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后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和小肠肠肌丛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动力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6只6~8周龄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35±5)g。重型颅脑损伤组(n=18)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小鼠SHI模型,假伤对照组(n=18)只开颅骨不致颅脑伤。于伤后1、3、7 d取材检测离体末端回肠平滑肌肌条运动的模式、幅度、频率及末端回肠ICC数量变化。结果①SHI后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的幅度1 d[(0.16±0.04)gvs(0.31±0.05)g]、3 d[(0.16±0.04)gvs(0.23±0.06)g]、7 d[(0.22±0.07)gvs(0.27±0.05)g]均显著低于假伤对照组(P<0.05);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的频率1 d[(30.23±3.71)min-1vs(34.55±1.99)min-1]、7 d[(30.34±4.56)min-1vs(33.10±0.81)min-1]显著低于假伤对照组(P<0.05),2组3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6±4.64)min-1vs(33.39±2.17)min-1,P>0.05];肌条运动模式紊乱、不规律。②SHI后各时相点ICC细胞数量较假伤对照组显著减少[1 d:(189±41)/mm2vs(303±10)/mm2;3 d:(156±39)/mm2vs(305±9)/mm2;7 d:(215±28)/mm2vs(325±42)/mm2;P<0.05],网络明显受损变稀薄。结论小鼠SHI后存在严重的小肠ICC受损,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紊乱,从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索飞  高英丽  方欢  朱京慈 《重庆医学》2013,42(13):1486-1489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对重型颅脑损伤(SHI)小鼠小肠肠神经系统(ENS)内乙酰胆酯酶(A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C57小鼠SHI模型72只,分为创伤组和假伤组,创伤组和假伤组均分别灌胃LA和MRS培养基,每组每种灌胃剂18只。于1、3、7d3个时相点取小鼠回肠末端,制作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采用AchE免疫荧光和NADPH-d组化染色观察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密度和染色情况。结果创伤组灌胃不同药品成分1d后其AchE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余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A灌胃中,创伤与假伤组在伤后3dAchE阳性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7d后创伤组灌胃LA后细胞恢复到稳定水平,与相同时相点假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结论小鼠SHI后存在肠神经递质AchE和NOS的改变,LA对SHI后受损的AchE和NOS阳性细胞有显著的保护和修复作用,能有效改善SHI后肠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小鼠离体回肠和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酶C(PLC)/三磷酸肌醇(IP3)信号通路在BDNF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回肠、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平滑肌纵肌条,观察不同浓度BDNF(1×10-8、1×10-7mol/L)对小鼠离体肠道肌条收缩活性的影响,并分别观察TrkB抗体、新霉素及肝素3种TrkB-PLC/IP3信号通路阻滞剂孵育肌条后,BDNF对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BDNF(1×10-8、1×10-7mol/L)对小鼠回肠和结肠平滑肌离体肌条的收缩具有明显的兴奋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肌体的收缩振幅增加(P<0.05)。TrkB抗体、新霉素及肝素明显减弱BDNF(1×10-7mol/L)对肌条收缩的兴奋作用,其张力效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NF可兴奋小鼠肠道平滑肌肌条的收缩活动,TrkB-PLC/IP3信号通路在BDNF影响肠动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针刺、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超微结构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艾灸组,除了正常组的其他3组建立FD大鼠模型,电针组和艾灸组各予以电针、艾灸干预足三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肠ICC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胃、肠Cx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胃、肠ICC的超微结构损伤,胞质内的细胞器较少,粗面内质网可见脱颗粒,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减少,胃、肠Cx4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电针组、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胃、肠ICC的超微结构显著改善,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著增多,胃、肠Cx4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电针组与艾灸组相互比较,大鼠胃、肠ICC的超微结构未见显著差别,胃、肠Cx4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足三里均可修复FD大鼠胃、肠ICC的超微结构,增加其Cx43的表达,且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优异性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伴与不伴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左、右心房肌细胞Cx40、Cx43的表达 ,探讨房颤与Cx40、Cx43之间的关系。