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半月板突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地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有症状膝关节与正常人膝关节半月板位置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其他有症状膝关节的半月板突出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2 0例有关节症状膝及 2 0例正常志愿者的膝关节MRI图像 ,根据膝关节AO诊断标准和MRI,将研究对象分为膝关节OA组 ,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冠状面上 ,通过半月板体部中间平面测量内外侧半月板体部突出至胫骨平台关节面边缘 (将其定义为半月板突出 )的最大距离 ,突出大于 3mm定义为半月板半脱位。比较 3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和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结果 :膝关节OA组、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内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3.6 8± 1.2 5 )mm、(2 .82± 1.5 0 )mm和 (2 .17± 0 .85 )mm ,外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1.5 5± 1.15 )mm、(0 .77± 0 .94 )mm和 (0 .85± 0 .6 9)mm。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分别为 6 9% (43/ 6 2 )、4 9% (19/ 39)和 14 % (5 / 36 )。校正年龄后 ,内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其他有症状组大于正常组 (P<0 .0 5 )。外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大于其他有症状组、正常组 (P <0 .0 5 )。OA组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高于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有关节症状的膝关节 ,内侧半月板突出较为明显 ,膝关节OA ,内外侧半月板突出更加明显。内侧半月板半脱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科以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共14例14踝,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5岁。包括创伤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术中采用后侧入路,全镜下切除后距下关节软骨面及部分软骨下骨面。在骨面上微骨折后,透视引导下置入2枚直径7.0 mm的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术前及术后随访AOFA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1个月。术后8周X线片显示后距下关节均已获得骨性融合。AOFAS评分从术前53.8分改善至术后89.2分,VAS评分从术前7.8分降低至术后1.5分。结论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康复程序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两种不同康复程序的效果。方法: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保守康复组36例,激进康复组24例。术后6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度、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和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髌上10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无明显差异;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IKDC评分有明显差异;关节稳定性检查均为阴性;MRI检查移植物骨隧道扩大有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是并非越激进越好,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腱病与非止点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跟腱腱病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将病人分成跟腱止点腱病组(A组)和非止点腱病组(B组)进行疗效比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个月及12个月时采用VISA-A跟腱腱病评分表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后12个月时采用6点Likert评分进行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1)VISA-A评分:A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54.96±8.26、70.63±7.40、78.63±6.58、82.38±6.61,B组则分别为51.18±6.72、61.27±8.08、66.36±8.11、68.82±9.35。A、B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随访时VISA-A评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VISA-A评分差值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点Likert评分:A组中6例患者极度满意,14例患者非常满意,3例患者部分满意,1例患者部分不满意,满意率达到95.8%。B组中4例患者非常满意,5例患者部分满意,2例患者部分不满意,满意率为81.8%。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腱病和非止点腱病能够改善症状,患者满意程度高;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止点腱病的疗效优于跟腱非止点腱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拉伸结合离心力量训练治疗肩袖腱病的疗效.并与传统的理疗及推拿相比较。方法选择2004—08/2005—0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肩袖腱病患者27例,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13例和拉伸离心组14例。传统治疗组以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拉伸离心组以自行设计的肩关节托伸结合离心力晕训练治疗,每个拉伸治疗动作持续拉伸时间30S,然后作对抗性离心收缩10次,强度为患者可以忍受的疼痛程度,对抗力量略大于患者力量,1次/d。治疗4周后采用Itoi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34-35分为优秀,29-33良好,29-21尚可,20分以下为差;并统计治疗痔愈时间。结果27例患者都完成了治疗并进入结果分析。①疗效:传统治疗组13例中优秀3例,良好4例.尚可4例。差2例;拉伸离心组14例中优秀8例,良好5例,尚可1例。②治疗后Itoi评分;传统治疗组显著低于拉伸离心组(27.85&;#177;5.79,32.5&;#177;3.0,P〈0.05)。③治疗痊愈时间:传统治疗组显著长于拉伸离心组[(10.38&;#177;2.02),(5.14&;#177;1.35)周,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拉伸结合离心力量训练可以住短时间内更好地治疗肩袖腱病。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修复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髌骨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术在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22例创伤性髌骨不稳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16~33岁(平均23.7岁);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时均有外伤史,术前脱位次数3~7次。术中先进行关节镜检查,评估髌骨轨迹和髌股关节的动态匹配关系,确认MPFL损伤部位后进行修复,并于关节镜下监视调整MPFL的张力。髌骨外侧支持带明显紧张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经正规康复治疗。随访24~38个月(平均28.6个月),根据Larsen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22例膝关节术后髌股匹配关系均获得重建,随访期内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根据Larsen评分,优18例、良4例。结论:修复MPFL对于创伤性髌骨不稳具有良好的疗效,关节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Reiter综合征是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急性炎性关节炎之一,一般采取内科治疗,本院最近收治1例应用关节镜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运动创伤生物力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创伤生物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特点表现为:①研究从骨组织向软组织延伸;②各种新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③微观和宏观研究并进;④离体研究向在体研究发展;⑤运动创伤和生物力学发展互为促进。本文将对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科领域中三维CT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CT(ThreeDimensionalComputedTomography,简称3DCT)由Herman等于1977年首先提出,1980年应用于临床,并逐渐受到重视,骨科领域中主要应用于了解X线平片不易显示的骨关节骨折移位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3DCT在骨科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3DCT应用新进展作一介绍。1 更高的图像质量CT扫描时间、扫描层厚是影响3D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CT扫描时患者的移动使重建图像产生伪影,而层厚限制了重建图像的敏感性。因此,高速、薄层的扫描可得到清晰精确的图像。硬件技术的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术前合并前方骨性撞击征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术的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患者, 依据术中观察有无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分为无骨性撞击征组(NI组)和合并骨性撞击征组(BI组), 记录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AOFAS)、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运动水平Tegner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并在术后至少2年时再次进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共随访59例患者, 其中NI组29例, 男23例, 女6例, 年龄(28.4±7.1)岁;BI组30例, 男28例, 女2例, 年龄(31.9±8.6)岁。NI组AOFAS、KAFS、Tegner评分分别从术前的(65.8±10.6)分、(65.9±10.1)分和3.0(3.0, 4.0)分提升至术后的(97.5±4.3)分、(97.8±4.7)分和6.0(5.0, 6.0)分, VAS从术前的3.0(3.0, 4.0)分降至术后的0(0, 0)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