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心律失常多见,有些心律失常虽不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预后,但引起一系列症状,导致老年人频繁就医、住院,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在美国有20余年的研究及实践,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因阵发性胸痛而住院的 94例患者 ,其中男 5 7例 ,女 37例 ,平均年龄(6 3.8± 10 .2 )岁。本组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共分两组 :(1)冠心病心绞痛组 :5 1例 ,包括劳累性初发或恶化性心绞痛 30例 ,自发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QT离散度 (QTd)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记录 5 1例冠心病胸痛发作时 ,发作前、后的 12导联同步体表ECG ,测定并计算QTd、校正的QTd(QTcd)及ST段变化 ,判断有关指标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心绞痛 (AP)发作时QTd及ST段改变显著高于胸痛发作前、后的QTd及ST改变 (分别为 80 .1± 2 2 .4vs4 5 .8± 16 .2 ,4 7.8± 17.0 0ms ,P <0 .0 5 ;0 .12± 0 .0 0 8vs 0 .0 3± 0 .0 0 9,0 .0 2± 0 .0 0 7mV)。QTd增大至≥ 80ms、QTd增加≥ 5 0 %、QTd增加≥ 5 0 %兼≥ 80ms、ST段压低或抬高≥ 0 .1mV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性分别为 86 .2 7%、80 .39%、78.4 3%、5 2 .94 % ;特异性分别为 90 .70 %、79.0 7%、10 0 %、88.37%。结论 :AP发作时QTd显著增大 ,QTd的有关定量指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良好指标 ,其中以QTd增加≥ 5 0 %兼≥ 80ms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能否改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缺氧模型及体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的存活和分化.方法:加入或未加入曲美他嗪的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缺氧暴露12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第3代MSCs的活力和凋亡.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n=10),AMI对照组、MSCs组及MSCs+曲美他嗪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MSCs(细胞数4×107)注入梗死心肌边缘(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MSCs+曲美他嗪组的大鼠在AMI前3 d开始至AMI后28 d加喂曲美他嗪,剂量2.08 mg/(kg·day).AMI对照组动物注射无血清培养基.移植28 d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分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区域的细胞凋亡.结果:缺氧培养下,MSCs+曲美他嗪组的MSCs细胞凋亡降低了一半.在体内,与AMI对照组相比,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MSCs组相比,MSCs+曲美他嗪组治疗表现出更低的干细胞凋亡,更高的干细胞存活,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与进一步改善的心功能.结论:联合曲美他嗪的MSCs移植治疗,在MSCs的存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方面优于单纯MSCs移植.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许多病例常伴有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 ,其临床意义一些作者认为与前壁缺血有关[1,2 ] ,它是判断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依据[3 ] ;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是心肌梗死的间接反映[4 ,5] 。本文对 4 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联ST段下降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 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6~ 71岁 ,平均 (5 2 .6± 12 .5 )岁。单纯下壁梗死 10例 ,下壁伴后壁梗死 2 4例 ,下壁伴后壁、侧…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不良预后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 12 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 ,试图找出临床表现、对治疗的早期反应与院内及 5个月病死率之间的联系。方法 :12 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 ,经过 5个月随访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多变量分析表明院内病死率与大理石状纹理 ( RR=7.3)、少尿 ( RR=4.0 3)、入院后 6小时呼吸频率高 ( RR=4.4)、长期服用地高辛 ( RR=3.6 )有关 ;5个月病死率与长期卧床 ( RR=8.6 )、大理石状纹理 ( RR=5 .5 )、心肌梗塞( RR=3.2 )、早期治疗反应差 ( RR=3.2 )有关。结论 :除了公认的因素外 ,本研究亦揭示了其它预后不良因子 ,并指出入院 6小时后评价对早期治疗的反应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70名T2DM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安慰剂组(A组,35例)和吡格列酮组(B组,35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后吡格列酮组FBG、FINS、HbA1c、TG、PAI-1明显下降(P<0.01),HDL-C、ISI显著升高(P<0.01),t-PA无明显变化,且PAI-1与FINS、TG呈正相关(r=0.437,r=0.342,P<0.05),与ISI呈负相关(r=-0.552,P<0.01);安慰剂组各参数于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PAI-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赘生物(Veg)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特征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2例IE患者进行TEE检查。IE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栓塞及需要外科治疗。结果TEE检查Veg的阳性率为93.75%(30/32)。随着Veg最大径、活动度、范围和回声强度分级级别的增加,其IE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结论IE患者各因素与并发症的回归分析表明,Veg的活动度、范围、回声强度、Veg大小的三个测值(长度、宽度、最大径)和瓣膜返流均与IE并发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它们均是IE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均与IE并发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均P>0.05)。当Veg总体评分≥9~≥11时,其预测准确性最高(70%~80%),其相应的敏感性(60%~93.33%)及特异性(66.67%~86.67%)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丹参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液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滞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D‘。本文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时的血液流变性变化,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tiM床资料本组46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6例,年龄51~78岁,平均59.2士16.7岁。包括心绞痛2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8例。1.2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500ml中静脉滴注,1次/0,14大/疗程。1.3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检测采用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  相似文献   
10.
将70名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35例)和安慰剂组(35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服药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治疗后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1),且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r=-0·578,P<0·01);安慰剂组各参数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吡格列酮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