方法  3 1例换瓣病人分为 3组 :①实验Ⅰ组 ( 11例 )为阵发性房颤或房颤持续时间≤ 6个月 ;②实验Ⅱ组 ( 12例 )为房颤持续时间均 >6个月 ;③对照组 ( 8例 )为窦性心律。手术中分别切取左、右心耳处心房肌组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左、右心房肌Cx40、Cx43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每例患者左、右心房肌以及每组中左、右心房肌Cx40、Cx43表达量均值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 ,Cx40表达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实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降低更加明显 (P <0 0 1)。③Cx43的表达量在 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④实验组Cx40阳性染色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且分布紊乱 (除细胞头尾部外 ,细胞侧面染色增多 )。⑤ 3组间Cx43阳性染色的分布无明显差别。结论 ①左、右心房肌Cx40、Cx43的表达与分布均无显著差异。②有房颤者心房肌Cx40表达量下调及分布不均可能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连接蛋白(Cx)40、45在Cx43基因敲除小鼠胚胎心脏的时空表达.方法 选取Cx43基因敲除胎鼠,通过PCR方法鉴定其基因型,以Cx43基因敲除胎鼠纯合子作为研究对象,野生型为对照组,获取胎龄10.5、11.5、12.5、13.5、14.5、15.5 d纯合子及野生型各2只胎鼠,免疫组化检测Cx40、Cx45在心脏各部位的表达,SCIM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野生型小鼠心室原始小梁网在胎龄10.5 d就已经有Cx40表达(A值为8.6),随后在心房、心室、小梁网、房室间隔和主、肺动脉壁表达逐日增加,胎龄14.5 d在心室部位达到高峰(A值为94.8),然后逐渐减少;Cx43基因敲除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Cx40在各部位的时空表达趋势与野生型相似,胎龄10.5 d在肌小梁A值为7.9,胎龄14.5 d心室部位为75.8.纯合基因敲除型胎鼠Cx40的表达量明显弱于野生型.(2)野生型小鼠肌小梁部在胎龄10.5 d出现Cx45的表达(A值为20.0),随后在房室各部位相继表达,胎龄12.5 d在心房部位达到高峰(A值为49.6),然后表达逐渐减少;Cx43基因敲除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Cx45在各部位的时空表达趋势与野生型相似,胎龄10.5 d在肌小梁A值为17.8,胎龄12.5 d心房部位为31.5.纯合基因敲除型胎鼠Cx45的表达量明显弱于野生型.结论 Cx40和Cx45在Cx43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胎龄10.5~15.5 d这一心脏分隔、瓣膜发育的关键时期表达异常,可能与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的异常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陈皮提取物对在体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及对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陈皮提取物高剂量(10mL/kg)、中剂量(5mL/kg)、低剂量(2.5mL/kg)及空白对照(蒸馏水)4个组,每组12只,以胃肠内标记物墨汁在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及肠推进比为指标,观察提取物对在体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以家兔回肠平滑肌肌条的张力和频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浓度的陈皮提取物作用于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观察提取物对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陈皮提取物在2.5、5、10mL/kg剂量下都能够提高小鼠胃排空率和促进小肠的推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在离体条件下,陈皮提取物在0.1g/L时能显著降低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张力和收缩频率;在0.05g/L时也可明显降低平滑肌张力;在0.025g/L时,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张力、收缩频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陈皮提取物对在体动物胃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对离体肠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可能由胆碱能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修饰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romal cells,hUCBDSCs)体外对L615小鼠白血病细胞株凋亡以及在体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通过Cx43过表达腺病毒(Ad-Cx43-GFP)上调hUCBDSCs中Cx43表达,体外构建L615+Cx43+hUCBDSCs共培养模型,检测其对L615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L615细胞低瘤负荷的MRD小鼠模型,分为骨髓(bone marrow,BM)移植组和Cx43+hUCBDSCs+ BM移植组进行移植,以正常L615小鼠作为对照,检测移植后外周血象、骨髓涂片、组织病理及骨髓Cx43表达变化等.结果 Ad-Cx43-GFP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hUCBDSCs中Cx43表达.L615+Cx43+hUCBDSCs移植组L615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93±1.24)% vs(3.53±0.13)%,P<0.01].对MRD小鼠移植后,Cx43+hUCBDSCs+BM移植组外周血WBC和PLT恢复更快,17d时接近正常水平,而BM移植组外周血WBC和PLT恢复延迟,17 d时低于正常水平;17 d时,Cx43+hUCBDSCs+BM移植组骨髓涂片原始细胞比例较BM移植组显著降低[(7.67±1.25)% vs (56.33±1.25)%,P<0.01];与BM移植组比较,Cx43+hUCBDSCs+BM移植组肝、脾、骨髓的白血病浸润程度较低,同时骨髓中Cx43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上调hUCBDSCs中Cx43表达能在体外促进L615细胞凋亡,Cx43+hUCBDSCs+BM联合移植能够促进MRD小鼠外周血WBC和PLT恢复,阻抑MRD小鼠移植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多柔比星腹腔注射建立DCM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法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模型对照组,卡维地洛组应用卡维地洛加双蒸馏水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定量的双蒸馏水灌胃,三组均1次/d,灌胃4周。