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方案、措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为贫困人口建立多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因病致贫人群如期脱贫的目标。甘肃健康扶贫明确四大目标《甘肃省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要实现"因病致贫人群全部如期脱贫、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广大群众健康水平整体提高、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四大目标。《方案》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要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达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近日在北京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扩大大病集中救治病种,推进健康扶贫。李斌在当天两会部长通道称,今后将采取四方面措施推进健康扶贫。一是进一步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构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中国将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障健康扶贫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滞贫现象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各地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及实践进行梳理、归纳,对医疗保障扶贫的模式层、止损层和保障层以及各个层面的扶贫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做好精准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利川市卫生计生局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加强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利川市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提高利川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改善长效机制。一、落实惠民政策,提高保障水平为全面掌握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真实信息,利川市卫计系统完成了6.3万人的调查任务,其中因病致贫近2万人。制定了《利川市农村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将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省颁发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配套文件,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结合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开拓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机制,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入手,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全面开展医疗健康扶贫,大力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缓解农村贫困人口看病贵问题,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指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要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采取靶向治疗措施,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近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相似文献   

7.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家庭和个人是精准扶贫的难点,但这是精准医疗扶贫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地区的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的现状,指出了当前精准医疗扶贫的做法和不足,提出从预防为主的角度,进行"健康精准扶贫",阐明解决已经存在的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即精准医疗扶贫)和预防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的产生(即精准健康扶贫),应是相辅相成、共进并举的精准扶贫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基本医疗保障是贫困户退出标准"三保障"之一,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2018年以来,山东省参照"第一书记"做法,首创选派"业务院长"机制,实现了全省扶贫重点乡镇和薄弱乡镇卫生院全覆盖。选派工作导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3年来的实践证明,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陕西省城乡居民发生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陕西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计算因病致贫发生率,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家庭中有老年人、家庭为低贫户、家庭遭受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等增加了发生因病致贫的风险;处于关中地区、家庭人口数大于1人、家庭有儿童降低了风险。结论政府应继续重视因病致贫问题,在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行多种补助政策的同时,关注低贫户、老年人口、独居人口和慢性病患病人群。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扶贫政策目标与因病致贫情境的匹配情况。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对贵州省赤水市(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42例因病致贫案例进行深度访谈,描绘因病致贫逻辑情境图,确认政策目标与情境的匹配情况。结果:通过大病和慢病的致贫逻辑情境图,呈现出了农户从健康冲击—应对策略—应对失败的"贫困—疾病—贫困"情境。结论:健康扶贫政策目标符合贫困情境;但目前仍存在政策情境例外的情况,如大病导致劳动力丧失、健康冲击后再面临应激事件等。例外情况体现健康扶贫的长期性和协同性,它需要持续开展,且将重点转移至疾病预防;同时,协同其他扶贫举措,能更好地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梳理甘肃省健康扶贫政策,积极探索健康扶贫工作的新模式,研究健康扶贫大数据的合理应用,助推甘肃省健康扶贫政策落地。方法采用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spark 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ark mllib 完成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甘肃省依托健康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因病致贫人员的精准识别,实现了对因病致贫人员的初步预警,并建立了健康压力和贫困压力的评估体系。结论甘肃省优化了健康扶贫工作模式,提高了健康扶贫工作效率,建立了针对健康扶贫大数据平台,为“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形成了“精准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及扶贫措施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精准扶贫及巩固扶贫成效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描述性方法分析2017年、2018年湖南省贫困人口变化、剩余贫困人口地域分布及致贫原因,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脱贫与扶贫措施的相关分析。[结果] 2018年底湖南省剩余贫困人口82.9万,较上年净减少12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8%下降到2018年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剩余贫困人口集中在邵阳市、怀化市、湘西州和娄底市;主要致贫原因分别是因病、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和因残。健康扶贫、扶志教育、综合保障性扶贫、生活条件改善、就业扶贫、社会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9类扶贫措施与脱贫高度关联(关联度系数> 0.7),9类扶贫措施中又以健康扶贫、扶志教育、综合保障性扶贫位居前三。[结论] 2018年湖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减贫成效显著,但大湘西和湘中地区贫困问题依旧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中老年贫困人口各部分医疗费用导致的因病支出型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模拟医疗保障政策对门诊和住院的减贫效果,为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因病支出型贫困风险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FGT指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补偿前后的因病因病支出型贫困进行测算,模拟医疗保障在不同补偿比例下的减贫效果;采用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状况相结合的方式筛选东中西部地区代表性省份,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各地区趋同化贫困人口倾斜性医保政策水平与地区差异性贫困特征不匹配;各地区自我治疗费用导致的支出型贫困不容忽视;各地区门诊支出型贫困更为严峻,但医保减贫效果较好;医保缓贫效果大于减贫效果。结论:医疗保障政策对改善贫困状况产生了积极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应结合地区经济情况与贫困状况,完善医保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健康扶贫的关键问题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健康状况低下又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各类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依然较低、医疗救助制度尚不完善、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低、县域外转诊率高、贫困地区公共卫生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健康扶贫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多元健康扶贫主体,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榆林市农村因病致贫情况及其特征分布,探讨各类疾病致贫风险,为医疗精准扶贫、减少因病致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榆林市2016年1月1日- 2017年12月31日2年间因病致贫情况及其特征分布,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各类疾病致贫风险。结果 榆林市患有各类疾病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为50.8%,且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因病致贫人群中排名前10位致贫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病(20.0%)、高血压(17.7%)、癌症(6.1%)、冠心病(5.6%)、糖尿病(4.8%)、阻塞性肺气肿(3.7%)、重性精神病(2.7%)、肝硬化(1.7%)、慢性支气管炎(1.5%)及肾病(1.2%);致贫风险排名中癌症最强(OR值,3.93;95%CI, 3.53~4.37),其次为肝硬化(OR值,3.66;95%CI,3.02~4.42)及糖尿病(OR值,1.49;95%CI, 1.36~1.62)。结论 榆林市农村因病致贫比例高,医疗扶贫应重点关注因病致贫人群中占比高的疾病及贫困人口中高致贫风险疾病。  相似文献   

17.
健康扶贫政策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积累的宝贵政策财富,健康扶贫政策的适时变迁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以历史制度主义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中国健康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经了健康扶贫思想与政策萌芽、健康扶贫政策形成与发展和政策体系完善三个阶段,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表现为:宏观层面的政策环境、中观层面的路径依赖以及微观层面的行为主体互动。进入相对贫困时期后,新的时代任务将赋予健康扶贫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健康扶贫政策将朝着适应政策环境转变、强化正向路径依赖和加强行为主体互动的方向进一步演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DCA模式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5月-2018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组第七组运用PDCA模式对健康扶贫工作实施综合管理、持续改进。结果 “进村入户”走访率大大提高,健康帮扶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改善,较往年同期增加了19.6%;走访中收集的问题也呈直线上升状态;扶贫对象的满意度高达98.2%,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8.1%。结论 PDCA模式能够提高健康扶贫工作效率,改进扶贫工作质量,提升帮扶对象的满意度,对推进“健康海南”和“幸福海南”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