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患有高血压病。根据是否给予达格列净治疗分为达格列净组(93例,使用达格列净10mg)和对照组[93例,使用非钠-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常规药物治疗]。首次入院时均完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基线体重或BMI、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观察1年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 结果 达格列净组的UACR、收缩压(SBP)及体重指数(BMI)在治疗1年后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发生的首要终点事件结果分析,达格列净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HR=0.157,95%CI0.046~0.538,P<0.05)。1年内发生的累积泌尿系统及下肢截肢事件结果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01,95%CI0.383~2.121,P>0.05)。 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应用达格列净药物降糖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背景 临床上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脏病(DKD),DK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微量尿蛋白和肾功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中,室间隔(IVS)厚度与肾功能的关系已有文献证实,而左心室内壁(LVPW)厚度与肾功能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成为早期DK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截至2018-12-31,随访时间120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大量尿蛋白,即同时满足24 h尿蛋白>500 mg/d及GFR<50 ml/min两项纳入DKD组,其余纳入非DKD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DKD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IVS及LVPW厚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进展为DKD 48例(26.9%)。DKD组与非DKD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SUA)、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DKD组患者比较,D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收缩压、空腹血糖升高,LVPW厚度、IVS厚度增加,HDL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VS厚度〔OR=4.577,95%CI(2.280,9.188)〕、LVPW厚度〔OR=3.805,95%CI(1.917,7.553)〕是D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组(n=47)IVS增厚者、LVPW增厚者DKD发生率分别高于IVS正常者、LVPW正常者(P<0.05);非高血压组(n=131)IVS增厚者、LVPW增厚者DKD发生率分别高于IVS正常者、LVPW正常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VS、LVPW厚度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P<0.001),与GFR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IVS增厚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其临界值为12.5 mm,其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73.64%;而LVPW厚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其临界值为11.5 mm,其灵敏度为60.91%,特异度为67.27%。结论 糖尿病病程长、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IVS及LVPW增厚与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相关,其中IVS及LVPW增厚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DKD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DCM)的疗效及对患者Klotho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纳入DCM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达格列净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达格列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比较常规组和达格列净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肌纤维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以及心室重构指标。结果:达格列净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达格列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Klotho mRNA以及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达格列净组的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提高对DCM的疗效,改善心肌纤维化,上调Klotho表达,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赵莉  李智 《陕西医学杂志》2022,(1):81-83+95
目的:研究了达格列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室重构、心肌微灌注的影响。方法:AMI合并T2DM患者9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INS)组和达格列净组,各49例。INS组使用INS治疗,达格列净组在INS组的基础上使用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指标和心肌微灌注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INS组体重明显增加,达格列净组体重明显下降,达格列净组体重明显低于INS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FBG、HbA1c、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达格列净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INS组和达格列净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明显下降,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上升,其中,达格列净组的LVEDD、LVMI以及ESVI变化均明显优于INS组(均P<0.05)。治...  相似文献   

5.
袁小利  王守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1969-197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例2型DKD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微量白蛋白(ALB)总量。结果患者服用达格列净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经达格列净治疗后,患者BMI、SBP、DBP、2 h PG、HbA1c、ALB水平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FBG、eGF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达格列净对2型DKD患者血糖及尿蛋白情况均有改善作用,并可降低体重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相关并发症,代谢紊乱是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PR间期延长是亚临床CVD的重要标志。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对T2DM患者代谢指标及PR间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A组和Li组,各40例。DA组患者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d;L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利格列汀5 mg/d;治疗周期为2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原有降压、调脂等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血尿酸(SUA)及PR间期,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组、Li组最终各有3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HDL-C、LDL-C、SUA、PR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患者治疗后HbA1c低于Li组(P<0.05)。治疗后DA组患者体质量、HbA1c、FPG、TG、SUA低于同组治疗前,PR间期短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D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TC、HDL-C、LDL-C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i组患者HbA1c、FPG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Li组患者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SUA、PR间期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结论 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均可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达格列净还能减轻T2DM患者的体质量,降低TG、SUA,缩短PR间期。  相似文献   

