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01/2007-08收治的64例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例。结果:64例中,死亡29例(45.31%)。共培养出84株真菌菌株,主要为念珠菌。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SAP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可减少SAP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应将实验室诊断指标、影像指标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方法: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抗体克、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保护重要器官功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措施。结果:本组治愈19例,治愈率83.36%,死亡3例,病死率13.64%,住院(44.2±7.1)d。结论:提高对SAP的认识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综合治疗是SAP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压疮的预见性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SAP合并MODS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评估筛查、个体化预防措施、动态持续质量评价等方法预见性的进行压疮管理.[结果]52 例患者仅一例发生难免压疮,压疮发生率1.9%.[结论]重视SAP合并MODS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魏清贤  李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34-3334
目的:减少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的发病率。方法:通过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正确识别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结果:有利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是有效降低孕产妇肺栓塞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经降糖、抗结核、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血糖降低且稳定,55.26%痰菌阳者阴转;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4例低血糖反应经处理未再发生。结论:根据病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和心理护理,合理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抗结核药,预防感染等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群 《中国康复》2011,26(5):356-357
目的:了解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吸毒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IV)、免疫缺陷病毒(HCV)和梅毒的现状以及高危因素分析,为有效预防治疗这3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美沙酮门诊吸毒患者静脉血标本1 340例,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 340例吸毒患者中,HIV抗体阳性8例(0.6%),HCV抗体阳性1156例(86.3%),梅毒抗体阳性25例(1.9%);HIV/HCV合并感染8例(0.6%);梅毒/HCV合并感染21例(1.6%)。分析原因为注射吸毒是感染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女性性病高于男性;年龄20~39岁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可减少毒品对吸毒患者的危害,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是HCV高危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预防各类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6-12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妊娠合并急腹症的发病率为2.02%(30/14 809)。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8例,急性阑尾炎7例,泌尿系结石6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4例,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13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不会增加流产、早产及胎儿与孕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唐桂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58-2659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00-01/2008-01 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66例(91.7%)治愈或好转出院,2例(2.8%)外科手术治疗,4例(5.6%)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且不典型,误诊死亡率高,胸腔闭式引流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索静脉注射胺碘酮(AM)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本组收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20例。全部病例均在10 min内静脉注射AM 150 mg,无效者追加AM 150mg,随后静脉滴注维持,前6 h速度1 mg/min,后18 h速度0.5 mg/min。结果:有效87.50%(105例),无效10.83%(13例),死亡1.67%(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5.83%(31例)。结论:AM治疗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糖、动态血压影响。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16例OSAS合并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第1天同时应用多导睡眠仪监测并诊断OSAS严重程度;第1天和第3天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CPAP治疗2 d后,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和夜间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CPAP长期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发OSAS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水平降低,血糖变化规律可能与患者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胰腺B细胞功能、OSAS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刘阿玲  丁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09-2410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情况,降低真菌耐药率的发生。方法: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鉴定。结果:350菌株中白色念珠菌265株(75.7%),热带念珠菌29株(8.28%),光滑念珠菌13株(3.71%),高里氏念珠菌9株(2.57%)。二性霉素B、益康唑、制霉菌素、氟康唑这4种抗真菌药物目前对念珠菌治疗较强。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生素时注意选择合理有效的,减少真菌感染率的发生。治疗真菌感染时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压疮高危因素的动态评估在预防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主动预防组(即采用压疮危险因素动态评估指导下的预防)和被动预防组(即常规的预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结果:被动预防组发生Ⅰ期压疮5例,Ⅱ期压疮2例;主动预防组仅有1例Ⅰ期压疮。结论:经动态评估对压疮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既节省资源,又提高了预防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12-2009-12住院的120例高位截瘫患者采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对皮肤情况进行监控、进行前瞻性会诊、给予皮肤护理和制订压疮个体化预防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20例高位截瘫合并压疮患者运用压疮高危评价量表进行评估,其中〉18分的51例,13~18(包括18)分的48例,≤13分的21例。发生Ⅱ压疮18例,痊愈出院。Ⅲ压疮7例好转出院。结论对高位截瘫患者及时评估并填报压疮高危评价量表,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肝癌切除术28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肺部感染56例(1.9%),其中53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合并肝肾功能衰竭死亡。术后肺部感染组男性、老年、术前伴慢性心肺疾患和糖尿病史、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多、手术操作时间长、行右半肝或右肝部分切除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结论:老年、男性、长期吸烟、术前伴慢性心肺疾患和糖尿病史、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多、手术操作时间长、行右半肝或右肝部分切除者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措施,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病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PCR法快速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为基础的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细菌通用引物PCR法检测SAP患者的胰周渗液,并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收集17例SAP胰周渗液标本45份,其中17份来自细针穿刺(FNA),28份为术中标本。常规培养结果阳性38份,共10例;细菌PCR法检测阳性36份,共9例。10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感染,并行手术治疗。与最终结果比较,PCR、培养诊断胰腺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100%(10/10),特异性均为100%(7/7)。两者耗时分别为5 h3、d。结论:PCR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SAP早期合并细菌感染,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兴清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13-2415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在二级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患者165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脑血栓史,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n=57),氯吡格雷组(n=54)和阿司匹林组(n=54),比较三种药物在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作用。结果总危险事件统计华法林组24例(42.1%),氯吡格雷组40例(74.1%),阿司匹林组50例(92.6%),华法林组能显著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P< 0.05);三组脑栓塞复发率和后循环缺血发生率大小比较均为: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 >华法林组,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阿司匹林治疗组比较,华法林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三组间在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华法林能显著降低总危险事件发生率,在无禁忌证时,对高龄高危脑栓塞患者应首选华法林,若有禁忌证则考虑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7.
暴发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家峰  孙家邦  朱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0):1366-1369
[目的]分析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特点,探讨FAP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发病72 h在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有病人均在ICU行监护及最大限度的加强治疗.FAP为发病72 h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SAP,比较56例FAP(FAP组)与153例72 h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SAP(SAP组)的临床特点.[结果]FAP组死亡率、低氧血症、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53.6% vs 2.6%;85.71% vs 22.88%;17.86% vs 6.54%;78.6% vs 9.15%).[结论]FAP表现为MODS发生率高、早期发生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ACS)、高APACHE-Ⅱ评分和高死亡率.监护重要脏器功能、适当补充血容量、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缓解ACS等可能有益于F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肝病合并真菌感染73例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了肝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SFI)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调查与分析73例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2岁,治疗中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患者白细胞减少、疾病程度严重、侵袭性诊疗操作等为易感因素,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37.0%。结论:警惕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肝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做好护理工作,对于综合预防肝病患者并发SFI、改进预后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司匹林三联征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三联征的诊治及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该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和保守治疗16例(70%)均临床治愈,单纯保守治疗7例(30%)好转。结论:阿司匹林三联征一般症状较重,单纯手术治疗不能取得长期较好的疗效,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方案有助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比56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变化,寻找与ALI的相关因素,比较相关因素的Murray值。结果:年龄、血糖、CT评分及感染均与ALI相关(P〈0.05),年龄、血糖、CT评分的分组Murray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55岁、血糖〉11mmol/L、CT分值〉7以及感染是SAP合并AL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