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无排卵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占女性不孕症的20%~38%。无排卵是排卵功能障碍,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之间功能失调所致。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全(LPD)、高泌乳血症(HP)等因素均可以引起卵泡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2.
无排卵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约占不孕症的7.3~8.6%.无排卵指的是卵子发育成熟障碍和卵子排出障碍.以上两方面有一方面异常都会引起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临床主要表现就是月经量少,月经后期.主要见于以下疾病:月经稀发或闭经,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肿瘤除外的高泌乳素血症,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希恩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卵巢不敏感综合征,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等功能失调所致的无排卵疾病如甲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相似文献   

3.
杨利侠 《山西中医》2014,30(10):1-3
结合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不同阶段的功能异常论述排卵功能障碍的病机特点,重点论述了造成排卵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疾病,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卵汤对排卵功能障碍型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动脉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排卵功能障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克罗米芬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及肾卵汤组,按照治疗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记录治疗后患者排卵成功率和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检测患者血清FSH、LH、T及E2;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记录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1)。结果肾卵汤能显著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且不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患者血清FSH、LH、T、E2及卵巢动脉血流RI值和PI值的影响与克罗米芬及HMG相似。结论肾卵汤能通过改善卵巢血循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促排卵的成功率,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可广泛用于治疗排卯功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促排卵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不健(LPD)。据统计资料,不孕症中约有20%系无排卵或排卵功能不良引起,约有10~15%由LPD引起。西医恢复排卵功能的方法不甚理想。近年来对中医肾主生殖与促排卵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拟促排卵研究现状介绍于下。理论研究 1.补肾促进排卵功能的实验研究研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致病环节在下丘脑的功能失常,应用补肾化痰(附方1)治疗后,恢复了卵巢胜能而获得排卵,这提示补肾促排卵的作用环节主要在下丘脑。首先使下丘脑功能恢复,进而使血清FSH、E_2值升高,恢复卵巢排卵功能,表明补肾治疗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促排卵。进一步实验建立多囊卵巢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刘新敏 《中医杂志》2012,53(6):467-468
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约占25%~30%,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排卵周期的建立有赖于完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及卵巢正常的分泌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协调均可导致排卵障碍,表现为卵泡不发育,或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闭锁、不能成熟,或虽能成熟但不破裂而黄素化,卵泡不能排出,或虽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或小卵泡排卵.李光荣教授对不孕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李老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晓霞 《四川中医》1998,16(8):40-40
我院不孕专科收治的不孕女性,无排卵是一个主要因素,约占不孕症患者的53%。本病的原因主要为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按不同情况可诊断为下丘脑一垂体功能低下性月经失调(简称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简称功血)、卵巢功能早衰、高泌乳血症、无排卵性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等等。数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获得较大进展,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9w)年一1997年,本门诊收治的无排卵不孕女性138例。年龄四~对岁,平均32岁。病史2-12年,平均5年。其中月经失调42例,功血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8例,…  相似文献   

8.
滋肾育胎丸在促排卵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排卵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调、多毛等,慢性无排卵患者导致不孕,且发生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当今女性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功能性无排卵患者逐年增加,据统计,所有不孕症中女性内分泌问题占20%~40%,持续性不排卵有15%~25%,不恰当排卵如小卵泡排卵,多囊卵巢等为15%~20%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3.5%~29%。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卵泡发育不良患者在不孕妇女中发生率可达到27%,且在同一患者中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复发率达63.8%。因此排卵障碍是不孕的重要原因,针对排卵障碍的发生机制,西医用克罗米芥、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病因复杂,据统计,排卵障碍者占25%~30%,居第2位。排卵功能障碍,是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支配、调节排卵和月经的功能失常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不排卵或卵泡发育不良。诱发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措施。单纯的中药促排卵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经常难以接受。西医促排卵药诱发排卵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其高排卵率、低受孕率及用药后出现多个卵泡发育、卵泡成熟而不排出、多胎及长期用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引起的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顾植山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所发现的女性卵巢周期性生理特点,重新对女性月经周期进行分期;并据此提出“从少阴”,促进窦卵泡发育和选择;“开太阳”,促进优势卵泡发育;“扶厥阴”,促进成熟卵泡排出的中医治疗新思路,以指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治疗,以期为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丸,方药(怀山药、大熟地、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等)根据中医9种不同体质(正常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加入相应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84例。结果:治疗后出现月经规律,B超优势卵泡的排卵率为90.7%。结论:补肾丸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黄体功能异常、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i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以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常见疾病,55%-75%的PCOS不孕与排卵障碍有关。由于其病程长、复发率高,且缺乏彻底治愈方法,目前已成为生殖医学的诊治难点之一。关于PCOS的治疗,目前西医多采用改善症状、促排卵、纠正代谢障碍、手术等治疗方法,但会引起如肥胖、抑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术后粘连等不良反应。因此积极探索PCOS的发病机制及寻找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来曲唑(LE)和克罗米芬(cc)对女性不孕患者,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分别给予5m洲LE(38例),100mg/dCC(40例),给药后行阴道B超监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成熟卵泡质量与数量。观察两组患者中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来曲唑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为73.7%和31.6%;克罗米芬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0%和27.5%。来曲唑组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1.12cm,克罗米芬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0.9cm。来曲唑组和克罗米芬组的流产率分别为23.7%和25%。结论:来曲唑用于治疗女性排卵障碍,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促排放率和成功妊娠率,并且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小,流产率低。是临床上良好的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14.
贾翠敏 《河北中医》2012,34(8):1197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患者的25%~30%[1].排卵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卵细胞的发育成熟障碍及卵细胞的排出障碍.卵泡的发育和卵巢的排卵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并受神经中枢及其它内分泌腺功能活动的调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失调或器质性病变,均可造成排卵障碍.  相似文献   

15.
从脾肾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怡  柴可夫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14-7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由女性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10%,闭经患者中25%由本病引起,临床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同时PCOS存在多种远期健康风险,其发生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DDM)、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近年来困扰妇女健康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本病多起病于青春期,临床上以长期持续排卵功能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和超声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目前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为5%~10%,在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妇女中发病率为50%~70%。  相似文献   

17.
吴晓玲 《新中医》2022,54(13):102-107
目的:观察滋阴补阳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排卵妊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PCOS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489个周期,有排卵周期383个,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92个周期,有排卵周期403个,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滋阴补阳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记录促排卵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量、使用时间,统计卵泡发育情况、正常排卵周期、小卵泡周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周期、无反应取消周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倾向、周期妊娠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00%,高于对照组62.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FSH水平均升高(P<0.05),LH、T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水平较高(P<0.05),LH、T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CG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HCG使用时间短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统与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变化及排卵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排卵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电针促使LUFS病人排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LUF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组)和对照组(hCG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卵泡的排出情况和卵巢动脉血流、生殖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治疗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卵巢动脉血流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改善内分泌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卵巢动脉血供和调节内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克罗米芬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排卵周期的建立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正常。其中任何一部分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不孕,而排卵功能障碍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几年来,我院观察325例不孕症患者中,有150例存在着排卵功能障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占不孕症患者的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