12周末超声测量各组大鼠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x43 mRNA,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x43分布。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大鼠心肌Cx43mRNA、Cx43平均灰度值、LVEF及均明显增高,卡维地洛组较模型对照组心肌Cx43的分布紊乱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DCM大鼠心肌Cx43表达和分布,并能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干预制备豚鼠耳蜗螺旋动脉(SMA)平滑肌细胞衰老模型,分析连接蛋白43(Cx43)与衰老相关蛋白P16和P2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Cx43在细胞衰老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方法  用贴壁法培养豚鼠SMA平滑肌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标记物。实验分对照组、D-gal组和D-gal+缝隙连接激动剂AAP10干预组(AAP10组)。CCK-8检测各组平滑肌细胞活性,确定D-gal干预浓度及时间;qRT-PCR检测各组Cx4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x43、P16和P21的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P16、P21的表达分布情况。  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CCK-8检测结果显示D-gal最佳干预浓度为30 mg/mL,干预时间为48 h;qRT-PCR检测发现D-gal组平滑肌细胞上Cx43 mRN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AAP10组较D-gal组细胞Cx43 mRNA水平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D-gal组平滑肌细胞上Cx4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P16和P2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AAP10组较D-gal组细胞Cx43蛋白表达上调(P<0.01),P16、P21蛋白表达下调(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16和P2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上,P16和P21蛋白在D-gal组较对照组细胞荧光强度升高,AAP10组较D-gal组荧光强度下降(P<0.01)。  结论  上调Cx43的表达可以逆转D-gal诱导的SMA上衰老相关蛋白P16和P21的表达异常。提示Cx43可能参与细胞衰老过程,为延缓细胞衰老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上调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海口市中医院妇产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因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的40例正常子宫肌组织作为正常组.观察组于术前5 d开始予以米非司酮25 mg,2次/d,口服,连续服用5 d,停药后立即行手术治疗.正常组与对照组在确诊后立即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受检者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肌组织中EGF及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对照组在增生期子宫肌瘤组织的EGF mRNA为(0.31±0.27),与正常组增生期的(0.27±0.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在分泌期子宫肌瘤组织的EGF mRNA为(1.45±0.43),与正常组分泌期的(0.53±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在增生期子宫肌瘤组织的EGF mRNA为(0.26±0.11),与对照组增生期的(0.31±0.27)、正常组增生期的(0.27±0.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分泌期子宫肌瘤组织中EGF mRNA为(0.54±0.23),与对照组分泌期的(1.45±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增生期子宫肌瘤内Cx43蛋白表达与分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者增生期子宫肌内Cx43蛋白表达与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增生期子宫肌瘤Cx4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泌期观察组子宫肌瘤内Cx4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能够明显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M3受体(M3R)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脑心综合征(CCS)模型大鼠心室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脑缺血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CCS模型,监测心电图;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室肌中M3R和Cx4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发生心律失常之前的QT间期显著延长(P<0.01)。电镜结果显示,CCS模型组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及桥粒和缝隙连接的结构与分布均发生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CS模型2 h组M3R和Cx4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CCS模型24 h组M3R和Cx43表达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3R表达降低可能是CCS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是通过Cx43表达及分布异常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酒精中毒及葛根素预处理后的小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形态、数量以及C-kit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葛根素对酒精中毒小鼠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慢性酒精中毒组和葛根素预处理组,每组8只。