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初明  初正云  王丹丹 《中药材》2007,30(1):63-65
目的:研究复方黄芩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Ⅳ)mRNA复制的抑制作用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表达的诱生作用。方法:以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的小鼠肺炎为模型,采用RT-PCR技术测定小鼠体内流感病毒mRNA和干扰素含量。观察复方黄芩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流感病毒mRNA复制和IFN表达的影响。结果:复方黄芩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流感病毒mRNA表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对干扰素的表达有诱生作用(P>0.05)。结论:复方黄芩提取物具有诱生干扰素、抑制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牛蒡子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牛蒡子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可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牛蒡子提取物在100,50及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且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天山堇菜总黄酮(TFVM)的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TFVM对流感病毒A/FM/1/1947(H1N1)致犬肾细胞(MDCK)病变的影响;设置细胞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阳性药金刚烷胺(AH)对照药组(10 μmol/L),TFVM 100、50、25 μg/mL 3 个浓度组,以H1N1分别感染MDCK和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蛋白2(M2)、非结构蛋白(NS1)蛋白表达,检测THP-1细胞中p65蛋白表达及核转位;鸡血球细胞凝集实验检测TFVM对血凝素(HA)的抑制作用,荧光法检测神经氨酸酶(NA)活性。体内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感染对照组,阳性药达菲(11.375 mg/kg)组,TFVM高、低剂量(0.4、0.2 g/kg)组,以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取小鼠肺组织研磨液接种MDCK细胞,CPE法观察对小鼠肺组织病毒增殖量的影响;qRT-PCR检测M2蛋白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干扰素诱导蛋白10 (IP-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TFVM明显抑制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病变,其IC50为79.1 μg/mL;其100 μg/mL浓度对MDCK和THP-1细胞中流感病毒M2、NS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TFVM还可抑制THP-1细胞内p65蛋白表达及其核转位。TFVM对流感病毒的两个膜蛋白NA和HA功能无明显影响;TFVM以0.2、0.4 g/kg剂量给药可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内病毒载量(P<0.05,P<0.01),并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IP-10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M2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TFVM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2蛋白和NS1蛋白表达而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还可能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内p65蛋白表达及其核转位,从而干预NF-κB信号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清肺注射液经正交设计确定的16组不同配伍制剂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清肺注射液16组不同配伍制剂对流感病毒FM1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同时以利巴韦林和双黄连粉针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清肺注射液的16种不同制剂中第9、13、14、15和16组制剂对流感病毒FM1株具有综合抑制作用,能阻止病毒吸附于狗肾细胞株(MDCK),具有直接杀病毒作用,且具有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的作用。制剂1无抗病毒作用,制剂2~制剂4不能直接杀病毒,其余各组制剂仅在高浓度(2-1~2-2)时抑制病毒。[结论]清肺注射液的第9、13、14、15和16组制剂具有明确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碟子抗呼吸道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细胞内培养和小鼠体内试验观察苦碟子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和活体内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体外试验采用病毒CPE法测定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最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体内试验采用流感病毒致肺炎试验观察肺病变并计算病变率和病变抑制率。结果:苦碟子对呼吸道流感病毒H3N2、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3)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0、32和16。在不同剂量组对3种病毒肺病变抑制率高于双黄连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对呼吸道流感病毒H3N2、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3)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银翘散体内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复制的作用。方法:以甲1型流感病毒FM1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BALB/c小鼠,并用病毒唑及高、中、低剂量银翘散干预相应组别小鼠,观察生存状态及检测肺指数,以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观察病理改变;将鼠肺悬液以空斑减少试验定量检测感染性病毒滴度,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核蛋白(nucleoprotein,NP)表达。结果:银翘散可以减轻全身症状,降低肺指数;减少鼠肺病变范围及肺泡腔渗出物;降低鼠肺病毒滴度及鼠肺流感病毒NP表达量。结论:银翘散有体内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试图揭示该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方法,观测防感煎剂和H1N1型流感病毒之间在不同时间点作用于MDCK细胞所发生的CPE,MTT法定量检测存活细胞数量,以及血凝效价检测。结果:含药血清与病毒同时作用及预防给药方式时病毒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给药方式,而又以同时作用的抑制率最高,各含药血清组抑制作用高于正常血清组,高剂量组抑制作用强于低、中剂量组,稍低于达菲对照组血清。3种给药方式中同时作用和预防方式药物组的血凝效价低于治疗方式,而又以同时作用的最低。结论: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与直接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直接杀灭病毒、以及抑制病毒吸附及膜融合作用来阻止流感病毒进入宿主体内增殖复制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对流感病毒FM1肺炎小鼠肺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NO及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IC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100mg.kg-1.d-1),黄芩苷大剂量组(1 500mg.kg-1.d-1),黄芩苷中剂量组(750mg.kg-1.d-1)和黄芩苷小剂量组(375mg.kg-1.d-1),每组16只。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剂量黄芩苷溶液灌胃治疗后,观察小鼠肺指数、肺组织H-E染色切片病理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总NO合成酶(N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或活性。结果:黄芩苷中、小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肺指数,减轻肺组织病变;显著下调肺匀浆总NO合成酶、丙二醛及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或活性(P<0.05,P<0.01)。结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NO及过氧化物水平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影响感染FM1株的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实验观察,探讨升降散抗流感病毒作用,为其临床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接种FM1流感病毒于MDCK细胞,观察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并以甲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升降散对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升降散对流感病毒FM1株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56g/ml,表明其能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升降散能明显降低受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P<0.05)。结论:升降散对流感病毒在体外培养中及在鼠肺组织中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该药可能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流行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方法通过测定流感病毒NA的荧光强度值来确定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分对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对H1N1、H3N2、B流感病毒NA抑制活性较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494±2.25)、(49.774±1.77)、(45.33±5.32)μg/mL。