7.
施金琴 《浙江实用医学》2023,(5):367-370+413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治疗胰岛素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湖州交通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胰岛素控制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维持原胰岛素治疗方案,并将胰岛素初始剂量降低20%。达格列净组,早餐前口服达格列净,10mg/次,1次/d;西格列汀组早餐前口服西格列汀,100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糖脂代谢(HbA1c、FPG、2h PG、TC、TG、HDL-C、LDL-C)、血清补体水平(C3、C4)、氧化应激因子(MDA、GSH-PX、SOD)及血液流变学(PV、Fib、BVH、BVL)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HbA1c、FPG、2h PG水平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组TC、TG、LDL-C、C3、C4、MDA、PV、Fib、BVH、BVL低于同期西格列汀组,而HDL-C、GSH-PX、SOD水平高于同期西格列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63例,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及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依据LVMI分成LVH组和非LVH组。并分析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甲状旁腺素(PTH)等实验室指标。结果经过3年CAPD,LVH发生率从58.7%升高到79.4%,相关危险因素有高龄、血压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透析不充分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着LVH,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充分透析可以延缓LVH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8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左前降支结扎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5组:(1)假手术组;(2)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3)达格列净治疗组;(4)缬沙坦治疗组;(5)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达格列净、缬沙坦或生理盐水灌胃,28天后测量小鼠左心室功能和结构指标、心肌梗死面积,评估心肌间质胶原、梗死区胶原体积分数等,并检测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达格列净和缬沙坦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形态,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心肌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但与单用缬沙坦相比,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未能进一步改善急性心肌小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结论 :达格列净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然而,与缬沙坦相比,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合并CHF患者134例,按是否服用达格列净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标准治疗,研究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标准治疗,但T2DM治疗采用达格列净。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以及再住院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UA、HbA1c、NT-proBNP、LVEDd、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UA、NT-proBNP、SBP、DBP、LVEDd均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LVEF则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HbA1c、UA、NT-proBNP、SBP、DBP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HF能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心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老年T2DM应用二甲双胍者117例,分为达格列净组和阿卡波糖组,比较两组糖代谢、心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达格列净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改善,阿卡波糖组餐后2h血糖(2hPG)、胰岛β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降低,C肽较治疗前升高。在心功能方面,达格列净组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提高,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达格列净组改善程度大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应用达格列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均能改善糖代谢,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能带来更多的心功能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药或二联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服用格列奈类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服用格列奈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均41例。统计两组患者BMI、FPG、2hPPG、HbA1c水平、胰岛功能、血脂、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BMI、FPG、2hPPG、HbA1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FINS、2hPINS、HOMA-β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TG、TC、Scr、BUN、ACR、eGFR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TG、TC、Scr、BUN、ACR水平均下降,eGFR水平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TG、TC、Scr、BUN、AC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eGF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单药或二联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药物,还具有降低T2DM肾病进展风险、减少尿蛋白以及心脏保护等作用,然而,达格列净能否降低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方法 根据达格列净使用情况以1∶1倾向性匹配原则,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2023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T2DM患者共4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达格列净组242例、对照组242例。收集2组患者PCI术前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2组患者PCI术前、PCI术后48 h及PCI术后1周的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变化。主要终点事件为CIN发病率,次要终点事件为PCI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结果 达格列净组患者CIN发病率为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IN发病率(12.0...  相似文献   

14.
陈浩  胡琳  祁平 《浙江医学》2020,42(20):2214-22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恩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治疗,34例)和联合组(厄贝沙坦联合恩格列净治疗,34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内皮素(ET);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UP)及LDL-C,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定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bA1C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SBP、HbA1C水平均低于厄贝沙坦组(均P<0.05)。两组患者ET、ALB及联合组UA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ET、UA均低于厄贝沙坦组,而ALB高于厄贝沙坦组(均P<0.05)。两组患者24-UP、mAlb、BUN、Cr、eGFR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4-UP、Cr均低于厄贝沙坦组,eGFR高于厄贝沙坦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厄贝沙坦组患者出现头晕2例,胃肠道反应1例,口干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联合组患者出现头晕2例,胃肠道反应1例,泌尿系感染1例,便秘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恩格列净治疗DKD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病人9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口服达格列净片)和观察组(n=48,口服达格列净片+益肾活血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β2-MG、Scr、BUN和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vs 79.6%,P<0.05)。结论 益肾活血方联合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能有效降低患者肾功能各指标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片,2片/次,口服,2次/d;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序贯治疗组予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皮下注射1周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后停用,改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总疗程为1年,1年后观察3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PG、FINS、HOMA-IR、Hb A1c、瘦素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HbA1c、瘦素、脂联素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Z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明显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其可作为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且合并T2DM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达格列净将患者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随访时间(12.0±5.6)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临床结局[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差异。结果 用药后,达格列净组较对照组NT-proBNP、LVEDD、LVESD降低,LVEF较对照组升高(P<0.05)。用药期间,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格列净组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达格列净能够显著改善A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胰岛素抵抗(I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根据高血压及MS的诊断标准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72例)和高血压伴MS组(86例),并以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血脂和左心室重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血压伴MS患者左室LVMI与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在校正性别、年龄后,LVMI与BMI、腰围、FP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单纯高血压组LVMI、hs-CRP、HOMA-IR大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伴MS组LVMI、hs-CRP、HOMA-IR大于单纯高血压组。结论 HOMA-IR、hs-CRP、BMI、腰围、FPG及LDL与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LVH高度相关,可能是LVH形成的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UN、Scr及24 h UAER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GFR及Ccr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10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54例,非杓型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结果]非杓型组的24h SBP、24h DBP、昼间SBP、夜间SBP均明显高于杓型组,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非杓型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重量(LVM )、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杓型组有着显著的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对于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影响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