慢性酒精中毒组和葛根素预处理组小鼠建立慢性酒精中毒动物模型。通过测量印度墨汁推进长度测定肠道传输速率,应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ICC分布、数量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C-kit蛋白的表达。结果:葛根素预处理组肠道传输速率较慢性酒精中毒组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盐水对照组(P<0.05);葛根素预处理组结肠内ICC的数量较慢性酒精中毒组增多(P<0.05),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慢性酒精中毒组小鼠结肠ICC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线粒体等细胞器明显减少,葛根素预处理组小鼠结肠ICC的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线粒体等细胞器明显增加;葛根素预处理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酒精中毒组(P<0.05),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干预对酒精造成的Cajal间质细胞数量、超微结构及C-kit表达的改变有一定的修复或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玻璃化冻存不同阶段给予小鼠卵巢组织促卵泡刺激素(FSH)干预,观察FSH对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从而寻找最佳的FSH干预途径。方法将4周龄C57BL/6J小鼠卵巢组织分为新鲜对照组(CG)、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0.3 IU/mL FSH干预玻璃化冻存组,包括全程添加FSH组(OG-FSH)、冻存前添加FSH组(FG-FSH)以及冻存后添加FSH组(LG-FSH)。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观察并分析各组卵巢组织Cx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卵泡百分比为玻璃化冻存数量最低,全称FSH干预玻璃化冻存组最高(P<0.05),全程添加FSH组(OG-FSH)最高,而其他组间正常卵泡百分比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Cx43蛋白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全程添加FSH组(OG-FSH)、冻存前添加FSH组(FG-FSH)、冻存后添加FSH组(LG-FSH)、新鲜对照组(CG)、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冻存全程添加FSH更有利于卵巢组织形态结构的保持以及Cx4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后尿动力学,逼尿肌兴奋性改变和Connexin43(Cx43)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52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骶上脊髓损伤(DH)组、骶下脊髓损伤(DA)组。采用脊横断法制备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四周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离体逼尿肌肌条兴奋性检测,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x43表达情况。结果 DH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DA组明显升高,DA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DH组膀胱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频率较对照组、DH组明显增高,DA组膀胱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DH组Cx43表达较对照组、DA组明显升高,DA组Cx4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DH组为逼尿肌反射亢进,DA组为逼尿肌反射无力,逼尿肌反射亢进与逼尿肌收缩频率与幅度增高有关,膀胱逼尿肌Cx43表达增高可能是逼尿肌反射亢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茎包埋对阴茎海绵体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隐匿阴茎大鼠模型获得实验标本,分2月组、4月组,每组25只大鼠,各阶段又分包埋组(15只),正常组(10只),光镜下观察海绵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2月包埋组与2月正常组相比Cx4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吸光度值0.30±0.04比0.34±0.11,P>0.05),包埋4月组光镜下见大鼠阴茎海绵体大量间质组织增生,海绵窦狭窄,免疫组化观察包埋4月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Cx43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正常4月组吸光度值0.38±0.06;包埋4月组0.18±0.03,P<0.05)。结论:随着包埋时间的延长,阴茎包埋导致海绵体形态结构上的病理改变、Cx43表达减少,可能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LIF/Stat3信号通路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mESCs形成拟胚体(EBs)进行心肌分化.在野生型mESCs形成EBs的过程中加入Janus激酶(JAK)抑制剂以抑制LIF/Stat3信号通路(JAKi组).而在融合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Stat3的Stat3ER细胞株进行分化过程中添加4-羟基他莫西酚(4HT)以激活LIF/Stat3信号通路 (4HT组).用qRT-PCR检测心脏特异转录因子NKX25、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和连接蛋白43(Cx43)以及mESCs自我更新基因oct4、nanog和Stat3下游基因socs3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和免疫荧光染色法验证α-MHC和Cx43的相对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自发搏动的EBs中出现α-MHC和Cx43的荧光,表明心肌细胞分化成功.