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引发对比剂肾病(CIN)的易患因素及其防治。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诊疗术患者680例,检测术前、术后48 h的血肌酐。对造影后24~48 h血肌酐较原来增高25%或达到44.2μmol/L以上定义为对比剂肾病。结果:肾功能不全组CIN发生率31.3%,明显高于术前肾功能正常组的3.6%。非CIN患者术中对比剂用量少,而术前补液量明显多于CIN患者。结论:对比剂可引起一过性肾功能改变,对比剂肾病与对比剂剂量、补液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郁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1,6(9):29+2-29,2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对施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07例,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A组于手术前12h和手术后24h内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和口服补液,进行手术前水化;B组常规饮水,不做特殊补液。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常规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脏超声等检查,术后复查肝肾功能。A组在水化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和术后48h测血肌酐值;B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和48h测定血肌酐值;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结束后24h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相比,患者术后24h血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明显高于A组;A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水化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背景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冠心病。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广泛开展,其诱导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为2%~30%,增加了患者及社会的医疗负担并影响患者预后。研究发现血尿酸与CIN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血尿酸增高会增加CIN的发病风险。目的 探讨降尿酸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CIN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采取单纯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患者均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植入术。试验组术前24 h及术前即刻口服非布司他40 mg,对照组术前24 h及术前不服用降尿酸药物。比较两组术前48 h及术后72 h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Cys-C)水平,并记录CIN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72 h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2 h血尿酸、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前48 h和术后72 h血肌酐、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2 h血尿酸低于术前48 h(P<0.05)。对照组术前48 h和术后72 h血肌酐、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 h Cys-C水平高于术前48 h(P<0.05)。试验组CIN发生率为18.0%(9/50),对照组CIN发生率为22.0%(11/50),两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6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62,95%CI(1.030,1.802)〕、LDL-C〔OR=1.988,95%CI(1.239,3.190)〕、造影剂用量〔OR=1.426,95%CI(1.097,1.853)〕、术后72 h Cys-C〔OR=3.374,95%CI(2.482,4.581)〕均是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降尿酸治疗不能降低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CIN发生,但能抑制Cys-C水平的升高,对于术后长期肾功能的影响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毅峰  朱明辉 《当代医学》2009,15(36):102-10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72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16例患者发生了造影剂肾病。两组间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合并心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对是否发生CIN具有预测价值[(OR=1.006,95﹪CI1.002~1.010,P〈0.01);(OR=1.165,95﹪CI1.022~1.329,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凌宇  项军  梅健  王岩  王磊  刘成  薛松 《中级医刊》2014,(11):57-59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的肾功能情况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与PCI术前相比,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值(C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72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Cr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2例(6.7%);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4例(13.4%),水化及改善肾功能治疗7天后CIN均治愈。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中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水化方式对预防老年冠脉血管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行冠脉血管造影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术前10 h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为1 ml/(kg·h),术后2 h内口服1 000 ml水,同时术后10 h继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常规补液,术后给予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6 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8 h及72 h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结果:冠脉造影术水化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8 h及72 h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水化方式能更好地保护肾功能,从而减少老年冠脉血管CIN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的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改变的影响。方法 246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 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所有患者采用水化治疗。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36~48 h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尿αl-MG/Ucr及mALB/U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血hsCRP、尿αl-MG/U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8.13%)高于他汀组(0.81%,P〈0.05)。结论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 d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牟英  罗彩东  刘云兵 《四川医学》2013,(11):1690-1691
目的 观察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PCI介入治疗的11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负荷组术前1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术前2h再给予40mg口服,术后继续20mg/d治疗;对照组术前不予阿托伐他汀,仅术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测定PCI前后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高剂量负荷组患者CIN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11.86% (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cTnI、CK-MB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增高(P〈0.05),但高剂量负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可减少ACS患者术后CIN发生率,该保护效应可能与其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 )的作用。方法将2009-2011年住院行急诊PC 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二组患者造影后24、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以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基础状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用药情况等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前Scr相比,对照组术后72h Sc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72h Sc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2h S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可能对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83例,阿托伐他汀20mg/d).给药7 d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血清肌酐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24 h、术后血清hs-CRP和血肌酐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均P〈0.05);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7%(6/84),低于对照组18%(15/83)(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预防造影剂肾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欧阳彬 《中外医疗》2014,(19):184-186
