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而心脏本身也具有合成与分泌醛固酮的能力,后者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心肌细胞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含的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在醛固酮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与胰岛β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 ,而心脏本身也具有合成与分泌醛固酮的能力 ,后者以自分泌或(和 )旁分泌的形式调节心肌细胞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含的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 ,在醛固酮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醛固酮(aldosterone,Aldo)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促进醛固酮释放的主要因素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钾水平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心血管局部能够合成与分泌醛固酮,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引起心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产生增多,导致心血管重构。心血管局部存在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肾上腺合成途径相同,局部组织中醛固酮的合成也主要受血钾和血管紧张素Ⅱ(AngentensionⅡ,AngⅡ)的影响,二者的升高均会促进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表达增加,从而使醛固酮合成量增多,其中AngⅡ是醛…  相似文献   

4.
醛固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都有合成醛固酮的能力,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醛固酮合成明显增多。醛固酮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诱导心肌纤维化,进而产生泵衰竭和心律失常,它还可以诱导冠状动脉周围的血管炎症,导致血管纤维化和冠状动脉功能异常。研究证实,抗醛固酮治疗能防止血管纤维化,并对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障碍有益。  相似文献   

5.
心脏分泌两个重要的利钠肽: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当心房和心室壁张力改变时,心肌细胞释放ANP和BNP,从而发挥平稳的扩血管、排钠作用,同时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据报道BNP是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生化标志物,BNP浓度的增高能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病人短期及长期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近年来,合成的重组人BNP能模拟内源性BNP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醛固酮对培养心肌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评价10-6M、10-5M醛固酮及10-5M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肌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用凝胶滞留实验(EMSA)验证NF-κB是否参与TNF-α的转录调控,筛选TNF-α可能启动子的位点。结果: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在对照组心肌细胞呈阴性,10-5和10-6M醛固酮作用心肌细胞48h,心肌细胞胞浆中出现棕色颗粒,10-5M醛固酮与螺内酯共同孵育的心肌细胞内TNF-α染色呈阴性。与单纯培养的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10-5M,10-6醛固酮刺激心肌细胞24h致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mRNA显著增高,与螺内酯共同培养的心肌细胞中TNF-α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醛固酮组心肌细胞的核蛋白与TNF-α上游含有潜在NF-κB结合位点的2段寡核苷酸(-619~-591 and-508~-481)的结合强于对照组,螺内酯能阻断这一效应。结论:正常情况下培养的新生鼠心肌细胞内无TNF-α合成,醛固酮通过醛固酮受体促使培养的心肌细胞表达TNF-α,NF-κB核转移是醛固酮激活心肌细胞表达TNF-α的一条通路。  相似文献   

7.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醛固酮的经典作用是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中醛固酮受体结合,引起保钠排钾和水钠潴留.近年研究发现,醛固酮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在心力衰竭、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AMI)等病理条件下,血浆或心血管局部组织中醛固酮水平可明显升高,过多的醛固酮通过其受体可引起心肌纤维化、血管顺应性下降、内皮功能失调、儿茶酚胺释放、心律失常等有害作用.可见醛固酮是导致心血管损害的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因素,而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依普利酮(eplerenone)、坎利酮(canrenone)、坎利酸(canrenate)可逆转上述不利作用,在心力衰竭、高血压、AMI患者的治疗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8.
低醛固酮血症既可作为全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的一部分,又可以是醛固酮选择性缺乏所致。本文专门对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作一介绍,它是醛固醛选择性分泌不足或是醛固酮外周作用缺陷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有高血钾,低钠血症,脱水,体位性低血压和尿盐丢失等。曾认为是种罕见病,但近年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该症的种类,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传统认为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并参与水盐代谢,现发现肾上腺外组织(血管、心脏和脑组织)也可分泌醛固酮并同时存在盐皮质激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醛固酮参与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纤维化从而参与心肌重构,醛固酮也影响心肌离子流和心肌复极从而与异位电活动有关。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刺可明显改善严重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障碍病人的预后且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醛固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认为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并参与水盐代谢,现发现肾上腺外组织(血管、心脏和脑组织)也可分泌醛固酮并同时存在盐皮质激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醛固酮参与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纤维化从而参与心肌重构,醛固酮也影响心肌离子流和心肌复极从而与异位电活动有关.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可明显改善严重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障碍病人的预后且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以醛固酮产生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高血压及心脏和肾脏靶器官损害,而不同亚型的PA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临床多采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来区分醛固酮升高的病因,AVS也是目前分侧定位、区别不同亚型PA的金标准。对于AVS的应用范围、结果判读、是否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醛固酮分泌、醛固酮测定的准确性等问题,还有待更为统一的标准和共识。  相似文献   

