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优化枳实中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优化枳实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即用8倍量50%乙醇提取1次,每次1.5 h。应用此工艺可得到最大量的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结论本试验方法快捷简单,重复性好;优化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回流提取的3个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进行考察;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结果 优化得到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6(g·mL-1)、回流提取1次,时间为10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金丝桃苷平均含量为0.119 6 mg·g-1,与预测值0.119 4 mg·g-1的相对偏差较小。结论 优选得到的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回流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采用Box-Behnken 效应面法,优选闪式提取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转移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总评归一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采用闪式提取,乙醇浓度为66.92%,料液比为18.82,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次数为一次。以此工艺条件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为92.87%,木犀草苷的得率为87.55%。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经济实用,能为金银花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马丽  楼一层  赵祥  张浩  刘萌萌 《中国药师》2015,(7):1073-1085
摘 要 目的: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方抗癌散总黄酮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选择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4.56%,料液比为1∶26.97,提取时间为2.29 h,提取温度为85℃,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5.94 mg·g-1。结论: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方抗癌散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可为其工业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海带多酚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树脂进行纯化工艺优化。结果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85%乙醇为溶剂,以料液比1︰65,在65 ℃下搅拌提取1 h。在提取海带粗多酚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筛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SZ-3,优化最佳层析条件,获得高纯度海带多酚(80%)。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海带多酚的提取与纯化。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采用Box 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水杨梅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水杨梅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Box 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水杨梅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水杨梅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 50%,液料比为4.2倍,提取时间为80 min,在该条件下平均提取量12.590 0 mg·g-1结论:Box 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水杨梅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试验数据相符,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HPLC测得的芍药苷和白藜芦醇得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在提取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从中遴选显著因素,进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优化得到的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30mL·g-1、提取功率210 W、温度50.0℃、提取50min、提取2次。在此最佳工艺下,芍药苷和白藜芦醇的得率分别为5472.43,1633.11μg·g-1,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 优化得到的紫斑牡丹籽壳中低聚芪类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为其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儿茶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总和占儿茶重量的百分比为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 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12,超声时间为35 min,提取温度为60 ℃。结论 超声波提取儿茶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溶剂用量少、能量消耗小等优点,适用于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研究柴胡疏肝散水提物的肠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和外翻肠囊实验模型,应用UPLC法测定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指标性成分(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和甘草酸)在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肠道吸收量,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其肠吸收特征。结果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结果表明,芍药苷、芸香柚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和甘草酸均为中等程度吸收的化学成分,而阿魏酸为完全吸收;外翻肠囊模型结果表明,芍药苷在空肠部位,阿魏酸、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十二指肠部位,芸香柚皮苷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的吸收最佳,而甘草酸在各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肠道对柴胡疏肝散中6种指标性成分均有吸收,阿魏酸较其他5种指标性成分更易透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不同肠段对6种指标性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采用Box-Behnken 效应面法,优选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 试验设计对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大黄酚、橙黄决明素提取率为因变量,采用Hassan 方法计算总评“归一值”,建立总评归一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4%、料液比1〖KG*9〗∶〖KG-*2〗12、提取时间2.65 h,提取3次;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提取率分别为1.921%、3.244%。结论: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的综合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枳实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枳实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溶媒比为自变量,上述3个黄酮苷总提取百分含量作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溶媒比26 mL.g-1,回流提取60 min,3个黄酮苷的总提取含量达22.0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响应面法优选枳实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出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药对中总黄酮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率和浸膏量为评价指标,选择两者配比、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L9(34)正交试验优选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结合静态和动态实验方法,以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确定聚酰胺树脂纯化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 确定药对中总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药对的配比为4:1,25倍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聚酰胺树脂纯化药对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上样液中总黄酮浓度为63.14 mg/ml,pH为4.0,以1.5 ml/min的流速上样,先用流速为3 ml/min的3.1床容积(BV)的水洗脱,再用流速为3 ml/min的9.3 BV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得总黄酮纯度为40.39%,转移率为81.57%。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黄酮提取率较高。聚酰胺树脂纯化的工艺条件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通舒口爽胶囊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0∶10∶6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柚皮苷在8.88~88.8 mg.L-1内呈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5%;橙皮苷在7.60~76.0 mg.L-1内呈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5%;新橙皮苷在10.56~105.6 mg.L-1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可作为通舒口爽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文华  徐力生  张霞 《药学研究》2017,36(7):396-400
目的 优选微波辅助提取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出了龙胆苦苷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乙醇溶液浓度74%、提取时间4.7 min、液料比27 mL·g-1.结论 响应曲面法优化的秦艽中龙胆苦苷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合理、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枳壳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枳壳配方颗粒及其他枳壳产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3批枳壳饮片标准汤剂,建立HPLC特征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标准汤剂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4种成分含量,计算标准汤剂的出膏率、4种成分转移率和pH。结果 HPLC特征图谱中共6个共有峰,通过质谱定性分析结合对照品比较,对6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枳属苷,13批枳壳饮片标准汤剂相似度均>0.98。枳壳标准汤剂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07%~0.26%,1.30%~3.40%,0.14%~0.34%,0.85%~3.64%,转移率分别为31.4%~50.6%,31.3%~48.9%,22.9%~48.2%,25.3%~50.9%;出膏率为19.3%~30.71%;pH为3.45~4.64。结论 建立的系统评价枳壳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稳定可行,为枳壳标准汤剂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效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夏枯草中熊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5,超声提取时间1.5 h,乙醇体积分数100%,此工艺条件下,熊果酸的含量为0.6232 mg·g-1,与预测值0.6118 mg·g-1相差较小.结论 通过响应曲面法得到了夏枯草中熊果酸提取的优化条件,响应曲面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强、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经典名方温胆汤(Wendan decoction,WDD)中药材枳实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建立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A版)进行相似度分析和共有成分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共有成分的相关靶点和关键通路,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枳实发挥祛痰止呕,清胆和胃功效潜在的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 建立了15批枳实药材和15批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15批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指认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网络药理学筛选分析得到5个化合物的TP53、MAPK8、EGFR、JUN、MMP9等32个核心靶点和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10条关键通路,构建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为WDD中枳实的Q-Marker。WDD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的含量≥0.011 7%,0.025 3%,0.025 7%,0.010 4%,0.010 7%。结论 WDD中枳实的Q-Marker预测分析为建立完整的WDD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也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DPPH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对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峰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推断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相关性。结果 胡柚皮提取物总黄酮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柚皮苷与新橙皮苷)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胡柚皮提取物中柚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P<0.01),而新橙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略呈正相关(P<0.05)。结论 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常山胡柚皮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 Y.B.Chang)果汁中柚皮芸香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no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83 n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37∶63∶0.2);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柚皮芸香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质量浓度分别在72~576 mg.L-1、113~904 mg.L-1和53~424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A=6.790×103ρ+1.457×104,r=0.999 6(n=6);A=1.267×104ρ-2.366×104,r=0.999 9(n=6)和A=1.110×104ρ-1.472×105,r=0.999 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8.0%和98.4%。测得样品中柚皮芸香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分别为157、289和172 mg.L-1。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常山胡柚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