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对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病患者及对照粒细胞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找出相关性。结果AA、PNH、AA—PNH患者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较其他血液病及正常明显增高。结论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异常表达率可做血液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特别对AA、AA.PNH综合征、PNH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对贫血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进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治疗目的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贫血病人及对照组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并同时做相关血液学试验诊断,经过统计学处理,找出相关性.结果 表明PNH、AA、AA-pNH病人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较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症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相互间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异常表达率可做贫血病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特别对血液病的AA、AA-PNI-I综合征、PNH有重要首选、敏感、特异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55、CD59检测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PNH患者、45例AA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表达阳性率。结果正常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表达阳性率均〉95%;部分AA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表达阳性率〈95%但均〉90%;PNH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和AA组相比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5、CD59检测是诊断PNH较特异而又敏感的方法 ,特别是对表现不典型的PNH及AA-PNH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糖基磷脂酰肌醇锚蛋白(GPI-AP)缺陷与再生障碍性盆血(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关系。方法:用REDQUANT CD55/CD59,CELLQUANTCD55/CD59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测15例正常人,47例AA和42例PNH或AA-PN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细胞GPI-AP的表达,结果:47例AA中16例(34.04%)血细胞CD55和CD59表达不同程度降低,且缺陷细胞百分率明显你芋AA-PNH综合征和PNH患者(P<0.01),结论:AA,AA-PNH及PNH患者外周血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GPI-AP缺乏,缺陷细胞百分率检测可作为相关疾病诊断与转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虹  马莉  杨洁  秦雯  谭玉洁 《贵州医药》2006,30(1):69-70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的克隆性疾病糖化磷脂酰肌醇锚连蛋白(GPI-AP) 通过糖化磷脂酰肌醇(GPI)锚连到细胞表面,其中衰变加速因子(CD55,DAF)和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CD59, MIRL)参与调节补体介导的溶膜反应。而CD55、CD59是细胞膜上糖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细胞表面分子,故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cl-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异常克隆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3例PNH患者为病例组(男7例, 女6例, 中位年龄27岁), 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8例, 女7例, 中位年龄38岁)。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检测PNH异常克隆细胞与正常细胞中Mcl-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然后敲除PNH患者CD59-细胞中Mcl-1基因后检测siRNA-Mcl-1转染前后PNH异常克隆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PNH患者CD59-细胞组、CD59+细胞组、对照组的Mcl-1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48±0.25)、(1.61±0.19)、(1.21±0.08), CD59-细胞组高于CD59+细胞组及对照组(P=0.031、0.022), 而CD59+细胞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同时PNH患者Mcl-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D59-克隆...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PNH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溶血方面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等检测和临床表现方面的分析.结果 PNH患者首发症状较典型,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25%;半数患者有血红蛋白尿;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升高;16例患者中有13例骨髓增生活跃,所有患者粒红比减低且倒置;PNH患者CD55、CD59异常表达率高,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8.75%及100%,敏感性高.结论 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用于诊断PNH灵敏度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诊断PNH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C反应蛋白(CRP),探讨CD64、CRP对常见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患者及正常健康体检者139例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64和CRP并统计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MP感染组CD64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MP感染组CRP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D64和CRP两种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CD64与CRP两种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D64、CRP都是对诊断呼吸道感染有意义的检测指标,CD64在呼吸道急性感染期的敏感性高;但不能对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做出鉴别诊断,CRP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上的作用优于CD64。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D34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CD34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某些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CD34抗原及髓系与淋系抗原的表达.结果53例初治AML中CD34阳性表达22例,占41.5%.CD34抗原表达与FAB分型无明显相关,但在M3亚型中表达明显低于其它亚型.其它各髓系抗原表达在CD34+组与CD34-组无显著性差异,淋系抗原表达CD34+组明显高于CD34-组.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D34+组与CD34-组在年龄、性别、初诊时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均无明显性差异.CD34+组完全缓解率为40.91%,明显低于CD34-组的67.75%.结论CD34+AML对常规化疗效果差,检测CDa4抗原对预测AML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p53、CD34、nm2 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p5 3、nm23、CD34的表达,并根据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55例癌旁肝癌组织及非癌性增生肝结节为内对照组,24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生存时间大于12月者为预后好组,反之为预后差组.结果 1、p5 3、CD3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比内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在有与无门脉管炎瘤栓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nm23基因蛋白则在非癌对照组表达率增高,而且nm2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显著的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0.05);3、不同蛋白组合联合分析生存情况发现P53(+)、CD34(+)、nm23(-)组同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为短(p<0.05).结论 p53、nm23、CD34的综合表达对肝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p5 3突变、CD34的高表达似乎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AML的患者28例,分别进行化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量,以AML缓解(CR)和未缓解(NR)为指标,对AML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加以统计学比较.结果 难治复发患者的CD34、CD123以及P170的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同时为阳性时,NR患者有3例,无CR患者,与其他CR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共表达时,AML的缓解率明显下降,三者的共同表达可以作为AML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为AML患者化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43在人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其所标记巨噬细胞在肺结核组与对照组中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64例肺结核患者组及35例非结核对照组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43及CD68的表达,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形态定量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织中CD43标记的巨噬细胞全部阳性表达,计数结果为(39±34)个/HP.对照组中巨噬细胞计数为(20±10)个/HP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D43可表达于人体结核病变组织中,CD43的研究可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之一,并可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体调节蛋白CD59在艾滋病(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例确诊HIV感染者外周血标本(观察组),同时收集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进行细胞表面染色。使用BDFACSCanto流式仪检测各项指标,采用FACSDiva软件分析CD4^+T细胞CD5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59^+CD4^+T、CD59^-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观察组CD4^+T细胞CD5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5.198,P〈0.01);CD59+CD4^+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升高(t=5.968,P〈0.01);而CD59^-CD4^+T细胞的凋亡比例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53,P=0.8577)。结论HIV感染可引起CD4^+T细胞补体调节蛋白CD59的表达,而CD59的表达会使CD4^+T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4.
