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部分患者常会因逐渐进展的神经病变,大量的多浆膜腔积液和血栓性疾病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至今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应用硼替佐米治疗POEMS综合征的报道.我院近期应用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1例POEMS综合征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2.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涉及多系统损害。POEMS的治疗和护理较复杂,本研究通过开展皮肤护理、容量管理、腹腔穿刺引流术的护理、骨髓穿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肾活检护理、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线治疗药物。文献报道, 硼替佐米诱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5%~40%, 其原因尚不明确[1]。本文报道了本中心3例MM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化疗后出现低钠血症伴高热、IL-1β和IL-6炎症因子升高、铁蛋白显著升高及多系统损害。这些表现不完全符合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MAS)的典型表现, 我们称其为"MAS样病变"。1例患者应用依托泊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本文旨在提示应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清钠水平, 持续发热的患者需警惕是否诱发了MAS样病变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SIAD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报道5例由硼替佐米引起的CNS毒性患者并结合现有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在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了中枢性发热,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周身无汗、未能找到感染病灶、对退热药不敏感,停用硼替佐米后症状好转。4例患者中有3例伴随顽固性低钠血症,1例明确诊断为抗利尿不当综合征(SIAD),可能是硼替佐米同时影响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抗利尿激素神经分泌细胞所致。1例患者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表现为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意识障碍,头CT示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密度减低,停用硼替佐米后患者症状消失且未再复发。此外,我们还发现血小板计数可能与硼替佐米CNS毒性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硼替佐米的CNS毒性非常罕见,表现为3种形式:SIAD、PRES和中枢性发热,及时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不可逆的神经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肾功能损害是其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20%~50%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肾功能衰竭[1].这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硼替佐米是一种新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近年来用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国外有研究报道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MM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3].但是国内有关硼替佐米治疗MM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报道较少,我科自2008年1月以来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了部分合并肾功能衰竭的MM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多发性骨髓瘤(MM)效应[1].国外研究提示,硼替佐米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MM,并已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7例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MM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我们观察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多数为轻、中度,易于控制,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1-2]).目前国内外有关硼替佐米导致严重肺损伤的研究较少~([3-8]).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采用VD(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106例MM患者中5例出现与硼替佐米相关的严重肺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淋巴瘤是一组复杂的血液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等机构不断更新对淋巴瘤的定义,并且淋巴瘤分型及治疗方案也不断完善.诸多新的药物被用于治疗淋巴瘤,例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亦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特殊类型淋巴瘤.为了明确淋巴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恰当时机,以及硼替佐米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笔者结合2016年WHO淋巴细胞肿瘤分类与NCCN淋巴瘤指南,拟就硼替佐米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意义与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硼替佐米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部分淋巴瘤,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感觉神经病变、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感染及疲劳等。目前国内外关于硼替佐米对听神经影响的报道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长期应用硼替佐米后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同时出现双侧听力严重受损、重度神经性耳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男,61岁,因骨痛2个月余于2019年8月10日入保定市第一医院治疗,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给予标准剂量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进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应用4个疗程VRD化疗后患者自觉听力下降,但仍完成9个疗程化疗。采用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维持治疗5个疗程后出现听力进行性下降明显,双耳均达到重度神经性耳聋。后加用维生素B1及甲钴胺治疗4个月,患者自觉听力较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MM患者23例和使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MM患者68例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硼替佐米比沙利度胺更能提高患者的PFS率(硼替佐米12、24个月的PFS率为100%、88. 89%;沙利度胺为72. 31%、47. 54%)和OS率(硼替佐米18、24、30个月的OS率为100. 00%、88. 89%、80. 00%;沙利度胺为91. 52%、83. 63%和72. 90%)。此外,硼替佐米对于年龄≥65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存在遗传学改变、髓外病变、肾功能异常、低血清游离轻链比、高β2-微球蛋白、贫血、LDH升高、诱导治疗疗效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的患者的PFS时间比沙利度胺长。就2年OS率而言,若患者存在高龄、肾功能异常和髓外病变,硼替佐米2年OS率高于沙利度胺且有统计学意义。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均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在维持治疗中的效果优于沙利度胺,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序贯移植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72例MM患者,将所有接受治疗的MM患者按疗程阶段分为3阶段,分别为1个疗程、3个疗程及6个疗程。对MM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术后一年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的表面因子的阳性率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1个疗程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患者的MM常规指标的综合评估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疗程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对应的临床显著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1个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1个疗程治疗和6个疗程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序贯移植方案对MM患者有改善的临床疗效,但是3个疗程以上的疗效更为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高致敏是肾移植成功的障碍,目前肾移植脱敏治疗方法有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兔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但治疗效果常不满意。目的:通过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进行肾移植后脱敏治疗,寻求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案。方法:1例高致敏等待肾移植患者接受脱敏治疗,接受血浆置换2次后,立即给予利妥昔单抗500mg静滴,2d后开始分别在第1,4,8,11天给予硼替佐米1.3mg/m2,随访观察群体反应性抗体等变化。结果与结论:随访的9个月中,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从92%下降到17%,患者对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有良好的耐受性。初步经验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和血浆置换三联脱敏治疗方案可快速持久降低循环抗体水平,硼替佐米可能成为脱敏治疗方案中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报道两例经硼替佐米治疗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和结论硼替佐米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我们对2例原发性浆细胞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硼替佐米可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血清中M成分及骨髓异常浆细胞数量。对于因浆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者,硼替佐米使用安全,并能改善肾功能。在硼替佐米的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45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3)与对照组(n=22),对照组MM患者予以VAD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MM患者予以硼替佐米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MM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26%,18/23)高于对照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AD化疗方案联合硼替佐米对MM治疗有效性较优。  相似文献   