目的 探讨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正常者,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CysC、Cr、Urea浓度。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Cr、Ure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肾功能轻度异常组、肾功能中度异常组、肾功能重度异常组患者CysC、Cr、Urea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浓度明显增加(P<0.05);胱抑素C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肌酐组和尿素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血清肌酐组和尿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胱抑素C 能很好地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灵敏可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对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可能意义。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造影剂肾病(CIN)模型组[高渗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组(HOCM组)、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组(LOCM组)和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组(IOCM组)]。所有大鼠均在注射造影剂后24h杀检。采用常规病理组织检查观察肾脏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同时检测肾脏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歧化酶(SOD)、总抗氧化活性(TAOC)、过氧化氢酶(CAT)。结果建模后24h与C组比较,HOCM、LOCM和IOCM组肾小管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髓质瘀血均显著升高(P〈0.05),但肾脏病理改变以HOCM组最为显著,IOCM组最轻。与C组相比,HOCM、LOCM和IOCM组肾MDA显著升高(P〈0.05),而HOCM、LOCM组肾TAOC显著降低(P〈0.05);与IOCM组相比,HOCM、LOCM组肾MDA明显升高(P〈0.05);HOCM组肾H2O2分别较C组、LOCM和IOCM组显著升高(P〈0.05);但SOD、CAT在各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造影剂肾病时肾脏氧化应激显著增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CIN发病,造影剂肾毒性大小可能与其对肾脏氧化应激影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不同时间段输尿管梗阻解除后,通过检测肾盂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id-binding-protein,RBP)、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变化,来探讨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10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对照组)6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96只,随机平均分成A、B、C、D周组四个组,每组24只,分别用输尿管套管法建立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后1、2、4、8周解除梗阻,然后每组分别在解除梗阻后0、1、2、4周(每个时间点随机选择6只)留取左侧肾盂尿液检测Alb、RBP、Cr含量,假手术组行同样方法检测作为对照。结果随着解除梗阻时间的延长,A、B、C组肾盂尿中RBP、RBP/Cr逐渐下降,其中A组RBP、RBP/Cr至2周时分别下降至(2.15±0.19)mg/L、(0.48±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B、C组4周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除A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Alb 2周内有所升高,2周后开始下降,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A、B、C组Alb/Cr逐渐下降,至4周时A组尿Alb/Cr下降至(0.16±0.03)(较对照组比较,P〉0.05),B、C组尿Alb/Cr均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并且尿Alb/Cr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只有至4周时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项指标在梗阻解除后各时间段均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在输尿管梗阻4周内解除梗阻,随着解除时间的延长,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并且肾小管功能比肾小球功能恢复较早;若梗阻超过8周,即使解除梗阻,肾功能也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氟醚联合乌司他丁或丙泊酚对长时间腹腔镜手术中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20例。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给予:A组异氟醚,B组异氟醚联合乌司他丁,C组异氟醚联合丙泊酚。记录患者气腹前( T0)、注气后120 min( T1)、240 min (T2)、术毕60 min(T3)、术后第1天(T4)、第2天(T5)和第3天(T6)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 SpO2)、血气分析值、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等。结果3组患者各时点的HR、MAP、血红蛋白、输液量、出血量或引流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3组患者T1~T5各时点BUN、Cr均增高(P<0.05);B组和C组的BUN、Cr低于A组(P<0.05),但B、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气腹导致肾功能的变化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术后不能很快恢复;异氟醚联合乌司他丁或丙泊酚对肾功能保护作用优于单独应用异氟醚,而前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12例行冠脉介入诊疗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t〉75岁,n=183)和非高龄组(60~75岁,n=229)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CIN的发生率并观察水化治疗的效果。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患者合并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其CIN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25.2%VS10.5%;P〈0.05)。两组CIN患者术后1、3d血清肌酐水平(Sc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恢复到基础水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造影剂用量等。结论高龄老年患者CIN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和年龄、危险因素比例增加有关,应在术前慎重评价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充分的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疗效给予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宫颈病专科门诊收治的8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结果 LEE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K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手术时间短于CK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变复率CKC组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但CKC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需要PCI治疗的患者173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S组,n=76)和常规治疗组(C组,n=97),治疗7天后行PCI术。术前和术后检测血清hs-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h血hs-CRP水平,低于入院时(t=2.413和2.309,P〈0.05)和术后48h(t=2.087和2.368,P〈0.05);AS组PCI术前24h和术后48h血清hs-CRP均低于C组(t=2.007和2.275,P〈0.05)。两组PCI术后SCr较术前升高(t=2.464和2.392,P〈0.05),GFR较术前降低(t=2.496和2.573,P〈0.05);术后AS组SCr低于C组(t=2.337,P〈0.05),GFR高于C组(t=2.145,P〈0.05)。AS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率低于C组(6.58%vs16.49%,χ^2=3.93,P〈0.05)。结论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CIN可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46例施行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与肾功能相关指标。根据2005年急性肾脏损伤网络(AKIN)对于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判断患者的发病情况,并比较AKI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简化的MDRD公式评估2组患者术前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246例中,22例发生AKI,总发病率8.9%;Ⅰ、Ⅱ、Ⅲ期AKI分别为15例(6.1%)、5例(2.0%)、2例(0.8%)。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AKI患者年龄偏大(P〈0.05),而术前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明显低于非AKI患者(P〈0.05);体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非AKI患者延长(P〈0.05);术后24h内尿量较非AKI患者显著减少,而24h引流液量显著多于非AKI患者(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CPB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是CPB手术后发生AKI的不利因素。术前评估eGFR可能有助于发现高危人群,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南  严研  韩静 《疑难病杂志》2013,(6):413-415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3例,年龄均≥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59例。2组在水化基础上,分别于应用造影剂前7 d至术后2 d口服安慰剂或卡托普利,观察2组应用造影剂后肾小球功能及CIN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造影前相比,对照组和干预组造影后48 h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增高,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CFR)则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的肾小球功能损伤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72 h,2组上述指标较造影后48 h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可基本恢复至造影前水平,但对照组的血清GFR、SCr和CCr与造影前水平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干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总发生率为4.87%(6/123),干预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9%vs 6.25%,P<0.05)。结论造影剂可影响患者的肾小球功能,卡托普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直到目标剂量,对照组不用卡维地洛,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