流式细胞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的一种诊断技术,它不仅可以检测细胞表面的荧光信号,还可以多方面分析细胞的物理参数,如激光散射光Fs和ss信号。研究表明,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患者细胞上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红细胞CD59的缺陷与红细胞的FS激光散射光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贫血患者其红细胞的CD59/FS特征不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CD34比较,研究CD105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25例(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13例(非典型增生组)、正常内膜8例(对照组)中CD州、CD34、VEGF、ki-67的表达,CD105-MVD与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和非典型增生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MVD与FIGO手术一病理分期、浸润肌层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D105优于CD34,可用来预测非典型增生的恶变倾向,反映子宫内膜癌增殖生长状态,并可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以利于对烧伤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诊断明确的烧伤住院患者111例,分为脓毒症组(36例),局部感染组(39例),对照组(36例)。各组患者在入院后24~48h内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脓毒症组在恢复期(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脓毒症组CD64、CRP表达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D64≥43.20%、CRP≥91.85mg/L、白细胞计数≥11.05×109/L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50%为阳性标准,4种指标的敏感性分别为88.90%、86.10%、83.30%、88.90%,特异性分别为88.00%、88.00%、70.60%、77.30%。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CD64与CRP呈正相关(r=0.458,P<0.01)、与WBC、Neu%无相关性(r=0.175、0.218,P>0.05),脓毒症组在恢复期CD64及CRP表达水平下降,与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19、8.75,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及CRP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烧伤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观察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判断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为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磷脂酰肌醇聚糖A (PIG-A)基因在(Xp22.15)上突变使糖化肌醇磷脂(GPI)连接细胞表面的锚连蛋白缺乏,对补体敏感性异常增高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病,重者有血红蛋白(Hb)尿发作[1-4].该等锚连蛋白有多种,主要为补体调节蛋白C3转换酶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MIRL,亦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CD 59)缺乏.不仅红细胞缺乏,CD55/CD59,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也都缺乏.临床特点有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增高,非结合或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游离血红蛋白(Hb)增高结合珠蛋白缺减]、血红蛋白尿发作,血细胞减少,易有胆石症和(或)静脉血栓形成及肾功能减低,并有可能向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甚至白血病转化等[1-4].男性多于女性,发生率占溶血性贫血的25%~50%.PIG-A基因突变不能解释骨髓衰竭和GPI-PNH细胞克隆扩增.可能PNH的自反应CD3+ CD8+ CD57+T细胞选择性攻击正常GPI+造血干细胞,而PNH的GPI -细胞逃过此攻击后渐扩增而发病[5].故PNH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提高PNH的诊断水平,探讨PNH的诊断、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巨噬细胞特异性抗原CD68表达与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胆管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Kasai术后行肝移植手术的27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既往胆管炎发作情况将其分为频发胆管炎组(10例)、早期胆管炎组(7例)和无胆管炎组(10例),比较各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取患儿肝移植时病肝的肝门部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胆管增生、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胆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4、CD8及CD6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组患儿性别、年龄、Kasai手术年龄、自体肝生存时间、肝移植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示3组患儿肝纤维化、胆管增生及胆栓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频发胆管炎组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无胆管炎组和早期胆管炎组严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3组患儿CD4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频发胆管炎组CD8、CD68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无胆管炎组和早期胆管炎组(P<0.05)。结论 Kasai术后胆管炎肝脏病理改变主要为CD8+T细胞及CD68+巨噬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CD8及CD68表达增高可能是胆管炎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4抗原对乳腺癌患者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表柔比星75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方案化疗。化疗前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CD44抗原表达情况,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评价耐药性,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D44抗原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敏感患者48例,总有效率为77.42%,耐药患者14例,无效率为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所有患者癌组织中的CD44抗原高表达率高于化疗前,耐药患者CD44抗原高表达率高于敏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4抗原与乳腺癌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高表达CD44抗原可以作为乳腺癌化疗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b 、CD64表达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疑为细菌感染的患儿63例。记录其临床表现、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结果,检测5项非特异性指标。败血症组33例,非败血症感染组30例,对照组15例。各组患儿在入院后24~48小时内取外周静脉血1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 、CD64 表达。败血症组在恢复期(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 败血症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败血症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在恢复期CD11b 、CD64表达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以CD11b≥320MFI、CD64 ≥20MFI为临界值阳性标准,CD11b、CD64对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分别为72.73%和75%,特异度分别为94.74%和80.49%。CD11b和CD64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b、CD64,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依据之一,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判断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