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部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类型、肿瘤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ASTLE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ASTLE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5岁。以颈前包块,声音嘶哑就诊。肿瘤位于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内,包膜完整,囊实性。镜检:例1肿物为腮裂样囊肿结构,囊壁见胸腺样组织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例2肿物在甲状腺内呈岛状、巢状分布,岛间有纤维分隔,瘤细胞梭形、合体样,可见胸腺小体样结构,并向鳞状上皮分化,形似鳞状细胞癌。间质伴淋巴细胞浸润,形似甲状腺髓样癌。结论 CASTLE是一类具有良、恶性胸腺上皮样肿瘤结构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良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可表现为胸腺样囊肿,并可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分化;恶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多类似甲状腺鳞癌或甲状腺髓样癌,易误诊。结合肿瘤部位、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5、CD117、CK19检测有助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PR、HER-2、E-cadherin、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3%、56.25%、37.50%、89.06%、10.94%.经统计学分析,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E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10;r=-0.385,P=0.002);P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92,P= 0.013;r=-0.362,P=0.003).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ER、CK5/6在组织学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PR、HER-2和E-cadher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K5/6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总生存率(OS):HER-2或CK5/6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低(OS:P=0.048和P=0.041).E-cadherin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总生存率(OS)高(OS:P=0.038).但ER、PR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越高,总生存率(OS)越低(OS:P=0.048).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率(O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结论 IBC中ER、PR、E-cadherin表达丧失,HER-2或CK5/6呈阳性表达,组织学分级呈高级别,提示IBC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IBC组织中ER、PR、HER-2、E-cadherin、CK5/6的表达,可为IBC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男性不育在不孕症中约占30%,目前西医治疗仍然缺乏较为有效的药物。邬素珍教授在长期的临证过程中擅长使用明代李东垣《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加减来治疗岭南地区男性不育,效果显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于男性不育的治疗:(1)强调整体观念,身心同治。(2)注重扶正祛邪,先清后补。(3)重视调畅气机,因势利导。(4)中西医并用。(5)注重饮食及生活调养。  相似文献   
4.
玉山县曾是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钉螺感染率在某些螺点高达22%,通过多年的防治,至1999年底,全县尚有20个乡(镇、场),80个行政村有残存螺点276个,面积326565m^2。1998~1999年全县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11例。为提高防治效果,控制急血发生,开展了对所有螺点感染性钉螺的调查。掌握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定量揭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核内包涵体及核的几何形态结构特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提供定量诊断参数。方法:取甲状腺乳头状癌100例,常规切片、HE染色,在40倍物镜下采集核内包涵体及核的图像,用Image-Pro Plus测试包涵体及核的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状因子PE(Form PE)、形状因子AR(Form AR)、规化形状因子(RFF)、轴比、核内包涵体的面积密度以及包涵体与核质的面积比。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核内包涵体的面积约为(13.575±9.045) μm2(95%CI 13.339~13.810),其在核内的面积密度约为25.761%±10.683%(95%CI 25.483~26.039);其周长约为(12.720±4.275) μm(95%CI 12.609~12.831),长轴(4.547±1.466) μm(95%CI 4.509~4.585),短轴(3.482±1.178) μm (95%CI 3.451~3.512);其轴比约为0.772±0.121(95%CI 0.769~0.775),Form PE、Form AR和RFF约等于1;其与核质的面积比约为0.380±0.237(95%CI 0.374~0.386),其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的变异系数为66.6%、33.6%、32.2%、33.8%。(2)具有核内包涵体的癌细胞,其核的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及其相应变异系数显著大于没有核内包涵体的细胞核(P<0.05)。(3)核内包涵体、含有核内包涵体的核及没有核内包涵体的核,其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结论:(1)甲状腺乳头状癌核内包涵体形状大致呈圆形;约为核面积的1/4,核周长、长轴和短轴的1/2;其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的变异程度均较大。(2)具有包涵体的癌细胞,其核的异型性明显,诊断阅片时应重点观察。(3)包涵体及核的上述尺寸参数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方法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EMA)患者术后复发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采用不同药物干预方法(包括空白治疗、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EMA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认患者的手术分期、术后药物干预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手术分期越高,术后复发率越高.各种药物干预方法降低术后复发率均优于无药物干预者,其中中西医结合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MA患者术后不同药物干预方法对复发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预防作用显著高于无干预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显像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90例,分析其声像图及彩色血流信号特征并进行分类,并将观察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该组90例病例全部在24小时内手术,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0%(81/90),误诊3例,漏诊6例。81例中,单纯性阑尾炎23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14例,阑尾周围脓肿15例。CDFI显示阑尾及周围组织血流信号不同程度增多。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方便快捷,可作为首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曼彻斯特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6例行曼彻斯特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8天,副损伤及术后创面出血、感染等均无发生,无患者出现排尿、排便功能障碍;随访1~9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曼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应用异体材料,无排斥反应,不进腹腔,术后感染机会少,术后疼痛及肠胀气少,恢复快,手术费用相对较低,是子宫脱垂患者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p53、CD34、nm2 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p5 3、nm23、CD34的表达,并根据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55例癌旁肝癌组织及非癌性增生肝结节为内对照组,24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生存时间大于12月者为预后好组,反之为预后差组.结果 1、p5 3、CD3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比内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在有与无门脉管炎瘤栓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nm23基因蛋白则在非癌对照组表达率增高,而且nm2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显著的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0.05);3、不同蛋白组合联合分析生存情况发现P53(+)、CD34(+)、nm23(-)组同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为短(p<0.05).结论 p53、nm23、CD34的综合表达对肝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p5 3突变、CD34的高表达似乎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