治疗中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年我科39例中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股骨远端、髌骨周围及后侧关节囊关节面去神经化治疗,3例失访,36例获得随访,随访12~26个月,术前以Lysholm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ostip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对患膝进行膝关节的功能评价,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膝进行膝关节疼痛的评分,术后门诊随访,记录每次随诊时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以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作为手术效果评价的最终评分。结果最后随访时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疼痛症状改善明显,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SS评分优良率达80.56%。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去神经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东辉 《黑龙江医学》2011,35(3):207-209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注入透明质酸钠的疗效.方法 对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膝关节HSS评定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0.6%及 69.4%,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清理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关节镜手术组,其中开放性手术组17例(接受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组30例(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两组术后常规放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16.3)个月(10~30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0%;其中开放性手术组3例复发,复发率17.6%;关节镜手术组5例复发,复发率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性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7.5±14.3)°和(69.7±12.6)°,(74.5±6.1)和(38.6±5.4)分,(77.5±5.8)和(42.4±4.6)分,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128.6±13.9)°和(64.9±13.2)°,(87.4±6.7)和(37.2±4.9)分,(86.2±6.2)和(41.9±5.3)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开放性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弥漫型PVNS的复发率相当,但后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前者,所以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PVN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MF)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采用关节镜下MF修复,缺损面积约2.0~6.0cm2,平均3.2cm2.术后第1、2、3周患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0mg,1 次·周-1.术后随访,对比手术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5个月.最终随访Lysholm评分优2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66.7%.术前Lysholm评分(46.2±3.6)分,随访终末时为(78.4±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VAS为(4.26±0.56)分,终末随访时为(1.82±0.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并发关节腔积血,2例有关节轻度疼痛和偶有交锁.结论:MF联合术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较满意,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软骨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卫涛  赵金康  马兴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1991-1994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26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经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变化、关节疼痛改善情况,评价关节镜治疗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同时评价联合局部方式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术中改变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患者26例,其中15例患者单纯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11例患者术后进行病变关节局部放射治疗。术后患者随访88.6(3~13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统计分析关节镜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变化。通过患者关节肿痛情况及MRI评估结果判定患者是否复发,并比较单纯关节镜治疗及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2组间复发有无差异。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术后病理提示均提示符合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6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4.60±0.88)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35±0.82)分(P<0.001);Lysholm评分由(41.00±7.45)分升高至(80.27±4.53)分(P<0.001)。单纯行关节镜治疗组术后复发比例为26.67%,关节镜联合术后局部放疗术后复发比例为9.0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健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7-7,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给予早期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治疗。结果本组4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与术前RF、ESR、CRP、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并随时间延长疗效越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行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SPS)的关节镜与保守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关节镜手术的31例SPS患者 作为观察组,以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保守治疗的27例SP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评分及Lysholm评分 差异;对以上患者随访5年,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的长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视觉评分及Lysholm 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疗效维持时间的算术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49、43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33、29个月;观察组的累积疗效维 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33,P=0.026)。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SPS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且前者的疗效远期维持时 间明显长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术后放射治疗弥漫型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兆洋  张大刚  邓章云  胡波  蒲川成 《西部医学》2009,21(4):573-574,577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方法对46例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膝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全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术后随访13-36个月。结果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62.8±4.8)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6±4.7)分。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6.7±4.7)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4±5.5)分。结论采用关节镜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简单易行、损伤小、恢复快、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KOA的病人138例(均为单膝),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单纯关节镜下清扫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关节镜下清扫术结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不同分期KOA病人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所有病人治疗2个月后,不同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KOA病人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2组对应的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Ⅰ级和Ⅱ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ysholm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Ⅲ级、Ⅳ级病人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能明显改善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并减轻其疼痛,术后结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减轻Ⅰ级和Ⅱ级病人的痛感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 26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均在踝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术后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的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时,应用Tegner运动评级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8%。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