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琳莉  周爱霞  贺文茜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372-2373,2378
目的:评价培美曲赛(PEM)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培美曲赛500 mg/m2第1天+顺铂20 mg/m2第1~3天(治疗组)治疗33例和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20mg/m2第1~3天(对照组)治疗33例,每3周重复,治疗2~6个疗程。按照RECIST标准和NCI-CTC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1.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1.2%,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1.1个月,1年生存率39.4%,对照组分别为9.9个月,33.3%,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液学毒性总发生率及Ⅲ~Ⅳ级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42.4%、15.2%,对照组分别为75.9%、36.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其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比较,血液学毒性反应低,适合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晚期NSCLC患者。  相似文献   

2.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高振华  田欣 《老年学杂志》2008,28(5):483-485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联合卡铂(carboplatin,CBP)治疗老年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5例老年晚期不可手术的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接受PEM联合CBP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CBP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可评价的45例患者,共完成92个周期化疗。有效率:PEM组和GEM组分别为43.5%和40.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TTP和中位生存时间:PEM组分别为6.2与8.9个月,GEM组分别为5.8与7.8个月;1年生存率:PEM组和GEM组分别为50.0%和4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EM组明显低于GEM组。结论PEM组和GEM组老年不可手术的晚期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中位TTP和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均相似,但PEM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低于GEM组。PEM联合CBP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期,探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PEM组和GEM组,PEM组16例,GEM组14例。PEM组: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第1天,静滴并水化。GEM组:吉西他滨1000mg/m^2+顺铂75mg/m^2,第1天,静滴并水化。两组方案均为每3周重复,每2周期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为止。结果:PEM组和GEM组的客观缓解率(CR+PR)分别为25.0%和21.4%,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81.3%和7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分别为6.3个月和5.8个月,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1.9个月和10.1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M组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GEM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吉西他滨(GEM)联合DDP方案相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将其分成两组,PEM组(34例)和GEM组(30例)分别接受PEM联合DDP方案和GEM联合DDP方案化疗,两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PEM组总有效率(ORR)为85.1%,中位生存期(OS)为45周,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6周;GEM组ORR为63.3%,OS为29周,TTP为25周;PEM组ORR、TTP、OS均要优于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PEM组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的下降明显低于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M联合DDP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轻,治疗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幸仕洪 《吉林医学》2012,33(36):7881-7882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在晚期肺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采用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治疗(PEM/DDP),B组24例采用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DOC/DDP),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54.2%、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0.05)。不良反应方面,A组血液学毒性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PEM/DDP与DOC/DDP对晚期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EM/DDP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低于DOC/DDP组,更适合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晚期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顺铂与卡铂抗癌机制相同,而主要毒性反应不同,观察二者联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4例NSCLC患者采用足叶乙甙(Vp-16)与顺铂(DDP)、卡铂(CBP)联合化,CBP200mg/m^2 D1 ivgtt,DDP30mg/m^2 D3—5 ivgtt,Vp-16100mg/m^2 D1.3.5 ivgtt。每3—4周为1周期,联用2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24例患者完全缓解0,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45.8%,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33.3%;毒性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少,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肝、肾毒性。结论双铂联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对复治病例同样有效,毒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经病理证实的Ⅲ~Ⅳ期初治NSCLC患者,接受至少2周期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的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7例;总有效率为43.8%。全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2个月。Ⅲ或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的比例较低,非血液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脱发等。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与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加顺铂组(PC组)和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每组22例。PC组,PEM 500 mg/m2+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0~30 min,第1天;DC组,DOC 75 mg/m2+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 h,第1天。两组DDP均为25 mg/m2,第1~3天给药;每21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PC组总有效率为45.5%,中位无进展时间5.5个月;DC组总有效率为40.9%,中位无进展时间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毒性反应显著低于DC组(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多西他赛加顺铂的疗效相当,但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可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顺铂与卡铂抗癌机制相同,而主要毒性反应不同,观察二者联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4例NSCIC患者采用足叶乙甙(Vp-16)与顺铂(DDP)、卡铂(CBP)联合化,CBP 200mg/m~2 D_1ivgtt,DDP30mg/m~2 D_(3-5)ivgtt,Vp-16 100mg/m~2 D_(1,3,5)ivgtt。每3~4周为1周期,联用2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 24例患者完全缓解0,部分缓解11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45.8%,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33.3%;毒性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少,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肝、肾毒性。结论双铂联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对复治病例同样有效,毒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化疗方案之一,但副反应较重.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顺铂(DDP)与草酸铂(L-OHP)联合长春瑞滨NVB组成的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103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DDP NVB/DDP方案53例)和B组(L-OHP NvB/L-OHP方案50例)21~28d为1周期,化疗2~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41.5%,B组有效率46.0%.两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A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41.5%,B组为12.0%(P<0.05);A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3.4%,B组为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DDP方案和L-OHP方案冶疗NSCLC疗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但L-OHP的毒副反应均较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李劲  杨刚 《黑龙江医学》2014,38(4):447-448
