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后肠功能异常、肠源性感染、脓毒血症3者关系,指导临床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功能的维护及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60%的大面积烧伤11例,在伤后尽早给予胃肠道喂养,喂养质从单一制剂到复合制剂,同时以未早期喂养大面积烧伤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喂养组较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感染发生时间推迟。结论:大面积烧伤后早期胃肠道喂养可有效地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刘惠清 《当代医学》2010,16(25):127-127
大面积烧伤特重度患者早期以纠正休克为主,在48小时~72小时后就将进入感染期。在此时期如创面融痂等因素引起全身毒素吸收致脓毒血症及败血症,使患者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应度过休克期后在病情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3.
29例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杨勇1李芳2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SOF)是指在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休克、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长时间心肺复苏病理产科等疾病24h后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衰竭综合征[1]。MSOF是临床较为常见且病死率极高的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8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治疗进行回顾,探讨烧伤病人液体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特重烧伤病人按休克与未发生休克分开,根据补液公式,计算延迟复苏液体总量。结果 168例休克病人中有166例输液量超载,而112例未发生休克病人仅有23例液体超量。结论 对于特重烧伤病人应尽早、尽快的补液治疗,避免发生休克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创面脓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1例烧伤后并发创面脓毒血症小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治愈,3例死亡。病人具有烧伤创面大,早期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创面均有不良用药,严重的营养低下,胃肠道症状突出,创面感染菌以绿脓杆菌为主和多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特点。结论:小儿创面脓毒症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创面不良用药和早期休克期度过不良是发生创面脓毒症的关键,而肠源性感染可能也是重要的因素。治疗中要强调营养支持、抗感染和脏器功能扶持的综合治疗,尽早封闭创面是治疗中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早期行切削痂自体皮移植、异体(种)皮覆盖术是目前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常用的手术方法,可减少创面感染,缩短疗程,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病死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闸植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的存在是导致机体急性代谢障碍 ,免疫功能下降 ,内分泌紊乱和内脏功能损害的根源 ,也是全身感染的来源地。因此 ,尽早尽多地去除坏死组织 ,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 ,传统公认的手术时机为伤后 3~ 7天。但近年来对入院较早、复苏满意的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开展休克期 (伤后 48h内 )切痂植皮手术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休克期切痂的利弊 ,论证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对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综述如下。1 开展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1.…  相似文献   

8.
刘甘平  陈成丽 《广西医学》2009,31(5):717-71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以及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大面积烧伤住院患者休克期以及首次切削痂围手术期常规监测CVP,并根据CVP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的量和性质。结果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严密的CVP监测下均平稳度过休克期,首次切削痂手术前后均未有明显血容量不足等休克征象发生。结论CVP监测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为大面积烧伤的成功救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大面积烧伤休克期以及首次切削痴围手术期CVP监测应列为常规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的存在是导致机体急性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内脏功能损害的根源,也是全身感染的来源地.因此,尽早尽多地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传统公认的手术时机为伤后3~7天.但近年来对入院较早、复苏满意的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开展休克期(伤后48h内)切痂植皮手术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休克期切痂的利弊,论证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对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炎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106-107
大面积烧伤病情危重,变化多而急剧,常常并发严重的休克及感染,尤其在休克期治疗护理中,能使患者顺利度过休克关,是极其重要的。认识休克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其病理生理过程,对指导烧伤救治与护理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休克期的护理在烧伤病人的救治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临床上要求护士全面掌握烧伤病人休克期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化验检查相关数值意义并能十分仔细地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的救治成功与否,除了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外,还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下面谈谈我科47例大面积烧伤休克病人的护理。1临床资料1995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5个月~63岁。平均烧伤面积40.2%,最大烧伤面积78%。2采取的护理措施2.1立即给氧的同时迅速给病人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为体液外渗引起血容量减少,静脉变细、变扁,难于穿刺,尤其是小孩。我们选用大的静脉进行套管针穿刺或静脉切开,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路,按医嘱输入液体。原则上先胶后晶,交替使用,但根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创面脓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1例烧伤后并发创面脓毒血症小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治愈,3例死亡。病人具有烧伤创面大,早期休克期度过不平稳,创面均有不良用药,严重的营养低下,胃肠道症状突出,创面感染菌以绿脓杆菌为主和多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特点。结论:小儿创面脓毒症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创面不良用药和早期休克期度过不良是发生创面脓毒症的关键,而肠源性感染可能也是重要的因素。治疗中要强调营养支持、抗感染和脏器功能扶持的综合治疗,尽早封闭创面是治疗中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深静脉导管引发的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深静脉置管的时间、置管皮肤条件、置管部位、输入液体成分、患者年龄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深静脉置管时间越长脓毒血症发生率增加,置管皮肤带创面出现脓毒血症几率增加,静脉导管输入高渗液体更容易发生脓毒血症,患者年龄越大出现导管脓毒血症的机会越多。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时间、皮肤条件、输液成分及年龄增加了引发脓毒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谷才之 《新疆医学》1998,28(1):19-19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注在静脉损伤广泛,给救治中的复苏补液增加了困难。而尽早地切(削)除坏死组织无疑是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为使早期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我们于1995年6月至12月在救治严重大面积烧伤手术中采用切(削)痂创面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琢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107-107
营养支持是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护理效果是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的关键之一。作者分析了我科近6年来对39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经验。现就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58例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水平,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过去近6年58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方法,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吸痰护理.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问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机械通气的健康宣教.结果 3例存在严重的复合伤,于入院当天死亡,1例在外院治疗15天因创面严重感染转入我院,终因脓毒血症死亡,其余病例全部治愈,抢救成功率达93.1%.结论 提供优质护理是救治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休克期即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体液渗出期,此期大量体液渗人组织间隙和渗出到创面,从而使循环血容量减少,造成严重休克。伴随皮肤损伤的烧伤休克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也有其特殊重要性,往往因护理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现将10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救治成功率已达较高的水平。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危重烧伤病人救治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伤后救治延误,失去了早期治疗的“黄金”时间,或者创面处理不当造成创面感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治疗水平而言,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即便得到了所谓的及时的、有效的救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高原地区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成批烧伤病人救治的方法和措施,总结高原地区成批烧伤救治的经验。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救治的13批烧伤事故共计82例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2例烧伤病人中死亡10例,其中休克死亡3例,感染死亡5例,2例死于ARDS。治愈72例,治愈率87.80%。结论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只要救治方法和措施正确得当,高原地区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17"爆炸事件中大面积烧伤伤员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17"爆炸事件中9例大面积烧伤伤员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同时动态进行APACHEⅡ评分,记录伤员休克期是否平稳度过,是否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血症,有无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存活或死亡等临床转归情况。以同期13例小面积烧伤伤员和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大面积烧伤组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9例大面积烧伤员中,D-二聚体水平基本随烧伤面积和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而升高,D-二聚体水平越高,伤员休克期越不平稳,越容易并发脓毒血症与DIC,死亡危险越大。[结论]D-二聚体是大面积烧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和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