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NKX2.5、α-MHC和Cx43的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至第15天时最为明显,且JAKi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高于4HT组(P<0.01).而nanog、oct4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JAKi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4HT组高于其对照组(P<0.05).Socs3的表达量在JAKi组一直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在4HT组表达较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第15天的Cx43和α-MHC蛋白表达量J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HT组低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 抑制LIF/Stat3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激活LIF/Stat3信号通路抑制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对小鼠肠推进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及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药后测定小肠中阿拉伯胶活性炭粉混合物的推进距离并计算小肠炭末推进比;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以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在含钙及无钙营养液中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影响,同时观察硝苯地平对牛磺酸的拮抗作用.结果:低、中剂量牛磺酸可增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和P<0.01),而高剂量则抑制小鼠小肠运动功能(P<0.05).低、中剂量牛磺酸均可使正常及无钙K-H营养液中肠管的收缩幅度增加(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可完全阻断其作用(P<0.01).高剂量组则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蠕动频率下降(P<0.01).结论:牛磺酸具有增强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牛磺酸则产生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中,应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选择性抑制剂模拟肽Gap27能否改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以及对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OHDA组与6-OHDA+Gap27组,每组6只,进行双侧黑质脑立体定位注射。对照组注射抗坏血酸盐溶液,6-OHDA组注射6-OHDA溶液,6-OHDA+Gap27组注射6-OHDA和Gap27混合溶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多巴胺神经元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染色检测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Cx4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x43蛋白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中脑Cx43蛋白及Cx43的第368位点丝氨酸磷酸化(Cx43 phosphorylation at serine 368,Cx43-ps368)蛋白含量。结果: 注射6-OHDA后,小鼠出现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6-OHDA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降为对照组的27.7%±0.02%(P < 0.01),模拟肽Gap27的使用减少了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数量,6-OHDA+Gap27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为6-OHDA组的(1.64±0.16)倍(P < 0.05);此外,6-OHDA引起Cx43蛋白含量增加,Cx43-ps368蛋白含量降低。Gap27减弱了6-OHDA引起的Cx43蛋白与Cx43-ps368蛋白含量变化,6-OHDA组中脑总Cx43蛋白含量为6-OHDA+Gap27组的(1.44±0.07)倍(P < 0.05),为对照组的(1.68±0.07)倍(P < 0.01),且6-OHDA组Cx43-ps368蛋白含量及占总Cx43蛋白比例显著低于6-OHDA+Gap27组(P<0.05)。结论: 模拟肽Gap27在6-OHDA诱导的小鼠模型中可减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6-OHDA引起的Cx43蛋白过表达对多巴胺神经元可能存在神经毒性,而降低Cx43蛋白水平及维持Cx43-ps368蛋白水平可能是Gap27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兔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心肌梗死后人重组脑利钠肽(recombinan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干预组(rh BNP组)。rh BNP组自术后即刻给予rh BNP(0.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MI组、Sham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入。术后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电生理实验;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显微镜技术检测Cx4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MI组较Sham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P<0.01),rh BNP组较MI组LVEF提高(P<0.05)。MI组较Sham组QT离散度明显延长(P<0.01),rh BNP干预后QT离散度缩短(P<0.05)。Sham组的Cx43荧光斑分布较均匀,MI组梗死灶周Cx43的数量较Sham组明显减少,且分布紊乱,rh BNP组梗死灶周Cx43数量增加,不均一分布的程度减轻。结论脑利钠肽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Cx43的重构,这可能是脑利钠肽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