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对肺结核的辨证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借鉴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4月中药汤剂内服辨证用药论治肺结核的临床文献,提取证型、症状及中药处方信息构建肺结核医案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肺结核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经筛选共计纳入文献92篇,共涉及241味中药,358项症状。高频药物包括麦冬、百部、生地黄、百合等;中药频繁项集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12条,如熟地黄-生地黄?麦冬、川贝母-山药?麦冬等;高频症状包括咳嗽、盗汗、痰中带血、咳痰等;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出肺结核主要证候有阴虚火旺、肺阴虚证、阴阳两虚等;挖掘证型-症状-中药频繁项集5项,其中包括肺阴虚证-脉细数+咳嗽+痰中带血+盗汗-百部+川贝母+麦冬等。结论:中药汤剂治疗肺结核多以麦冬、百部、生地黄为主要药物,药物配伍依据临床情况辨证选药,此结论可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Latern 5.0软件,基于LTM-EAST算法,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 ①纳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203篇,涉及基础证候20个,证素20个,症状130个。②频率 ≥ 10%且累计构成比 ≥ 75%的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肺阴虚证及血瘀证。③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7条,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5个基础证候。④对频次 ≥ 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得到31个隐变量、62个隐类;进行综合聚类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10个基础证候。综合上述方法,最终得出8个常见基础证候。结论 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证及血瘀证,以虚证为主,可兼见实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研究肺结核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中医诊治提供辨证依据.方法 设计中医证候表,对516例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调查,统计其证候学特点,并进行辨证分型归纳.结果 肺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各证型所占比例排列为气阴两虚兼瘀证>肺阴虚兼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肺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化疗及靶向治疗之间的相关性,为肺癌中医证型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统一的中医证型调查表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和上海市肺科医院中医科的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另对病例中的上海市肺科医院患者分析,探讨肺癌不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疗及靶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以肺阴虚证、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脾气虚证、肺阴虚火旺证为主;②肺癌中医证型演变与不同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靶向治疗对肺阴虚证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主要表现为靶向治疗后肺阴虚证明显增多。结论:①肺癌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以肺阴虚证、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脾气虚证、肺阴虚火旺证为主;②肺癌中医证型演变与靶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靶向治疗后肺阴虚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文献,分析肺脓肿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丰富肺脓肿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证候频数描述,推断出肺脓肿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热毒闭肺证、肺热血瘀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风热犯肺证等;根据肺脓肿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气虚证、燥邪犯肺证、热毒闭肺证、虚实夹杂证、阴虚肺燥证;根据以上两种共有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推断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脓肿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热蕴肺证、肺热炽盛证、肺阴虚证、热毒闭肺证、风热犯肺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其研究结果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验证、分析与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肺痨证候17种,频率≥5%的证候有6种: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痨的临床常见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本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观察506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滞剂(EGFR-TKI)治疗后的NSCLC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四诊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规律,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各个证型辨证的主次症。结果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阴亏虚证(281例,55.53%)、气阴两虚证(145例,28.66%)、肺脾气虚证(80例,15.81%)。肺阴亏虚证主要证素为咳嗽、痰少、痰黏、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口干渴、舌红、裂纹舌、脉细;次症为苔薄或苔白(P=0.001)。气阴两虚证主要证素为头晕、口干不欲饮、脉弱、少寐;次症为气促、干咳无痰、咽干、心烦(P=0.001)。肺脾气虚证主要证素为神疲乏力、恶心、纳差、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腻、胖大齿痕舌、脉滑;次症为面萎黄或胸闷(P=0.001)。结论靶向药物治疗后NSCLC患者的证型主要为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其核心证型是肺阴亏虚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 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热阻肺证五种中医证型进行分组,利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MGMT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比较各中医证型MGMT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MGMT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热阻肺证五种中医证型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5.00%、90.00%、15.00%、75.00%、20.00%,经样本间两两比较秩和检验(Nemenyi),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两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阴两虚证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肺癌患者较易出现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的文献,分析哮病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EXCEL2007、SPSS 20. 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哮病证候56种,频率≥3. 5%的证候13种,即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风寒袭肺证、痰饮停肺证、肺气虚证、肺肾两虚证、冷哮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热哮证、寒饮停肺证和肺脾气虚证。对常见症状做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推断出常见证候8种,即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阳虚证。据此,总结出哮病的常见证候6种:痰热壅肺证、风寒袭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结论:本研究结果中肺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在现存教材及以往相关研究中少见,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慢性支气管炎皮质醇局部作用与辨证分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10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36例健康人血、支气管肺灌洗液(BALF)中皮质醇,并以皮质激素抑制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血栓素B2(TXB2)及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慢性支气管炎各证型血中皮质醇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肺气虚证、肺阴虚证BALF中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2)皮质激素对慢性支气管炎各证型AM分泌TXB2抑制远低于健康人。