15.
何东  牛挺 《华西医学》2012,(2):197-202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中老年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预后相对较差,常规化学疗法(化疗)疗效欠理想。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药,属于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全新的机制达到抗骨髓瘤的作用。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硼替佐米单药以及同常规化疗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初始治疗,以及复发难治的MM患者均有良好疗效。因此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协作网推荐作为MM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现将硼替佐米在MM治疗上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硼替佐米剂量的PAD方案(硼替佐米+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AD方案治疗的3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d 1、d 4、d 8、d 11)+表阿霉素20mg静脉滴注(d 1~4)+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d 1~4、d 8~11)治疗20例(PAD 1组);硼替佐米1.6mg/m~2静脉注射(d 1、d 8、d 15)+表阿霉素20mg静脉滴注(d 1、d 8、d 15)+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d 1~2、d 8~9、d 15~16)治疗12例(PAD 2组)。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化疗3~6疗程。比较两组MM患者完成3个疗程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PAD 1组总有效率为80.0%,PAD 2组为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 1组带状疱疹(30.0%vs 0%)患者多于PAD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 1组与PAD 2组胃肠道反应(20.0%vs16.7%)、周围神经炎(25.0%vs 16.7%)、粒细胞减少(15.0%vs 16.0%)、血小板减少(10.0%vs 8.0%)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硼替佐米1.6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治疗与硼替佐米1.3mg/m~2每周2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疗效相似,且硼替佐米1.6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的PAD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B细胞成熟抗原(sBCMA)、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与以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初治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按照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对比两组sBCMA及MCL-1水平及各项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治MM患者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无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BCMA及MCL-1预测初治MM患者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效能。结果 有效60例,无效组23例。有效组sBCMA及MCL-1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比例[33.33%(20/60)]低于无效组[78.26%(1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CMA及MCL-1水平升高、ISS分期Ⅲ期均是初治MM患者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sBCMA...  相似文献   

18.
硼替佐米是新型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物,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是硼替佐米主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疗效.在硼替佐米治疗的最大群体研究中,SUMMIT和CREST的Ⅱ期临床试验及APEX和VISTA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剂量为1.3 mg/m2硼替佐米者PN发生率为36%~44%(PN≥3级发生率为8% ~ 14%),接受剂量为1.0 mg/m2硼替佐米者的发生率为23%(PN≥3级发生率为8%)[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移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对一例初发的中年男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反应停(VTD)的方案进行化疗,获得缓解后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应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即获得完全缓解;完成4个疗程化疗后成功采集足够数量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完成6个疗程化疗后,进入维持治疗,至今已完全缓解17个月。治疗过程中除恶心、呕吐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用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不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  相似文献   

20.
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其疗效显著。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硼替佐米可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炎(PN)即为最常见、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Cavaletti等[1]研究发现硼替佐米极易诱导周围神经炎,且其严重程度与其剂量及应用时间有相关性。有研究报道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PN的患者达30%,其中PN达到3级及以上,或因此不能再接受继续治疗者达10%[2]。一部分患者这种继发性PN能够逐渐恢复,据统计PN 1 ~2级恢复的中位时间是停止使用硼替佐米后3个月,3~4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