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治疗33例门脉高压症并与40例单纯断流术及39例吻合器加断流术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远期仅1例再出血,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溃疡、狭窄、梗阻及吻合口漏,1例发生肝性脑病。结论吻合器联合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一种合理可行的术式。其远期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肾静脉间置人造血管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方法:自1998.12—2002.7月施行脾肾静脉问置人造血管(PTFE)的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4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分流后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29:kPa,无并发症。1例因肝肾综合征死亡。52例病人随访6—49个月,平均2.9年。彩超示间置人造血管通畅,食道吞钡显示食道静脉曲张改善31例,消失21例,无再出血,无肝性脑病。结论:该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较传统手术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症是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北方地区的患者,绝大多数继发于结节性、坏死后性肝硬变。本病予后较差,多数病人在不长的时间内可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肝功能衰竭。1945年,首先由Whipple Blakemore和Lord报告了应用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简称门腔分流术)。1947年,Linton等人报告了应用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简称脾肾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以来,分流术已为各国普遍采用。1952年,我国首先由上海  相似文献   

4.
目前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常用的分流术有:端侧门腔分流术、侧侧门腔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肠腔“H”搭桥分流术和选择性远端肾静脉吻合术等五种形式,其中肠腔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分流)由Reynolds和Clatwarthy(1955)首倡。继之,尹惠罗(1964)、Drapanas(1972)、Stipa(1973)、Nay(1976)、Stipa(1978)、金庆丰(1978)、高根五(1978)和朱雍然(1979)等相继作了肠腔分流术疗效的观察。Drapanas(1975)还做了血液动力学的分析。他们都认为肠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的分为分流手术和断流手术两大类。本文提供了与脾肾静脉分流术、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Warren手术)、冠腔静脉分流术(井口洁手术)、门奇静脉断流术、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肾静脉小口径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几年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3cm~4cm水柱。86%的患者(32/38)食管静脉曲张好转胃黏膜糜烂得到改善。35例随访1a~3a无一例再出血。结论:脾肾静脉小口径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当今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改良措施加强门脉系统两个功能分区的屏障功能,寻求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后选择性分流作用的维持及增加向肝血流的方法。方法:用正常犬制备门静脉高压动物模型并进行传统远端脾肾分流术(包括胰脾分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强化门脉系统两个功能分区的屏障功能。通过测自由门脉压 (FPP)、门脉脏侧闭塞压(SOPP)及平均动脉压(Pa),再通过Archie′s门体分流率公式PSS(%)=(FPP/SOPP-FPP/Pa)/ (1-FPP/Pa)分别计算出改良设计前后门体分流率。结果:改良设计后比传统远端脾肾分流术PSS显著下降(P<0.01)。结论:改良方案明显地加强了门脉系两个功能分区的屏障作用,有利于远端脾肾分流术后选择性分流作用的维持及向肝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症并发食道静脉曲张外科治疗的分流手术方法。其中门腔或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使用有一定效果,但手术创伤大,存在着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的缺点。目前,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H”血管移植分流术(简称肠腔“H”分流术)仍是一种常用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肝硬变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发病率甚高,由此所致充血性脾肿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尤显重要。我院自1965年至1980年就收治了门脉高压症患者700余例,成功地施行了门体分流手术74例,其中以脾肾静脉分流术为首选术式,计6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本文就脾肾静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介绍如下; 一、体位:一般先取平卧位,向右倾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245例中脾切除 断流手术218例,脾切除 断流手术 胆囊切除术6例,脾切除 断流手术 胃癌根治术1例,脾切除 断流手术 脾肾分流术16例,断流手术4例。结果:好转241例(98.4%),死亡4例(1.6%)。结论:选择治疗门脉高压症EVB的术式应个体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近期效果良好;为提高手术疗效应该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彻底断流,术中应注意保护原有胃冠状静脉→食管旁静脉→奇静脉的分流通畅和腹膜后门体交通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196例,急诊手术57例,择期手术139例。计脾切除57例,断流术81例,分流术58例。术后近期再出血20例(10.2%),住院死亡22例(11.2%)。认为单纯性脾切除虽可治愈脾亢,但远期并发食管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高(43.9%);断流术术式繁多,以食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为方便易行,适于急诊止血;脾肾分流近期疗效满意,若与门奇断流术(Hassab's手术)联合应用,更符合门脉高压症之处理。此外,肠系膜上静脉与腔静脉端侧吻合术能选择性分流肠系膜区血流,减压效果确切,可用于脾切除或脾肾分流术后,以及断流术后再出血者。  相似文献   

12.
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术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采用改良式脾肾分流术,胃内、胃外断流术,选择性门奇断流,贲门周围腹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59例。手术特点分别为腹主动脉前行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胃内、胃外联合断流,完全切断门静脉和奇静脉之间进入胃、食管的分支静脉;选择性门奇断流后将胃底部向上反折包绕贲门部,使贲门周围腹膜化,不易发生胃壁缺血坏死和再出血。经随访提示以上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对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采用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手术前后平均自由门静脉压由(3.586±0.54)kPa降至(3.056±0.41)kPa.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1年内无死亡,无上消化道再出血,无肝性脑病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一种合理、可行、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近几年开展的用干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项新技术,手后常见并发症是肝性脑病、腹腔内或  相似文献   

15.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加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远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病历24份,并对病人进行踊跃定期复查。结果 分流前后门肠区血压与自由静脉无明显差异,但分流的一脾肾区静脉血压明显低于自由门静脉压。24例病人中,除1例术后曾发生轻微消化道出血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该术式集中分流和断流的优点,是一种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Warren在1967年首先施行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取得了成功。我院从1979~1982年共做此种手术8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远端脾肾分流术改进的新设想第三临床学院基本外科刘建华,孙辉,张德恒,孟宪民关键词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中图号R657.34门静脉高压症是外科临床一种常见的综合症,也是一大难题。因为门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极为凶险,首次大出血的致...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5月至1993年5月施行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并脾动脉、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62例。经随诊,累积死亡率5.3%,上消化道再出血率8.8%,脑病发生率8.8%,优于同期其他分流术。此术式的优点:(1)吻合口直径限制在0.9~1.1cm,术后防止吻合扩大;(2)限制性分流与断流相结合既降低了门脉高压、防止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改善了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脾脏;(3)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14d。  相似文献   

19.
用分流术还是用断流术处理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问题尚未统一.我院外科自一九五七年以来选用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约30余例、术后部份病人因再出血而影响了疗效.一九七八年以来我们改用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吻合术计10例,术后有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发生.我院用分流术治疗门脉高  相似文献   

20.
小部分门脉高压病例由于门脉栓塞或脾静脉不能利用,因此门腔或脾肾分流术不能成功。肠系膜上静脉至下腔静脉吻合术中用端与侧吻合有二个缺点:1、吻合口栓塞后引起小肠血循环障碍。2、吻合成功亦不能有效降低整个门脉系统压力。相反,侧与侧吻合则天此缺点。在胰腺后部作侧侧吻合术,技木上十分困难;中间作一静脉段移植此常易失败。作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