12.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醛固酮新近发现的一些重要作用;引起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心律失常,血管的改变;心力衰竭中醛固酮逃逸现象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 (LVH)已被认为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 。LVH与心脏舒缩功能的下降、冠状动脉储备量的减少和各种心律失常的易发生性密切相关。1 左心室肥厚发生机制高血压引起的LVH的心脏结构发生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引起高血压性LVH的重要原因是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内分泌激活两大方面。左心室负荷增加使心肌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和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时其效应激素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与细胞受体结合 ,均可通过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使原癌基因C -fos、C -…  相似文献   

14.
Aldo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江  田颖  祝善俊 《心脏杂志》2006,18(3):362-364
近年来发现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靶器官,血浆醛固酮水平与心力衰竭(HF)患者病死率、心室壁厚度和左心室重量呈明显正相关,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提示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而抗醛固酮治疗能降低HF患者死亡率。本文综述了醛固酮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抗醛固酮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醛固酮新近发现的一些重要作用引起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心律失常,血管的改变;心力衰竭中醛固酮逃逸现象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醛固酮受体不仅存在于肾脏,也存在于心脏、血管及脑中。许多研究发现,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预防和治疗醛固酮对血管及靶器官的损害,但存在性激素等相关不良反应使之不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新一代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可特异性阻断醛固酮受体,而对雄激素和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极低,可替代螺内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对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引起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的原因。方法培养SD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以10^-8mol/L AngⅡ或10^-8mol/L醛固酮作用于心脏成纤维细胞,24h后收集细胞涂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得到阳性结果加其拮抗剂。结果10^-8mol/LAngⅡ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刺激24h后,Bcl-2蛋白的表达呈阴性;10^-8mol/L醛固酮作用24h后,Bcl-2蛋白的表达呈阳性,其受体拮抗剂螺旋内酯可拮抗醛固酮的作用。结论醛固酮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Bel-2蛋白的表达,提示醛固酮有可能通过抑制其凋亡的途径使心脏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这一作用是通过其核受体实现的:AngⅡ无类似作用,其引起心脏成纤维细胞增多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长期治疗是否存在心血管组织的醛固酮逃逸。方法 用肠系膜动脉、心脏离体灌注,反向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和放免检测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血管局部合成醛固酮的影响,用RT-PCR证实对心脏、血管表达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 mRNA的作用。结果 治疗5个月后依那普利未明显降低SHR心脏、血管合成醛固酮及CYP11B2 mRNA的表达;培哚普利抑制血管局部醛固酮的合成及CYP11B2mRNA的表达,但还不能完全抑制心脏合成醛固酮及CYP11B2 mRNA的表达,虽然与依那普利比较有显性差异。氯沙坦长期治疗后,虽然引起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增高,但不引起血浆醛固酮逃逸现象,能显抑制心脏、血管醛固酮合成及其基因表达至正常Wistar鼠水平。结论 长期ACEI治疗存在组织水平的醛固酮逃逸,培哚普利较依那普利导致的逃逸程度轻。氯沙坦长期治疗未发现血浆及组织水平的醛固酮逃逸。  相似文献   

19.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新近研究发现,肾上腺外组织亦可合成醛固酮。醛固酮不仅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组织胶原沉积,导致多个器官纤维化和结构重构,在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醛固酮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醛固酮具有心脏毒性作用,它可导致心肌炎症、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纤维化,由于存在着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拮抗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能有效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而与性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远较传统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小,有望成为心血管领域中的广泛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