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养阴生肌喷剂的最佳处方配比。方法:以药粉的休止角、喷出药量及口感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喷剂处方的最佳配比。结果:本制剂处方最佳配比为二氧化硅2%,阿斯巴甜1%及药粉细度100目筛。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芪丹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和溶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和乳糖1∶1.5配比,用5%PVP的90%乙醇液为粘合剂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杜群  郭倩 《现代中医药》2010,30(1):62-63,M0003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复方益肝灵软胶囊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压制法,从内容物的制备,分散介质的选择,药物含水量的考察,药物内容物的稳定性和重新分散性考察,确定了药粉与基质的比例;选择了软胶囊壳的最佳组成处方,湿丸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药粉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复方益肝灵粉∶聚乙二醇400∶甘油=1.2:2:0.2;软胶囊壳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2:1:2,溶胶温度定为70℃;采用R JNJ-2型压丸机,压制好的胶丸,在温度35℃,相对湿度为30%左右的条件下干燥6~8小时。结论本方法制备的复方益肝灵软胶囊工艺是可行的,稳定的,工艺参数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跌打止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巴布剂基质中组分在跌打止痛巴布剂处方中的百分配比(%)作为变量,评价指标黏着力、持黏力作为应变量,进行实验设计。结果:最佳配方为:浸膏:药粉:聚丙烯酸钠:甘羟铝:柠檬酸:甘油:聚维酮K30为3.5∶5.5∶7∶0.3∶0.2∶30∶5的比例,膏体含水为49.5%。结论:跌打止痛巴布剂配方合理,具有良好的黏贴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平胃泡腾片的处方配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配比、原料药、聚乙二醇6000及甜蜜素用量对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pH值的影响.结果:平胃泡腾片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柠檬酸:碳酸氢钠=0.70:1,中药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和甜蜜素用量分别为35%、5%和1.0%.结论:处方配比优化后,该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pH值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芫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芫荽口含片成型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考察口含片外观、口感、硬度和崩解时限,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辅料,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辅料配比,从而确定芫荽口含片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优化提取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0,超声提取时间40min;优化处方为:药粉量30%,乳糖-甘露醇用量42%(乳糖∶甘露醇=1∶1),微晶纤维素20%,矫味剂:阿斯巴甜7%,薄荷脑0.25%,聚乙二醇1%。结论:确定了芫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按该处方制备的口含片硬度、崩解时限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富志军  李娟 《中成药》2004,26(12):984-987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复方丹参颗粒剂(丹参等)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及其抗湿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复方丹参提取物中加入1.6倍的糊精,2.6%的CMC-Na,1%的PVP,2.6%的CMS-Na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助悬性、成型性及抗湿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银黄口服液的处方配比及提取物精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为指标对银黄口服液的处方配比、金银花提取物精制方法及精制后与黄芩提取物的最佳比例进行考察。结果与结论: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现行银黄口服液标准中金银花提取物与黄芩提取物的处方配比量的有待改进,金银花提取物可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精制,其与黄芩提取物的最佳配比为现行标准的5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制备关节炎中药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指标(包括感官、初黏性、剥离强度),重点考察高岭土(A)、药粉(B)、甘油(C)与中药浸膏(D)对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A2B1C1D2。结论:以高岭土∶药粉∶甘油∶浸膏=0.4∶0.2∶0.05∶0.5的处方配比所制的贴剂黏度好,贴敷感觉好,成型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种实验设计方法在元胡止痛分散片处方优化中的优势。方法:以崩解时间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混料设计、中心组合设计、正交设计对元胡止痛分散片处方中药粉、填充剂、崩解剂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经处方优化的分散片均符合制剂要求,且3种实验方法各有优点,但混料设计更为适宜处方配比的优化。结论:混料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分散片工艺处方优化的试验次数,而且其结果直观、可靠,值得在中药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十味益脾颗粒最佳口味配方。方法:采用添加甜味剂和香精法优化十味益脾颗粒口味,运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不同矫味配方效果,确定最佳配方。结果:阿司帕坦和甜橙香精配合应用对十味益脾颗粒的矫味效果最好,矫味配方为每千克十味益脾颗粒中含阿司帕坦10.0g和甜橙香精5.0g。结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可用于十味益脾颗粒矫味配方筛选。本实验得到的矫味配方可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防治手足口病卫气同病证的中药处方最佳配伍。方法:实验通过对新疆地产药材通过临床初步筛选后确立初步处方,以临床治愈标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其组方,并将优化所得处方于初步处方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应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方中中药的最佳配伍为新贝母3g,鱼腥草4g,白鲜皮5g,金银花4g,连翘4g,黄芩5g,前胡5g,荆芥3g,紫草5g,牡丹皮5g,大青叶4g,蒲公英8g,青蒿5g,此最佳配伍组合临床疗效较初步处方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应用正交设计与药效学验证试验相结合确定复方药物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得处方各味药物配伍关系存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用药方案(方案A: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静脉给药后改为联合服用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剂和热淋清颗粒(规格:4g×8袋,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203)。