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院1989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癫痫11例,其中6例伴有严重精神障碍,初步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各类癫痫明显诊断后,经正规系统的抗痫药物治疗2年以上无效;癫痫发作频繁,每月发作4次以上,病程3年以上者为治疗对象。本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7~28岁,平均年龄25岁。原因不明性癫痫7例,脑炎后癫痫3例,头外伤后癫痫1例。本组11例中癫痫大发作10例,其中6例伴有精神障碍。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10例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11例患者均作了心理测验:韦氏智力测验,智商0~82分。个性调查:8例显示心理功能部分障碍,有3例检查不合作。脑电图描记:轻度异常6例,中度异常4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 1996年~ 1999年收治的 70例植物神经性癫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照 1995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1] ,符合儿童植物神经癫痫者 70例。年龄 <2岁 2例 ,2~ 5岁 10例 ,6~ 10岁 44例 ,11~ 15岁 14例 ,平均 8 14± 3 12岁。可能病因 :早产 10例 ,产伤 8例 ,生时窒息 7例 ,头颅外伤 5例 ,颅内炎症 3例 ,高热惊厥 2例 ,不详 16例。家族遗传史 :有癫痫家族史者 7例 ,有头痛病史者 8例。Ⅰ级亲属有癫痫者 4例 ,Ⅱ级亲属有癫痫者 2例 ,Ⅲ级亲属有癫痫者 1例。1 2 临床表现 ①头痛型 2 2例 :以发作性一过性…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癫痫失语 ,又称 L andan-Kleffner综合征 (L KS) ,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入院的 2例患者报告如下。例 1,男 ,5岁 4个月 ,该患因“频繁抽搐伴言语障碍 3年”入院。患儿 3年前高热时出现口唇青紫 ,无意识障碍 ,无肢体抽搐 ,后逐渐出现语言障碍 ,对他人说话不能理解 ,语量减少 ,以至后来完全不能表达 ,只能发出“咿、呀”等声音及尖叫声 ,性格暴躁 ,并有自伤倾向。 1年前患儿出现右下肢脚趾屈曲 ,去北京就诊行长程 EEG监测 ,结果有癫痫波 (详情不清 ) ,诊断为癫痫 ,口服抗癫痫药 ,控制不理想 ,现出现频繁抽搐。查体 :神志清 ,…  相似文献   

4.
我们收治1例以顽固性癫痫和偏瘫为主要表现的真性脑穿通畸形,经右半脑大部切除术后,癫痫痊愈,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19岁,10岁开始于夜间频繁发生四肢抽搐。抽搐前常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慌等不适,偶有幻视。发作频繁。病后感左侧肢体无力、性格渐固执、暴躁,曾服多种抗痫药无效。患者系过月顺产第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癫痫 ,又称顽固性癫痫 ,指癫痫发作频繁 ,应用适当的第一线抗癫痫药正规治疗且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两年以上 ,仍不能控制发作而影响日常生活。对于这类病人 ,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 1999年 3月 ,托吡酯上市以来 ,已有个别报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新药。现将我们 2年来门诊 12例小儿难治性癫痫应用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临床观察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患儿中 ,男 7例 ,女 5例。年龄在 5~ 15岁 ,病程 2 5~ 4年。依据 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所制定的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5例 ,复杂部…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8年以来,使用Xx线、CT型定向仪治疗顽固性癫痫30例,取得点滴经验,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1岁,病程5~20年,平均7.2年。发作表现:大发作15例,大发作兼有精神运动性发作9例,小发作6例。癫痫发作程度:每月发作5次者9例,10次以上者20例,1例每日发作2~5次。全部病例均经过二种以上正规系统性药物治疗仍有频繁发作,术前均接受EEG检查,有15例还行了脑电地形图检查,头颅CT扫描10例均提示有轻度脑萎缩和脑室系统扩大,明显一侧或一侧占优势有21例,双侧或不能区分何侧占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癫痫的放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癫痫 ,又称顽固性癫痫 ,指癫痫发作频繁、应用适当的第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且药物血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两年以上、仍不能控制发作且影响日常生活。约有 2 0 %的癫痫病人随着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 ,可能转变为难治性癫痫。容易导致难治性癫痫的因素有 :(1)复杂部分性发作、婴儿痉挛及 L ennox- Gastaut综合征等 ;(2 )发作频繁 ,每天数次 ;(3)出现过癫痫持续状态 ;(4 )对发作频率判断错误 ;(5 )起病后延误治疗 ;(6 )不适当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包括中药 ) ;(7)同一期间内在几个医疗单位应用不同的治疗计划 ;(8)对合并的精神心理障碍认识…  相似文献   

8.
儿童偏瘫性癫痫很难用抗惊药物控制其发作。一直存在癫痫状态致死的危险性,常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表现出行为异常,伴有攻击性行为等。krynauw 1950年首次报道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儿童偏瘫性癫痫。本文作者通过对17例接受这种手术病人36年追踪研究发现:该手术对偏瘫性癫痫病人相当有益。本组17例病人中,8例与围产期并发症,9例与早期发热性癫痫状态有关。发病年龄在10岁以内,术前患病时间3.5~12年,平均6年。发作类型从短暂跌倒发作到可致命的持续状态。很多病例发作频繁,有时20~30次/日,药物疗效差。行为障碍是临床主要问题,无原因盛怒和攻击行为频繁发生。除三个女孩外,其余有时每天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反射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随访患者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癫痫门诊1999年1月~2006年6月就诊的反射性癫痫患者37例。结果:麻将、扑克诱发者16例,电脑游戏、电视诱发者13例,麻将、扑克、电脑游戏、电视均能诱发者4例,象棋诱发者1例,狗叫、电话等刺耳声音诱发者1例,进餐诱发1例,阅读诱发1例;对33例随访研究显示;6例仍有发作。结论:反射性癫痫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抗癫痫药物治疗,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经头CT证实的脑血管病患者362例继发癫痫发作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叶病变24例;基底节6例;丘脑2例;蛛网膜下腔3例;中风2周内继发癫痫7例,发作次数少;中风2周后继发癫痫28例,发作频繁,全部需服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引起癫痫发作 ,少数病人癫痫为其首发症状。现将我科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并经CT/MRI扫描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35 2例 ,其中并发癫痫 38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6年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关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年龄 5 0~ 76岁 ,平均 6 3岁。男190例 ,女 16 2例。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风心病史。其中脑梗死 16 0例 ,并发癫痫 17例 ;脑栓塞 98例 ,并发癫痫 18例 ;腔梗 94例 ,并发癫痫 3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 ,运动性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下丘脑错构瘤214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