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浆vW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体脂参数、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血浆vWF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患者的代谢特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肥胖患者和49份正常人的血压、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谱、血浆vWF水平;采用稳定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腰臀围比、血压、TC、TG、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01),FIN和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肥胖组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经性别分层后,除HDL男性低于女性、TG男性高于女性外(P<0.05),其余各项指数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肥胖患者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改变及代谢紊乱,代表血管内皮损伤的血浆vWF水平的增高,提示肥胖病人有血管内皮损伤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00nag,3次/d)及吡格列酮组(15mg,1次/d),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量指数低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在降低体质量指数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1例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均予以基础干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茁细胞功能,控制患者糖脂代谢,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叶酸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叶酸治疗12周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叶酸干预治疗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技术对56例冠心病患(分为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结果:56例冠心病患治疗前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低,8周后,血脂康组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安慰剂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可应用于检测冠心病患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6.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冠心病心绞痛80例按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给予培哚普利联合常规药物治疗,B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高,内皮素-1豆著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培哚普利可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将其纳入冠心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宽胸气雾剂辅助治疗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喷用宽胸气雾剂治疗,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合酶(NOS)、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致炎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ET-1、TXB2低于对照组,NO、6-Keto-PGF1α、NOS、FM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宽胸气雾剂治疗效果显著,能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症状持续时间,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与匹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利群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6):1016-10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匹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病程在5年内的77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匹格列酮组和辛伐他汀与匹格列酮合用组,用二维彩色多普勒B超仪分别检测反应性充血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IDD)功能。同时观测各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三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肱动脉EDD及EIDD有显著性改善。②肱动脉EDD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HbAlc呈显著性负相关(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匹格列酮或两药合用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比对照组70.00%(28/40)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比治疗前高,内皮素、丙二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结合氯吡格雷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及血清内皮素-1、血栓调节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25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3次/天)及吡格列酮组(15 mg,1次/天),疗程12个月。观察血管内皮功能、胰岛B细胞功能、冠状动脉造影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B细胞功能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间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水平、胰岛B细胞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体质量指数低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发生率较吡格列酮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降糖、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降低体质量指数及改善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治疗后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0%和7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脉颗粒可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可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AIM: To examin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insulinemia in obes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rterial hypertension (AH)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glucose intolerance,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o evaluate the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of large vessels. MATERIAL AND METHODS: 41 males (mean age 49.3 +/- 5.4 years) with AH were examined by anthropometry, measurements of the levels of glucose, immunoreactive insulin, C-peptide, and biochemical blood tests.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was assessed ultrasonically. RESULTS: Insulin resistance preceding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was found in 52.4% of the patients with AH and obesity. In these patients lipid metabolic disturbances were more pronounced than in those without hyperinsulinemia. There was endothelial vasomotor dysfunction with preserved capacity of arteriolar and capillary walls for vasodilatation irrespective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CONCLUS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re most comm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obes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曲美他嗪)和试验组(75例,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率变异性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对照组各30例,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肱动脉袖带加压检测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增高,AC、FMD减低(P〈0.01);所有受试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的FMD分别与Ep、β、PWVβ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弹性各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呈高度相关,提示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定量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肾养阴活血方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收集的109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西药组54例实施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55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益肾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内皮素-1(ET-1)、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vWF、ET-1水平高于西药组,NO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的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阴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优越,可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46例,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和B组(46例,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BMI、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的FPG、HbA1c及BMI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B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脂联素、NO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ET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利拉鲁肽对血糖、BMI、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西格列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1764-176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89例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 ,对其胰岛素抵抗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胰岛素抵抗水平有显著差异 (P<0 .0 5 ,P<0 .0 1) ,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减趋势。结论 :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对全身脂肪、循环脂质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临床证据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全身血管炎症状态、介导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液高凝等途径直接导致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理论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其他血管内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内膜增生、炎症细胞趋化、脂质累积,最终这些"由内而外"的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新近的研究渐渐把这种"由外而内"的发病机制和传统的由血管内因素(血浆脂质)异常到内皮功能损害、内膜增殖、脂质斑块形成联系起来,最近的证据表明新生滋养血管与血管壁重构是冠状动脉旁脂肪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两个重要机制。本文基于现有临床和实验方面的最新证据,阐明冠状动脉旁脂肪组织参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和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观察对心功能影响。方法将3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5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8例,于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采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与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同时,我们通过心脏彩超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VEGF水平重度组(103.75±17.59)Pg/ml,中度组(83.67±16.71)Ps/na,轻度组(82.82±15.1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8±15.68)Pg/na,P〈0.01。结论VEGF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但对心功能短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