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白银琪 《当代医学》2010,16(18):155-156
目的探讨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纯钛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71岁。交通事故伤24例,摔伤7例,压砸伤4例。肋骨骨折部位:3~7肋31例,8~11肋4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14个月,平均10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8~12周X线片示骨折临床愈合。结论应用纯钛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该种环抱器治疗68例多根肋骨骨折。观察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肋骨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小切口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涂晓斌 《中外医疗》2013,32(20):115-115,117
目的研究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与重建钢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胸痛持续时间、骨折肋骨连续性恢复时间、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58例采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与45例采用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个月固定的骨折无1例移位.术后6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杨晓松  王刚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13-1214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全麻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小切口选择性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壁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7~21 d,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CT肋骨三维重建显示内固定牢固。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和采用重点固定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该种环抱器治疗47例连枷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并采用重点固定法肋骨内固定,观察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除1例重症患者外,其余患者肋骨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结合重点固定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胜谋 《广西医学》2014,(7):997-998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镍钛合金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及胸壁疼痛改善明显,胸壁无塌陷畸形。术后4周胸片提示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骨折无移位;术后12周胸片显示内固定物固定牢靠,骨折处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镍钛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金属环抱式肋骨接骨器和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必要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该法治疗26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观察术后住院时间、症状改善、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并定期随访。结果全部患者肋骨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金属肋骨接骨器和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呼吸功能得到缓解,呼吸疼痛得到控制,仅有切开疼痛,且伤口均在Ⅰ期痊愈,且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内固定术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术后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尽快的促进骨折愈合,观察研究后发现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光  徐志坤 《中外医疗》2009,28(28):160-160
目的探讨内固定在严重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骨伤科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共为15例严重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肋骨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患者无一例死亡,且术后呼吸疼痛缓解,无肺部感染.脓胸等并发症发生,内固定牢固,无松动及折断,随访1~3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骨性愈合。结论可吸收肋骨钉治疗严重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持续镇痛联合肋骨内固定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54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静脉持续镇痛4~10 d,联合肋骨爪型接骨板行肋骨内固定术。其中急诊手术4例,伤后2~5 d手术50例。结果:术后复查X线胸片示肋骨骨折内固定处对位良好,肺复张良好,无药物成瘾病例。切口Ⅰ期愈合51例,Ⅱ期愈合3例,均痊愈出院。52例随访4~41个月,复查X线胸片示肋骨骨折内固定处对位良好,骨折线消失,无明显胸廓畸形。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采用静脉持续镇痛联合肋骨爪型接骨板行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安全有效,疼痛感明显降低,依从性好,明显减少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并分析重建钢板和克氏针方法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56例锁骨骨折患者,重建钢板固定组22例.克氏针、钢丝固定组34例.结果 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1个月.重建钢板固定组:两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均发生于锁骨粉碎骨折伴复合伤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克氏针、钢丝固定组:克氏针及钢丝松动3例,2例骨折轻微移位,但骨折基本愈合,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3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按照Karlasson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 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符合微创技术的现代骨折治疗理念,对于非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37-1438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60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胸部外伤患者,应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39例76处肋骨骨折,完全性骨折21处和不完全骨折55处,另外同时发现胸骨骨折3例,锁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3例,胸椎骨折10例,肺部挫伤28例,气胸9例,胸腔积液29例.结论 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能快速、直观、准确地显示肋骨骨折,较常规X线平片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并可同时发现合并症,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接受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3例为手术组。选择既往接受保守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止痛药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廓畸形、骨折移位及迟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1%(7/63),对照组为47.5%(202/42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毛系才  吴昊 《现代医学》2012,40(1):78-80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式固定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进行手术内固定的4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既往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47例患者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全部临床愈合出院.与传统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内固定手术组胸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固定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多项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骨三维重建在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运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三维重建肋骨及肋软骨,并与常规CT平扫对比,分析MSCT三维重建的诊断优势。结果 43例肋骨骨折,共122根;其中单发骨折占30.23%,多发骨折占69.77%;肋骨骨折腋段较为常见,占95.65%;15例肋软骨骨折,共23根;MSCT检出24例外伤后并发症。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8.36%、95.65%,显著高于CT平扫的72.95%、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临床诊断肋骨及软骨骨折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理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钩钛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患者55例。按Robinson分类:281型9例、282型27例、3A1型3例、382型16例,其中存在多发损伤ll例。应用重建钢板固定22例,锁骨钩钛板固定17例,1/3管型钢板固定3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固定13例。根据骨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肩关节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55病例均有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4~60个月,平均为21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个月。2例出现畸形愈合.无感染或骨折不愈合。38例肩关节功能评价为优,17例为良。疗效评价:优3l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疗效满意。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钢板固定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郭小川  向毅 《西部医学》2013,25(8):1231-1233,1236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和可吸收肋骨钉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3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选取其中20例患者(记忆合金组),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将肋骨骨折部位切开复位。选取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肋骨钉组)。比较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状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临床愈合.治愈率均为100%。但肋骨钉组出现2例骨折断端偏移,畸形愈合;而记忆合金组未出现骨折断端移位情况。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胸壁畸形、骨折愈合状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记忆合金内接骨板及可吸收肋骨钉均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呼吸功能改善.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但对于骨折内径偏小,斜行骨折断端大于3cm,粉碎性骨折应避免使用可吸收肋骨钉。防治术后骨折端移位。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应选用其适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手术时保留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54例经影像学诊断为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患者在接受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手术时保留骨膜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疼痛程度差异,同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54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手术时保留骨膜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红桃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25-62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容积扫描,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和SSD重建,分析比较各种技术图像在显示骨折数目、骨折线、碎骨片移位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结果30例共51根肋骨骨折,X线平片显示39根,3根不能确认,9根未显示;轴位CT结合三维重建显示全部肋骨骨折。结论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各种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肋骨骨折,是X线平片检查的有力补充,尤其是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而平片未能发现时,进行螺旋CT扫描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