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庄惠强  邓超雄  邓丽  葛亮  林荣凯  徐航  黄荣木 《安徽医药》2019,23(12):2468-247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9月至 2018年 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一〇医院 7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3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腔镜组)26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肾镜组)17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软镜组)。术前均按细菌药敏结果抗感染治疗5~11d。术前出现,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病人术前予,行病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或肾造瘘引流等处理,待降钙素原 /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行手术治疗。记录各组病例手术成功率、术后 1个月结石取净率、术后降钙素原(PCT)值、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等。结果腔镜组、肾镜组、软镜组三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100.00%、92.31%、 94.12%,不同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 1个月后结石取净率分别 100.00%、88.46%、88.24%,不同组 1个月后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 PC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 6.67%、30.77%、35.29%,不同组术后 PCT值明显升高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分别为(2.20±0.76)d、(4.42±3.26)d和(4.76±3.61)d,不同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镜组和软镜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均高于腔镜组(P< 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鱼腥草滴鼻液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局部应用对黏膜组织修复与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伴和不伴鼻息肉患者,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鱼腥草滴鼻液+糠酸莫米松鼻喷联合治疗组(16例)、单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组(15例)及单用鱼腥草滴鼻液组(15例),在鼻内镜术后给予相应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鼻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分级,并分别计数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阳性细胞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完全控制率优于单药治疗组(P 均<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中无鼻黏膜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且基底膜厚度较单药治疗组薄,TGF-β1阳性细胞数较单药治疗组少(P 均<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FGF-2阳性细胞数和MMP-9阳性细胞数较单药治疗组明显减少(P 均<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鱼腥草滴鼻液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局部应用,较局部单用以上两种药物有更好疗效,可促进黏膜上皮化,能明显减缓鼻黏膜重塑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促进鼻黏膜功能恢复,对鼻内镜术后鼻黏膜修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矿物质及骨代谢(CKD-MBD)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在本院血透中心接受治疗的68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CKD合并MB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HP)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钙磷代谢指标:钙(Ca)、磷(P)、钙磷乘积,以及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等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Scr、BUN、UA、Ca、P、钙磷乘积、iPTH、ALP及FGF-23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P、钙磷乘积、iPTH、ALP和FGF-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只有肾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血P、iPTH、钙磷乘积、ALP、FGF-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C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能有效纠正CKD患者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改善MBD异常,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能够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进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所选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吞咽障碍组,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并建立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 所选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有41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8.57%。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吞咽障碍组与正常组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高度相关。基于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等5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达0.899(95%CI:0.863~0.935),表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良好。结论 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和区分度良好,临床上可以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吞咽障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盆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临床特点、CT 表现及其与病理的联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 pPNET 的 CT 表现、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1)所有患者术前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2)23例病灶 CT 表现多为大小不一、边界模糊的肿块影,平均直径约10.72 cm;9例呈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2例见小片状出血灶,4例出现点状钙化。CT 增强后多数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囊变、坏死更明显。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合并癌栓形成,4例见肿瘤滋养血管。(3)免疫组化示19例 CD99表达,11例 CD56表达,12例 Vim(波形蛋白)表达,11例 Syn(突触素)表达,4例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4例 FLI-1表达及4例 EMA(上皮细胞抗原)表达。结论腹盆部pPNET 发病年龄较小且恶性程度高,常为较大不均匀肿块,多伴囊变坏死,浸润性生长,增强后实性成分多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应展毛地椒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芹菜素、木犀草素及槲皮素为对照品,比较直接测定法、盐酸-镁粉、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及三氯化铝显色法在200~600 nm扫描图谱,分析不同方法对展毛地椒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应性。结果直接测定法、盐酸-镁粉显色法中,四种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均无共有吸收波长。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02 nm。三氯化铝法以芹菜素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340 nm。两种方法方法学考察均符合定量测定要求,可用于测定样品溶液中总黄酮。结论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是三氯化铝显色法的4倍左右,含量显著偏高。故选用三氯化铝显色法,其干扰小,专属性好,准确性高,且简便快速,更适用于展毛地椒提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好,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中药可明显降低单独使用西药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提高了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冲洗A组46例、冲洗B组68例和未冲洗组112例。冲洗A组术中予以置引流管及冲洗;冲洗B组仅予以冲洗;未冲洗组不予以引流及冲洗。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3组未坏疽穿孔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A组、冲洗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5%,均低于未冲洗组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冲洗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且术中对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