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切除肝脏巨大肿瘤可行性和手术耐受性.方法 分析23例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讨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结果 肝脏巨大肿瘤在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术中出血少,病人耐受性好,提高了肝脏手术的切除率.结论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可提高肝脏巨大肿瘤的切除率和减少了对残肝的损伤,该术式又为肝脏手术提供了一个合理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右叶癌行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行右半肝切除5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9例,按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组)27例,半肝血流阻断(SHVE组)26例,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14例,分析应用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8%,病死率4.5%;3组并发症发生率(51.9%、23.1%、57.1%)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SHVE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癌患者右半肝切除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与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密切;合理选择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有效控制失血、保证右半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5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切除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无手术死亡。结论: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半肝阻断的手术方法及合理性。方法:总结1997-2000年27例在半肝血流阻断下行各类肝切除的经验,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行肝切除31例进行比较,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介同时又不可避免带来肝缺血后的损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既可达到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健侧肝脏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90例HCC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ringle法和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手术,现察手术平均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种阻断法在HCC切除术中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在总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与pringle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CC手术中控制入肝血流时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prin-gle法.  相似文献   

6.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分析17例肝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段切除、半肝和扩大半肝切除,观察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和手术到出院时间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6.65 ml±365.25 ml,术中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98%~100%,平均手术时间304.00 min±154.18 min,手术到出院时间13.47 d±4.56 d,术后肝功能均在2周内恢复.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切肝能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避免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血压波动小,术后肝功能恢复快.不仅可应用于规则性半肝切除,亦适用于肝段切除,扩大半肝切除和前入路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李林鹏  王凯 《中原医刊》2011,(13):45-47
目的比较两种肝脏血流阻断方法在因肝脏恶性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作用,评价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肝癌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n=22)和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n=27)。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有1例患者术后死于肝脏功能衰竭。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术后并发症数量明显减少、无患者死亡,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且术后第7天的肝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结论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提高因肝脏肿瘤而行右半肝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为右半肝切除手术提供了一个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46例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的肝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3~47min,术中出血量140~910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邻近主肝静脉根部肝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邻近主肝静脉根部肝肿瘤切除的可能性。②方法 分析我院近3年经手术切除的累及主肝静脉根部肝肿瘤病人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22例,并发肝硬化12例;肝血管瘤11例;肝细胞局限性增生1例;肺癌肝转移1例。③结果 行左半肝切除 Ⅷ段切除术10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Ⅷ段切除或部分切除术5例,肝Ⅶ段和Ⅷ段切除术10例,肝中叶切除术8例。9例肝中静脉主干结扎或切除,1例直接吻合,1例肝右静脉干因出血而切除,1例肝右静脉结扎。全肝血流阻断8例。术后出现中等量腹水2例和胸腔积液2例,胆汁漏1例,1例在术后3月死于肝功能衰竭。④结论 主肝静脉受累的肝脏肿瘤切除虽具有较大风险,但只要方法适宜手术仍然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各式肝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半肝切除时解剖分离出左右肝动脉和门静脉分叉,切断结扎患侧动静脉分支,使肝脏出现缺血界线;行其它肝脏切除手术时采用血管夹夹闭患侧动脉分支,阻断或不阻断门静脉主干。结果用该法完成肝脏手术66例,其中右半肝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16例,右后叶切除15例,肝血管瘤包膜外剥除术14例。平均手术出血量520 ml,半肝血流阻断所需手术时间平均28min。结论用半肝血流阻断法完成肝脏切除手术出血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保留健侧动脉血流的肝门阻断法止血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一肝门阻断与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行肝切除术选择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5)及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24),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4、7天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Pringle组与HVC组比较,Pringl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白蛋白明显低于HVC组(P〈0.05),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HVC组(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较第一肝门阻断操作相对复杂,但肝功能损伤较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切肝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切肝术的手术方法 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2~45 min,术中出血量100~800 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下无血切肝术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 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易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民浩  杨定华 《广西医学》1997,19(3):334-337
作者介绍用沙氏钳阻断血流行肝切除术8例,与同期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切肝10例作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术后病人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该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容易推广、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出入半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无血半肝切除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06年5月~2007年10月实施各类肝切除术96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n=24)、出入半肝肝血流阻断组(B组,n=26)、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组(C组,n=26)和第一肝门阻断组(D组,Pringle,n=20)。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B、C、D四组经比较出血量有差异,以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出血量最少,但A、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术后三天的血浆引流总量分以Belghiti组引流量最少,Pringle组引流量最多;A、B、C、D四组并发症以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A、B、C组;住院时间以D组最长,B组住院时间最短;A、B、C、D四组输血例数分别是4例(4/21)、2例(2/23)、0例(0/10)和8例(8/20)。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切肝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手术切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半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肝癌患者行全肝血流阻断(B组),分析两种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阻断时间及出血量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生肝衰2例,A组术后未发生肝衰者。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健侧肝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再灌注损伤,防止术后肝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肝脏海绵状血管溜的手术切除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长径>10cm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的手术资料,其中行右三叶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5例,Ⅵ段、Ⅶ段部分切除3例,Ⅴ、Ⅵ段及Ⅶ段部分切除1例,Ⅳ部分及Ⅴ段切除3例,近左半肝切除4例,Ⅱ、Ⅲ段切除5例。对巨大肝血管溜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或项置第一肝门阻断带及患侧肝动脉结扎法,注意第三肝门的处理。结果:全组3例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术后12—21天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5年,共18例,患者情况良好。结论:肝海绵状血管溜行现代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彻底的方法,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甘险峰  李明非  杨训  周晓辉  王俭 《四川医学》2012,33(7):1162-1164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意叉.方法 把76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41例,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失血量、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对肝切除手术中大出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肝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分为: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和全干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2例和40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3天和术后7天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的ALT和AST检测值明显低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比率显著低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相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临床上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肝癌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癌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肝癌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管撕裂、肝切除创面出血、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面在分离后出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解剖肝门时导致的出血等。处理方法是缝扎、修补血管裂口;彻底结扎或缝扎肝创面出血点和(或)褥式缝合肝断面;阻断肝血流等。出血量超过1000ml有43例,其中6例死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出血量少于1000ml者。结论常温下阻断肝血流技术的应用、肝脏创面的妥善处理、手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经验以及各种器械和药品的合理使用是减少肝癌肝切除术中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