总之,不同证型慢性支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部结节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治肺部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318例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肺部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 肺部结节患者症状及体征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后得到4个中医证型,分别为痰热郁肺证(36.47%)、肺脾气虚证(24.52%)、肺阴亏虚证(23.00%)、气滞痰凝证(16.03%)。病位在肺,可涉及脾肝。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结论 肺部结节中医证候虚证以肺脾气虚证、肺阴亏虚证为主,实证以痰热郁肺证、气滞痰凝证为主。其病理因素为痰热、气滞、痰凝,正气亏虚是肺部结节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2.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45例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方法采用虚实辨证;虚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并对证型分布,证型相兼,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分别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证型分布,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之证;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标实以血瘀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古代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搜集COPD相关中医病证的古代文献,统计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归纳总结出COPD稳定期的证型共17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0个证型为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肺证、肺肾两虚证、脾肺气虚证、寒饮伏肺证、阴虚火旺证、火郁伤肺证、肾阴亏虚证,累积频率达89.0%。结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最常见,标实证以痰浊阻肺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主要为阴虚火旺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与原发性血脂异常及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0月就诊的185例血脂异常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舌象、脉象)将其分为痰瘀互结证和气血两虚证。记录其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血脂水平及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痰瘀互结证占161例,气血两虚证占24例。两种中医证型比较:痰瘀互结证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P〈0.05),气血两虚证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而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更为常见,且与LDL—C水平呈显著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证据,为从痰瘀辨证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医证候相关的疗效评价条目池,为ASO证候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为建立病证结合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内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公开发表的ASO临床疗效观察的期刊文献,整理归纳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等疗效评价条目,建立数据库。通过关联规则发掘中医证候与评价条目的强关联组合,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中医证候与评价条目的因果关系。将同时满足关联规则及贝叶斯网络模型条件的条目进行组合,初步形成ASO中医疗效评价条目池。结果 共纳入文献127篇,7种辨证分型,分别为血脉瘀阻证(52次,36.62%)、寒凝血瘀证(33次,23.24%)、气虚血瘀证(23次,16.20%)、阴虚血瘀证(15次,10.56%)、热毒炽盛证(9次,6.34%)、湿热毒盛证(5次,3.52%)、痰瘀阻络证(5次,3.52%)。对前三种证型进行数据挖掘,临床疗效评价症状及体征条目共11种。初步形成ASO三种证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条目池。1)血脉瘀阻证,主要条目为疼痛(贡献度0.85);次要条目为皮色(贡献度...  相似文献   

16.
陈兰兰  林色奇  查青林 《新中医》2019,51(11):12-16
目的:构建适用于崩漏或有崩漏倾向者的证型自我辨识模型。方法:将《中医常见病妇科诊疗指南》中崩漏的证候相关文本进行分词,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计算证型与症状的置信度,选择置信度30%的症状作为问卷条目;以每个证型对应的症状置信度总和为100%,然后采用归一法计算证型对应症状的权重值;通过计算选中的症状对应证型权重值总和(即证型相似度)来辅助证型自诊;采用"全或无"验证方法对证型相似度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构建了崩漏中医证型的自诊问卷,问卷条目数共为43条,"全或无"验证结果显示任意两个证型之间相似度最小0,最大为43.8%。结论:研究构建的证型自诊问卷条目数量较少,自诊模型能较好的区分不同证型,对崩漏证型的自我辨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虽然单纯证的动物模型的现代医学疾病属性确定无疑,但证的属性则因中医病因造模、干预后动物症状体征辨证和理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证没有特异性对应关系而无法确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叠加了现代医学疾病模型和中医证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此类模型不仅自身存在各种弊端,而且还存在两种造模方法叠加后不确定的关系。病证结合模型通常不是在同病诸证的比较中建立起来,因而不具备排他性。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证属性评价方法存在众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西医疾病诊断的症状体征与该病所辖诸证的症状体征相差悬殊,西医疾病的症状体征甚少,而病辖诸证辨证的症状体征远远超出疾病的症状体征,辨证症状绝大多数来历不明,以一种虚拟状态存在,进而导致由虚拟症状抽象出众多虚拟证,并通过相关辨证标准得以体现,给动物模型的研制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沙参麦冬汤治疗感冒后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感冒后咳嗽肺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对照组给予强力枇杷露,两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能有效改善感冒后肺阴亏虚型证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常见证候类型和症状/体征。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1979年至2011年5月所收录的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334篇含有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和207篇含有证候症状/体征的文章进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常见证候及相关症状/体征。结果:慢性前列腺炎常见中医证候是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和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脾气虚证。实证因素为湿热、气滞、血瘀,虚证因素则主要是肾虚和脾虚。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包括盆腔局部不适(会阴/少腹/阴器/腰骶等部位的疼痛、坠胀和其他不适)、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末滴白、尿后滴沥)和其他症状(阴部潮湿、口苦、口干、血精等)等。对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湿热下注证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14个主要症状/体征,气滞血瘀证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13个主要症状/体征。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专家意见,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及其症状/体征的归纳和特征的抽提,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寻找有助于辨证客观化的指标。方法:采用自制临床信息收集表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的收集,并进行辨证分型,将分型后的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脾虚证患者以温度变化为主要发病诱因,比例高于肾虚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症状特点如嗜好、发病季节、清涕、鼻塞等在各证型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以虚证多见,肺虚证是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证型。临床症状对辨证的指导作用有限,局部体征更能反映出证候本质,对辨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