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张蕊  李平  韩灵芝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1-752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肌张力障碍(DT)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总结了对86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时的术中护理配合,重点为指导患者在术中根据不同毁损靶点的要求配合手术;在静脉麻醉期间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在停用静脉麻醉剂期间及时调整体位,根据患者姿势适当约束四肢.本组术中未发生意外,配合良好,症状改善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氏病262例手术前后护理及手术中配合进行总结,强调术前术后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环境器械物品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因素。结果表明:经过手术治疗后病人疗效显著,护理配合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手术方法,以提高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年来行颈前路及后路手术的32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3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11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5例。采用JOA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改善率分别为81.4%,83.3%,77.2%。【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改善率。  相似文献   

4.
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64例中20例治愈出院,33例好转出院,有效率82.8%,3例无变化,3例恶化而放弃,5例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后配合以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1.5T核磁共振结合立体定向规划系统定位,对32例药物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同期双侧脑内多靶点射频热凝毁损术。【结果】32例患者术后4周随访: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无效4例,加重。例。有效率87.5%。远期随访(12~48个月):恢复3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无效4例,失访1例,加重1例,有效率81.25%。术后早期有高热,尿失禁,局灶性脑出血等一过性并发症,无远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药物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心理护理调动患者配合手术的积极性;术中熟练地配合操作,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术后特别注意泪道冲洗操作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鼻泪道阻塞95例(101眼),疏通率为100%,术后随访3~10个月,2眼无效,3眼有效,96眼治愈,治愈率为95.05%。【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配合积极的临床护理是目前治疗鼻泪道阻塞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秀珍  沈钺 《天津护理》2011,19(5):274-275
总结15例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切除脑运动皮层区病变治疗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护理。术前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术后加强对癫痫发作的监测和护理、安全护理,出院时指导正确用药,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术后不良反应,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精神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不良反应观察表,对503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原因。结果立体定向术后不良反应有17种表现,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睡眠过多(65.61%)、定向障碍(48.71%)、缄默(32.80%)、头痛/头晕(32.41%)及尿失禁(29.62%)。结论不良反应观察表的应用可使立体定向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更加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脑肿瘤活检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肿瘤活检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总结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30例脑肿瘤患者在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3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无感染的发生,立体定向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合理地使月立体定向仪器,熟练的手术配合是取得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耳鼻喉科收治45例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4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进行了追踪随访,患者耳流脓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或者消失、听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护理人员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并且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做好术后健康宣教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健康指导等,以确保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术中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分析应用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52例手术配合资料。【结果1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4d痊愈出院。【结论】进行术前访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熟悉手术细节,术中加强监测,重视对仪器的功能检测及保养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总结144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备齐术中所需器械和设备,并处于工作状态,熟练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饮食护理、各种管道和疼痛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方法局麻下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28例帕金森病病人中,显效22例,有效6例。病人肢体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术后明显改善,6例发生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不仅定位精确,毁损灶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加强手术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小琼  许琼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402-1403
【目的】提高对早产低体重儿手术中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13例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低体重儿需手术的患儿,采取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配合术者,准确给予和记录输入液量和药量,加强呼吸循环管理,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护理措施。【结果】术中护理配合密切无误,患儿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无一例术中意外,10例痊愈,3例术后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做好患儿呼吸、循环管理,重视体温护理为重点的综合措施是早产低体重儿手术护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岑俏丹  林惠  梁喜芳  许惠明 《全科护理》2012,10(19):1777-1778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8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计划疗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24个月,经复查CT、核磁共振成像(MRI)、食管造影或随访共176例,癌肿完全消失45例,明显缩小或部分缩小111例,无变化9例,复发11例,吞咽困难、疼痛、咳嗽等症状改善率为94.5%。[结论]加强食管癌病人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全面检索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及CBMdise,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70例患者预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论文无发表偏倚,且具有高度同质性(P=0.73、0.72,I^2=0%)。小骨窗手术组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组比较,患者远期恢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抽吸组近期死亡率低于小骨窗组,而远期死亡率高于小骨窗组。【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及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有效,二者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恢复无差异,中长期效果更倾向于小骨窗组取得较低死亡率,而短期效果更倾向于立体定向组取得较低的死亡率。但尚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采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冷冻摘除眼眶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经结膜人路冷冻摘除眼眶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医护配合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通过手术和精心的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能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精心的实施专科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0例帕金森病患进行苍白球定向毁损术治疗,在实施围术期护理时,充分估计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结合病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结果 通过实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30例患术中震颤完全消失或肌僵直完全解除12例(40%),震颤基本消失或肌僵直明显缓解17例(56、7%),无效1例(3.3%),手术有效率达97%。手术后出现手术对侧肢体暂时性肌无力1例(3.3%),经检查示针道有轻度水肿灶,经脱水及激素治疗后恢复。结论 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教育与患术中是否能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及整体指导对患树立自信,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PD)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微电极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进行术中靶点监测,对375例PD病人的苍白球和(或)丘脑腹外侧核进行射频毁损术治疗。结果手术效果优良,原有症状术后改善率91%。结论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是目前治疗PD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