其中,乳酸左氧氟沙星片,0.2g,口服,每日2次,连续7日;热淋清颗粒,8g,开水冲服,每日3次,连续7日。方案B: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0.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静脉给药后改为联合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和热淋清颗粒。其中,阿奇霉素分散片,0.2g,每日1次,口服3天,停1天,再口服3天;热淋清颗粒,8g,开水冲服,每日3次,连续7日。)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最佳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由航空总医院泌尿外科完成,统计共48例急性下尿路感染门诊病例的症状积分,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各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本研究采用成本/疗效指数(C/EI)比较,不仅能得到与传统的成本/效果(C/E)比较同样的结果排序,而且还可以得到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下尿路感染的诸方案中,方案A的总成本为403.25元,总有效率为96.0%,成本/效果比为4.38,成本/疗效指数比为440.47±68.11;方案B的总成本为523.81元,总有效率为86.9%,成本/效果比为5.46,成本/疗效指数比为585.80±129.36。因此,方案A具有更高的有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效果比和成本/疗效指数比。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下尿路感染,给药方案A具有较佳的成本-效果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复方板蓝根口服液的矫味配方,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初步筛选矫味剂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不同甜味剂和芳香剂配伍矫正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口味的效果,确定最佳配方。结果:三氯蔗糖和桔子香精配合应用对复方板蓝根口服液的矫味效果最好,矫味配方为口服液每1 L中加三氯蔗糖1.5 g和桔子香精0.5 g。结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选的矫味配方较原配方(45%蔗糖)能明显改善复方板蓝根口服液的口感,更适宜于儿童服用,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高乌总碱缓释片处方,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高乌总碱缓释片中高乌甲素的累积释放量为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备的缓释片在10 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缓释片的要求,释药机制符合Higuchi方程(Q=0.349 t1/2-0.150 5,r=0.997 2)和Peppas方程(lnQ=0.688 9 lnt-1.595 7,r=0.995 5),表明药物以Fick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方式释放。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缓释效果理想,药物释放机制符合释放动力学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龟鹿二仙胶汤及其拆方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龟鹿二仙胶汤方、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药理血清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建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采用MTT法,筛选出龟鹿二仙胶汤、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作用软骨细胞的最佳药理血清浓度。通过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观察、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增殖指数测定,分析龟鹿二仙胶汤方、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含药血清以及IGF-I对照组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建立了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通过MTT法筛选了龟鹿二仙胶汤及其拆方最佳药效的药理血清。龟鹿二仙胶汤药物血清组、IGF-I对照组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其余各拆方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药效低于全方组。结论:证实了药物血清的制备与获得应通过实验筛选得出。龟鹿二仙胶汤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全方药效优于拆方各组,体现了中药复方配伍的优越性。深化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软骨细胞增殖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山楂和玉米须为原料,研制具有较佳口感的新型复合保健饮品。方法通过使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玉米须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以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玉米须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为指标,得到玉米须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再通过正交实验和感官评价结合,最终确定山楂玉米须复合保健饮品最佳配方。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须提取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60、提取温度70℃,山楂玉米须复合保健饮品最佳配方为玉米须汁使用量75%、山楂汁使用量5%、蔗糖使用量6%、柠檬酸使用量0.15%,依此配方可制得清香怡人、酸甜可口、具有独特风味的新型复合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止颤颗粒制剂原料物理特性,优选止颤颗粒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用粉体综合测试仪、20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等仪器测定止颤颗粒制剂原料物理特性,以颗粒成型率,脆碎度和外观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为评价方法,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最佳制粒工艺参数。结果:制剂原料休止角较小,黏性较小,压缩度较小;最佳处方组成为84%的浸膏粉, 1%的硬脂酸镁,0.7%三氯蔗糖和0.5%红茶香精,余为糊精;干法制粒最优工艺参数为水平转速30 r·min-1、辊轮转速5 r·min-1、辊轮压力5 Mpa。结论:制剂原料的物理特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干法制粒制剂处方的筛选;所制得的颗粒载药量高,成型率较高,外观好,口感好,优选的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双氯芬酸赖氨酸盐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涛  牟平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7):421-423
 目的:为减轻双氯芬酸钠的刺激性,研制合成氯芬酸赖氨酸盐,以扩大其应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从优化双氯芬酸赖氨酸盐的合成条件;采用四大学谱和元素分析法鉴定其结构;采用兔眼结膜法进行刺激性实验。结果:均匀设计法预测出最佳合成条件,并依此对其优化验证,得率为77.6%(纯度98%以上);产品分子式为C20H25Q4N3Cl2,经UV,IR,MS,1HNMR,13CNMR,DEPT及元素分析确定无疑;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免眼结膜的刺激性明显低于双氯芬酸钠(P<0.01)。结论:双氯芬酸赖氨酸盐的刺激性明显较双氯芬酸钠小,而且合成工艺简单、快速、得率高、无污染,适于推广使用和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