目的 探讨中药艾迪联合吉西他滨(GEM)和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4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患者,治疗组使用艾迪联合GEM和DDP(GP)化疗,对照组使用GP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完4个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40.7%,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3个月,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0%,mPFS为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5个月,对照组为9.4个月,治疗组mOS延长1.1个月,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Ⅲ~Ⅳ级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后乏力及食欲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艾迪与GP联合化疗不能提高临床疗效,但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晚期NSCLC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 80 mg/m2,静脉滴注,分3 d,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长春瑞宾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 80 mg/m2,静脉滴注,分3 d,21 d为1个周期。对其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120例入组患者中有113例可评价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8.6%、35.7%,中位TTP分别为6.2、7.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7.4%、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相似。结论在治疗晚期NSCLC方面,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方案疗效相似,但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不良反应较低,患者更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70例患者,分为PEM组、GP组各35例,分别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PEM组给予PEM 500mg/m2,d1,DDP 75mg/m2,d1、d2、d3;GP组给与GEM 1000mg/m2,d1、d8,DDP 75mg/m2,d1、d2、d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PEM组近期有效率为37.14%,GP组近期有效率为31.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毒性PEM组低于G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不劣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但在不良反应方面PEM组发生率明显减低,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薛晓弘  白晋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90-1091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ⅢB~Ⅳ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的ⅢB~Ⅳ期NSCLC患者38例,采用盐酸吉西他滨(泽菲)1000mg/m2,d1、8,静脉滴注;顺铂100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按WHO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CR病例,PR病例17例,SD16例,PD5例,有效率(CR PR)为44.74%(17/38),中位生存期11.6个月,肿瘤进展时间6.8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18.4%和13.2%。结论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高,有生存优势,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毒性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68例随机分入TP组33例和GP组35例。TP组:紫杉醇135mg/m2,d1;顺铂30mg/m2,d1~3。GP组:吉西他滨1 000mg/m2,d1、8,顺铂30mg/m2,d1~3。化疗2~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TP组和GP组有效病例分别为8例(42.4%)、16例(45.7%)。TP组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是5.6个月、9.2个月、36.4%;GP组分别是6.1个月、10.1个月、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30.3%)高于GP组(8.6%),而GP组Ⅲ~Ⅳ度血小板下降(25.7%)明显高于TP组(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各异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奈达铂(NDP)联合吉西他滨(GEM)方案和顺铂(DDP)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46例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组126例,采用NDP+GEM方案;GP组120例,采用DDP+GEM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的246例均可评价疗效.GN组及GP组的RR分别为38.09%和36.67%,DCR分别为80.95%和76.67%,TTP分别为6.3个月和5.8个月,MST分别为9.1个月和9.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4.13%和31.67%,2年生存率分别为12.70%和1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组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明显高于GP组(P<0.05),GN组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GP组(P<0.05),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对晚期NSCLC疗效相当,但奈达铂的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顺铂,奈达铂更容易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诺维本(NVB)单药与NVB 顺铂(DDP)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方案治疗两周期后的有效率(RR)、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NVB组及NVB DDP组的RR分别为30.0%和39.3%(P=0.23),MST分别为9.1个月和9.3个月(P=0.43),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和46.4%(P=0.52),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但NVB组的消化道毒性、骨髓毒性、肾脏损伤及疲乏均显著低于NVB DDP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B单药或NVB DDP联合均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较好方案,二者疗效相似,但NVB单药不良反应更少见,较易为老年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腹腔加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紫杉醇静脉化疗双途径治疗与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单纯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Ⅲ~Ⅳ期初治卵巢癌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IP+IV组: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紫杉醇静脉化疗双途径治疗)28例,对照组(IV组: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单纯静脉化疗)27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14%(23/28),对照组有效率70.37%(19/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身毒性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肾毒性、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全身毒性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略低;而局部毒性主要有腹痛、化学性腹膜炎和腹腔粘连,局部毒性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略高。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更高,毒性反应可以耐受,腹腔化疗应用于晚期卵巢癌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恶性胸腔积液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两组连用2个周期(21天/周期).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1a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血液学毒性均为I-Ⅱ度,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优于单独应用DDP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P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方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P方案治疗45例,NP方案治疗4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GP组与NP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4.4%和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NP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7、8.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性,GP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临床疗效均确切可靠,二者毒性作用均可耐受,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