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62例临床疑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B型超声检查并诊断。并与术后经病理证实,以评估B超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子宫腺肌病的超声符合率57例92%,误诊率5例8%,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性较差,B超对该病诊断,即能定性,又能定位。结论 B超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为及时研究治疗该病带来了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哈金华 《大家健康》2016,(4):187-187
目的:探究利用超声诊断检查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接受的31例经病理和手术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32.3%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表现为单纯性子宫腺肌症,19.4%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出现弥漫性增大,另外19.4%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出现肌瘤,其余26.5%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出现腺肌瘤。结果:全部31例患者均出现子宫增大,程度略有不同,回声不均。增强、病灶没有显著边界。经 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后可见子宫腺肌症病灶附近有点、条形状的血流信号,无血流环绕。结论:超声诊断能够清晰准确地诊断子宫腺肌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肥大症与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检查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患者226例,术前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肥大症或单纯内在型子宫腺肌症,术后行病理对照。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病情不同分为轻度腺肌症,前壁增厚型腺肌症,后壁增厚型腺肌症3组,并与子宫肥大症组,正常人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各组患者声像图特点与临床资料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t检验,子宫肥大症与子宫前壁增厚型及后壁增厚型腺肌症组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肥大症均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结合临床资料两者可以进行明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表现,术后比对病理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为45例,符合率为86.5%,其他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性较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华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831-832
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过多及不孕症等。本研究就我院经超声诊断的35例子宫腺肌症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疗结果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经超声诊断的子宫腺肌症35例。年龄20~56岁,平均(39±7)岁。其中28例临床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确诊子宫腺肌病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腹部超声检查中,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0例,诊断准确率为73.17%;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8例,诊断准确率为92.68%,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陈小玲  王戈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54-3755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诊断单纯腺肌症50例,合并子宫肌瘤36例,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和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单纯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81例,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超声在诊断子宫腺肌症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图像及能量多普勒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50例患有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二维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检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二维声像图子宫肌瘤瘤体与肌壁有明显分界,子宫腺肌症不明显;能量多普勒子宫肌瘤瘤体周边有环状、半环状血流,且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症有弥散分布的血流.结论 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海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63-163
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肌腺症及其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腺肌病患者82例,使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经腹部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以子宫腺肌病诊断入院手术治疗10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8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1.2%。结论:B超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所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50例被临床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84%(42/50),误诊5例,漏诊3例.本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归纳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和局限型4型.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并经动态观察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暗区,内膜线移位,星点状血流及高搏动指数高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是否对子宫腺肌症超声诊断产生影响。方法对83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病人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是否合并肌瘤,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征象有一定的特异性,对48例单纯子宫腺肌病及35例合并肌瘤的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和71.4%。结论合并子宫肌瘤会影响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图像及能量多普勒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1例子宫肌瘤和23例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检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二者的二维声像图主要区别在于子宫肌瘤瘤体与肌壁有明显分界,而子宫腺肌症不明显;能量多普勒区别在于子宫肌瘤瘤体周边有环状、半环状血流,且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症有弥散分布的血流。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经阴道彩超检查患者符合临床诊断,占92%,误诊漏诊7例,占8%.结论 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检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和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统计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入诊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腹部行常规妇科检查,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诊断情况。结果: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症8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75例,准确率91.5%;子宫肌瘤4例,子宫肥大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例,误诊率8.5%;弥漫型64例,局限型18例。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泽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49-1250
目的: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总结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二维声像图(2D)及CDFI诊断的62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临床特点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结果:对62例子宫腺肌病的CDFI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03%(49/62),误诊率20.97%(13/62)。结论:CDF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可疑病例仔细分析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孙若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77-78,F0003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2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对比两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54例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腺肌病中,2例均误诊为单纯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6.3%,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75.0%.子宫肌瘤阻力指数RI=0.58±0.09;子宫腺肌病阻力指数RI=0.78±0.0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显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通过掌握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误漏诊的发生,从而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郭芳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61-306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2010年收治的1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前声像图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19例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误诊为腺肌症并子宫肌瘤,4例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单纯性子宫肥大症,其余的150例基本符合,符合率达76%.病变分布以子宫后壁及均匀弥散性多见,分别占43.9%(87例)和40.4%(80例),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结论 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7.50%、90.0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HILIPS-IU22及开立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其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情况。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具有不同的特征。子宫肌瘤组RI与子宫腺肌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