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MRS评分,检测血清hs—CRP水平,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并于发病后90d随访MR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s—CRP均降低(P〈0.05),且尤瑞克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90d随访发现,治疗组的90dMRS评分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安全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并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47例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极化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1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Fib、hs—CRP、Hcy水平。结果: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86.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9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0天后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0天后Fib、hs—CRP、Hcy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比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井效明昂优干单纬.西医治疗日能罹薯隆低患者Fib、hR—rRP、1-Hck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6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含量并作比较;分析血清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以及与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阪复期hs—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与NIHSS评分、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呈正相关(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s-CRP含量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与血糖、血脂、血压等血管性危险因子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益肾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情稳定的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三黄益肾胶囊,对照组加用维生素E丸,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s-CRP、IL-6、Alb、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Alb、Hb水平升高,Hs—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L-6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Alb、Hb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6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Hs—CRP、IL-6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lb、Hb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和补充维生素E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HD患者体内炎症指标,但服用三黄益肾胶囊较补充维生素E可明显升高Alb、Hb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对于患者血清中常规脑梗标志物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脑梗死住院患者84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44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后每日进行1次针刺治疗。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针刺结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改善更好(P〈0.05)。结论蒙医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机制为降低患者血清中的hs—CRP、TC、TG、LDL-C、UA、Hcy等相关危险因子,进而对于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与病灶的病理改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组口服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的发生可能与hs—CRP升高有关,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颗粒剂可通过降低hs—CRP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玲波 《中医药研究》2012,(9):1132-1133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N-(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O.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脂康不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且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每次1.2g,3次/日,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清BNP、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BNP、hs—CRP、LVEF和LVEDd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血清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且LVEF和LVEDd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及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3.1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是目前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子基础治疗加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组50例予基础治疗加口服山楂消脂胶囊。2组均不用他汀类调脂药,疗程12月。观察2组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测定治疗前后Hcy、Hs—CRP、痰浊证计分、血瘀证计分以及MACE发生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MACE发生率治疗组10.00%,对照组14.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Hs—CRP、Hcy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组的Hcy较对照组更进一步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泸〈0.01)。MACE发生后,Hs—CRP、Hcy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说明两者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治疗后2组患者血瘀证计分、痰浊证计分均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山楂消脂胶囊可通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痰浊血瘀状态,抗炎症反应,降低Hcy水平,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恩必普(NBP)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恩必普200mg,每日4次1:2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时评定两组总疗效,采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7d、14d、28d时测定血清hs—CRP,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hs-CRP为正常组。结果治疗组14d、21d、28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纽治疗后7d、14d、28d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a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14d后,治疗组hs—CRP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必普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应用恩必普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脑栓通组加用脑栓通口服。治疗前后记录患者NHISS评分,并检测大脑中动脉屏气的指数(BH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H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20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4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试验组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1.2 g,口服,每天3次。连续用药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压、ABI、hs-CRP、Hcy的变化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B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ABI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hs-CRP、Hcy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hs-CRP、Hcy水平,改善其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桃红四物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及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脑卒中NIHSS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炎症因子(CRP、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廉泉、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脂;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均较治疗前有下降,然而治疗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脂改变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及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D-Dimer、Fig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s-CRP,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3组间血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4周后A组、C组病人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gt;0.05),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0.05);服药8周后3组hs-CR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lt;0.05),B组较A组、C组下降明显(P&lt;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病人hs-CRP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组,40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B组,40例)。并设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组,40例)。A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日,疗程16周。B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重等方法。干预8周后,观察血脂及血浆hs—CRP的变化,8周、16周后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A纽与B组两组间血浆血脂、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A组血浆血脂、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干预8周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改变,16周后药物干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易损癍块减少。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仅有降脂的作用,还有降低血浆hs—CRP起到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忠  曾英 《河南中医》2014,(7):1278-1280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盐酸氟西汀和瑞舒伐他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心脑舒通片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NO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舒通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发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其作用机制与提高血浆NO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15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结果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hs-CRP含量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均〈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NT-proBNP和hs-CRP水平可提示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对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忠伟  岳媛媛 《河北中医》2012,34(6):951-953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河北省秦皇岛市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脑梗死组,体检正常者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静息卧位血压、25-羟维生素D[25(OH)D]、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收缩压、TC、LDL、FPG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25(OH)D与收缩压、FPG、hs-CRP呈正相关性(P<0.05),与TC、LDL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有关,可能通过影响收缩压、血糖及炎症因子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