金银花聚酰胺柱洗脱浓缩液、醋酸乙酯萃取液及残液、柱色谱提取物、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B对H1N1、H3N2、B流感病毒NA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及其有机酸类成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奥司他韦为阳性对照,采用CPE和MTT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CPE法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6.2 mg/mL,半数中毒浓度为(TC50)为(24.5±8.1)mg/mL;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TC0为16.2 mg/mL,TC50为(21.7±9.4)mg/mL。热毒宁注射液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显示,CPE法和MTT法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1次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900.0±173.2)、(933.3±57.7)μg/mL,治疗指数(TI)为27.2、23.2;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感染细胞3次组IC50为(666.7±115.5)、(866.7±208.1)μg/mL,TI为36.7、25.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治疗组(L组)、高剂量治疗组(H组),除N组外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后一周开始干预,干预8周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RT-PCR法检测肾组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肾脏均有Lox-1 mRNA表达,N组有较弱表达,M组、L组及H组大鼠肾组织表达较N组均明显增加(M组及L组-N组:P〈0.01,H组-N组:P〈0.05);L组及H组表达较M组明显减少(P〈0.01);H组表达较L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BUN和Cr,抑制肾脏组织Lox-1 mRNA的表达,表明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Lox-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治疗和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早期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对流感病毒致肺损伤的保护分子机制。方法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剂量黄芩苷溶液灌胃治疗后,制作小鼠肺组织切片观察HE及改良Masson染色后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TGF-β1、MMP-9 mRNA表达量;采用Weste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黄芩苷中、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肺组织病变,明显抑制肺组织纤维蛋白的分泌,显著下调肺组织TGF-β1、MMP-9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黄芩苷可减轻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组织的损伤,可能与其抑制TGF-β1、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狗肾细胞株(MDCK)及小鼠流感病毒肺炎模型为基础,观察抗戾饮体内、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将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接种于MDCK细胞,观察抗戾饮对细胞的毒性及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以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致小鼠肺炎,观察抗戾饮对小鼠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及死亡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抗戾饮的最大无毒浓度为0.21mg/mL,其最大无毒浓度在MDCK细胞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无明显抑制作用;抗戾饮组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抗戾饮组的死亡保护率和延长生命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抗戾饮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金黄Ⅰ号体外对流感病毒(A1、A3)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通过三神给药方式,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和MTT法观察金黄Ⅰ号对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黄Ⅰ号在先感染病毒后加药、先加药后感染病毒、感染病毒同时加药三种给药方式下对A1、A3病毒感染的细胞存活量均高于病毒对照组。结论:金黄Ⅰ号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6.
毒热平注射液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和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结果:毒热平注射液的大、中剂量组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明显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毒热平注射液在小鼠体内具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芩苷是否通过TLR3/TRIF信号传导途径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肺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复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通过不同剂量黄芩苷溶液灌胃治疗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LR7/TRIF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FN-β的含量。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TLR3及TRI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肺匀浆TNF-α、IFN-β分泌显著升高。经黄芩苷治疗后,黄芩苷750 mg/kg、375mg/kg剂量均能够有效下调TLR3及TRIF mRNA表达(P0.01);降低磷酸化NF-κB-65蛋白表达(P0.01);降低TNF-α的分泌(P0.01)、增强IFN-β的合成(P0.01)。结论黄芩苷可通过调节TLR3/TRIF介导的磷酸化NF-κB的活性而减轻肺组织炎性病理损伤及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该研究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狗肾(MDCK)细胞为载体,细胞病变(CPE)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抗流感病毒生物合成2种不同方式给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率(ER)、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并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技术,分别在给药后24,48 h,考察麻黄汤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中病毒载量以及TLR4,TLR7,My D88,TRAF6 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10~(-4.32)/mL;2种给药方式抗流感病毒的EC50分别为4.92,1.59 g·L~(-1),TI分别为12.53,38.78,并且当质量浓度为5.00 g·L~(-1)时,麻黄汤抗流感病毒的ER分别为50.21%和98.41%,说明麻黄汤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同时,相比于病毒组,给药后24,48 h麻黄汤各剂量组的病毒载量表达均显著降低,高、中剂量组显著下调了细胞中TLR4,TLR7,My D88,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表明麻黄汤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流感病毒的复制以及TLR4和TLR7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贯黄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体内观察其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贯黄感冒颗粒体外对所试两株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均显示抑制作用,对H1N1的IC50为1.38mg/mL,TI为5.66;对H3N2的IC50为0.69mg/mL,TI为11.3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贯黄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所致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结论:贯黄感冒颗粒体内外均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邓氏清毒饮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在调节宿主炎症免疫应答中潜在的作 用。方法观察邓氏清毒饮对H3N2 体外活性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邓氏清毒饮对A549 细胞感 染H3N2 病毒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表达的影响。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 抑制蛋白-κB(IκBα)、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邓氏清毒饮23.4、11.7、5.85 mg·mL-1 可显著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减少 病毒空斑形成;在mRNA 水平上可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6、IL-8、IP-10、TNF-α、MCP-1 及CCL-5 的表 达;蛋白印迹检测发现邓氏清毒饮可下调p-IκBα 和p- NF-κB p65 蛋白表达,增加IκBα 的表达,从而抑制 H3N2 诱导的NF-κB 信号通路激活。结论邓氏清毒饮可抑制H3N2 的体外复制,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NF- κB 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邓氏清毒饮具有防治流感病毒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