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甲状腺癌(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迅速上升,据统计,女性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明显高于男性的相关数据[1]。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估计,2022年,TC将成为我国新增癌症发病率排名第7的癌症类型,占据年度新增癌症患者总人数的4.7%,同时为女性新增癌症发病率排名第4的癌症类型,占据年度新增癌症患者总数的7.8%[2]。  相似文献   

2.
<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占癌症总发病率的2%~5%,主要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是男性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OSCC被认为是一种侵袭性癌症,其 5 年总生存率不足 60%,在晚期阶段则更低[2]。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约占总确诊癌症人数的1/10(11.4%)和死亡的1/5(18.0%),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2]。怀疑高度恶性的肺结节治疗仍以外科根治性切除为首选,微创及精准切除的发展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更多的胸外科医师开始重视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癌症统计2020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居全球男性肿瘤的第二位[1]。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近一半的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对转移性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5.
<正>据2020 GLOBOCAN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预估肺癌病例约220万例,约占癌症总病例数的11.4%,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二,在癌症死亡病例中,肺癌依旧是最主要的死因[1]。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依然高居榜首,截止到2020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例,其中新发肺癌约82万例,占新发癌症总数的17.9%,癌症死亡约300万例,其中肺癌约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2]。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癌通常采用联合治疗,包括手术、全身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和局部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世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腋窝淋巴结(ALN)的状态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也是术后放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术前对ALN状态的准确评估,对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判断乳腺癌患者ALN状态主要依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或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但两者均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且可能出现并发症[3]。  相似文献   

7.
<正>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embolism,VTE)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年发病率可达1-2例/1 000人,给全球带来重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1]。抗凝治疗是VTE治疗的基础,可有效改善疾病预后[2]。  相似文献   

8.
<正>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GLOBOCAN)[2]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肺癌发病数占全球的37%,死亡数占39.8%,且多数肺癌患者诊断以临床晚期为主,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3]。就医延迟为患者首次发现症状或不适后未及时就诊于医疗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发布,肺癌的发病率排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一位[1]。作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am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主要包括腺癌和鳞癌[2]。由于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及筛查尚未普及,我国肺癌患者的基数较大,多数确诊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既往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是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  相似文献   

10.
金伟  邬一峰  刘淼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596-1599
<正>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1-2]。临床上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病变及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等,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4]。目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尚不清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代谢失调会逐步累及血脂代谢紊乱,致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5]。炎症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6]。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增加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癌症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23.7%,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1]。有数据[2]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约482万例,死亡病例约321万例,其中肺癌最为常见。癌症重在尽早发现,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适应证、合并症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邓燕  段勇 《河北医学》2024,(2):345-348
<正>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多见、危害程度最高的癌症。根据2020年的统计,全球估计有905,700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有830,200人死于肝癌[1],肝癌是当今世界第六大最多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第三大常见原因,同时也是癌症过早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2],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的东亚国家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如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许多欧洲国家既往发病率较低,但近几年却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女性乳腺癌(11.7%)已超越肺癌(11.4%)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type,H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2 negative,HER2-)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约占乳腺癌的70%[2]。HR+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内分泌治疗,其中常用的药物有他莫昔芬、氟维司群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  相似文献   

14.
<正>有研究[1]报道,美国每年因电击伤住院人数超过20 000例,占美国所有烧伤科住院患者的4%~6.5%,其中超过1 000例患者死亡。在发展中国家,电击伤是工伤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约为21%~27%[2]。我国电击伤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数据。电击对人体可造成多系统损伤,包括运动、呼吸、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等[3]。电击伤导致的肩关节后脱位(pos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PSD)是骨骼系统最常见的损伤[4]。青壮年工人是电击伤的主要受害群体,由于其上肢肌肉发达,电击后肩关节周围肌肉会强制收缩,导致PSD[5]。Saupe等[6]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5.
<正>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在近50%的癌症患者及超过70%的晚期癌症患者中癌痛从中度到重度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癌痛是肿瘤姑息治疗中需优先解决的问题[2]。有效的疼痛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上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病理类型之一。UTUC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其在西方国家的年发病率估计为2/100 000,尽管发病率低,但UTUC的特点是病死率和复发率高[1-2]。在所有UTUC病例中,只有15%~25%在诊断时是侵入性的,侵袭肌壁的pT2/pT3期UTUCs的5年生存率为50%[3]。在美国男性癌症患者中,转移性上尿路上皮癌的病死率排名第八[1]。特别是对于转移性上尿路上皮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转移性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3]。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库显示,肺癌仍然是导致全球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且大多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总体预后较差[2,3]。胸部CT和肿瘤组织活检是目前肺癌早期筛查、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的主要临床方法[4]。然而目前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胸部CT和组织活检的比例并不高[5]。因此一种新型肿瘤检测方式:液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近几年癌症管理中的关键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相对罕见。发病率为0.01%~0.1%[1],其破裂和出血发生率高,可快速危及生命[2-3]。脾动脉(约占60%)和肝动脉(20%)最常出现病变,肠系膜上动脉仅占4%,而胃左动脉瘤(left gastric artery aneurysms,LGAAs)的发病率更低[4]。吴长才等[5]报道了临床上的胃左动脉瘤破裂出血案例,  相似文献   

19.
<正>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中国预计有4 796 996例新发的癌症病例以及3 193 744例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1-2]。肺癌依据病理类型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前者约占85%,严重威胁国民健康[3]。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等慢性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异质性肺部状况[1],发病率逐年升高。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2]。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真菌定植、致敏和感染与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