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例发生于左腋下部位的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患者女,35岁。4年前发现左腋下棕黑色斑疹,缓慢增大,偶有痒感。皮肤科检查:左侧腋窝不规则棕黑色斑疹,局部皮肤轻度浸润感,表面稍粗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棘层内可见散在和成巢分布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透亮,部分细胞核深染,未突破基底膜。肿瘤细胞之间的角质形成细胞内含较多色素。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显示细胞角蛋白(CK)7(+)、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CK20(-)、S-100蛋白(-)、melan-A(-)及sox-10(-)。诊断: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治疗:手术扩大切除皮损,随访至今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7例Paget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其中乳房Paget病17例,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4.2岁,平均病程19.6个月;乳房外Paget病30例(男28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68.2岁;平均病程61.96个月。皮损均表现为界清的红斑,表面有渗出、糜烂和结痂。皮损组织病理可见典型的散在或成巢分布的Paget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K7、CEA、CKpan。45例患者早期误诊为"湿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81岁。会阴部反复起红斑、糜烂伴瘙痒12年,加重3天。组织病理示表皮内可见弥漫呈巢状或散在分布的Paget细胞,细胞大,胞质丰富而淡染,呈空泡状,核大深染,核周有空晕。诊断为乳房外Paget病。  相似文献   

4.
乳房Paget病(MPD)和乳房外Paget病(EPD)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皮损特征常为红斑、浸润或溃疡等湿疹样表现。该文针对某些相关蛋白在MPD、EPD中的表达,及其对MPD和EPD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来源和预后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左乳头黑斑2个月。2个月前发现左乳头一黄豆大黑褐色斑片,无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大,遂来诊。既往体健,家族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无类似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左乳头一黄豆大黑褐色斑片,中央色浅,边缘黑褐色,无破溃、糜烂、渗出(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可见多个体积较大、胞浆淡染的肿瘤细胞散在或成巢状排列,细胞核大,部分细胞内见细小的黑素颗粒(图2)。免疫组化:表皮内肿瘤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乳房外Paget病(EMPD)并发尖锐湿疣(CA)。患者男,72岁。阴茎、阴囊浸润性红斑伴瘙痒4年,1个月前阴茎、阴囊、龟头及包皮出现多个疣状赘生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阴茎根部皮损)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表皮内有不等量的Paget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无细胞间桥,胞质丰富,淡染,细胞核较大,伴慢性炎症;(阴茎赘生物)鳞状上皮呈乳头样增生伴挖空样细胞。免疫组化示:CK7(+)、CerbB2(+)、CK5/6(+)、P53(+)、Ki-67约20%(+)、CK20(-)、s-100蛋白(-)及HMB45(-)。诊断:EMPD并发CA。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伴大汗腺分化的乳房外Paget病.患者女,73岁.外阴皮肤增生性斑块伴瘙痒1年.体格检查:右侧大阴唇外侧一增厚的斑块,中央可见3 cm×2 cm鲜红色增生物.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全层可见散在的Paget细胞和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团块,团块多处形成腺腔样结构.压迫周围的基底细胞呈Paget样现象,并可见顶浆分泌.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角蛋白(CK)7(+++);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巨囊性病的液状蛋白(CCDFP)-15染色呈局灶性染色阳性.诊断为伴大汗腺分化的乳房外Paget病.治疗外科切除后给予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  相似文献   

8.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 ,男性阴囊为乳房外Paget病好发部位之一 ,临床常首先表现为湿疹样皮损 ,在确诊之前 ,常有不同程度的误诊 ,现将 6例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998年~ 2 0 0 0年间 ,就诊我科 ,临床及病理诊断为阴囊Paget病 ,又被戈矶山医院或医科院皮研所病理确诊的 6例患者 ,发病年龄为 48~ 67岁 ,平均 5 5 .79± 6.0 3岁 ,干部 3例 ,工人、农民、饲养员各 1例。其中 1例术后 6个月复发。在阴囊的不同部位 ,首先表现为小丘疹、斑疹 ,3例无自觉症状 ,3例仅轻度瘙痒。均有不同程度的渗出 ,按湿疹处理 ,可以好转…  相似文献   

9.
报告2例并发乳腺癌的乳房Paget病.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临床上均表现为左侧乳头及乳晕红斑、糜烂及结痂等湿疹样损害.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有大的、空泡化的、成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例1)癌胚抗原(CEA)(+)、角蛋白(CK)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0065)(+)、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灶性(+)、雌激素受体(ER)(-)、HMB45(-)、P53(+);(例2)CK7(+)、GCDFP-15灶性(+)、P53(+)、ER(+).乳腺癌术后组织病理:(例1)乳腺导管内癌(高级别,多灶),伴乳头皮肤Paget病,皮肤切缘净,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细胞增殖抗原(Ki)-67(约10%+)、P53(约85%+)、导管壁肌上皮(P63)(+)、拓扑异构酶2(TOPOⅡ)<1%(+);(例2)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化)伴乳腺皮肤Paget病,脉管内可见癌栓,淋巴结可见癌转移(腋窝淋巴结22/2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1(+)、CerbB-2(0041)(+)、E-cadherin(+)、ER(约20%中度+)、Ki-67(<5%+)、P53(50%~60%+)、TOPOⅡ(约1%+)、P120(膜+).  相似文献   

10.
乳房外Paget病(EMPD)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皮损与乳房Paget病相似,是发生于人体顶泌汗腺分布部位的皮肤恶性肿瘤.EMPD最好发生于阴囊、阴茎、大小阴唇和阴道,少数见于肛周、会阴或腋窝甚至眼睑、外耳道等处1-3.但是原发于腹股沟并累及非顶泌汗腺部位皮肤者少见4,现将我科所见1例腹股沟乳房外Paget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