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音乐治疗已在医疗领域中应用,特别在儿童疾病、老年疾病以及精神疾病领域中具有显著疗效。为了使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更多的改善,很多研究人士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音乐治疗的研究,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清晰有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籍凤艳 《吉林医学》2009,30(20):2497-2498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智力差,人们很难对他们实施各项康复措施。因此,医疗康复治疗是第一措施,也是实施其他康复措施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很多,但最常见的仍然首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赵杰  刘铁榜 《中国民康医学》2014,(15):70-71,102
自我管理模式起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随后被引入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项目中。目前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并不完善,除了要发挥医疗卫生、社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力量之外,患者自身的管理也很重要,即自我管理。目前国内外关于自我管理理论在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在此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综合性社区康复干预对治疗慢性精神疾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顺德地区140例慢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进行12个月干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第3月末、第6月末、第12月末分别采用精神病人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损筛选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采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干预的病人,精神症状明显减少,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康复效果明显,且康复治疗时间与社会功能恢复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社区康复干预治疗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李梅 《中外医疗》2011,30(18):187+189-187,189
精神疾病在门诊治疗存在很多疑难点和问题,门诊医生在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时候药物的选择剂量掌握,依从性、耐受性等都很重要。治疗方法首选非精神科药物;反复发作的患者考虑是否联合用药。所谓难治性的患者回忆既往有效治疗药物或经典和非经典精神科药物配合,必要时可做MECT。在治疗中一定争取家属的支持、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这样才能在治疗中保持连贯性,使患者治愈后能保证康复治疗,维持治疗长期性。加强门诊医生的责任心,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患者自行减药停药而导致治疗中断,病情复发或加重。完善病人的治疗方案减少精神疾病的残疾率。  相似文献   

6.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综合性社区康复干预对治疗慢性精神疾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240例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进行干预,采用精神病人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损筛选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采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措施干预的病人,精神症状明显减少,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康复效果明显,且康复治疗时间与社会功能恢复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社区康复干预治疗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文永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08-1709,1713
从精神病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更多的治疗时间是在社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社区精神卫生,不少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来推动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服务。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资源十分有限,精神病患者不可能都到医院住院治疗,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长期生活在社区,尤其需要社区医生就地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精神疾病社区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有效方式。方法:对我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4月~2012年10月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686”是按照公共卫生思路运行的精神疾病临床治疗与社区管理康复项目,是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科学支撑、社区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连续防治模式,只要管理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对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结论:“686”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连续防治模式,提高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了危险性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志华 《农垦医学》2007,29(5):379-380
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在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疾病康复程度与精神病患者能否很好地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是分不开的.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就我院开展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几年来,谈一点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郑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44-1144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慢性复发性的严重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发展,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本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药物治疗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用药物减轻精神症状的同时,社会心理康复措施在减少和预防患者衰退,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精神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募集目前处于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251人入组接受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96人,研究期间不接受康复训练。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情感量表”及“TDL生命质量量表”评估康复效果。结果:(1)在4组不同诊断间的结果比较中,除正性情感与情感平衡外,其他所有评价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2)精神分裂症在社会功能缺陷等多个比值中均低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者。(3)情感性精神病与神经症和心理应激障碍比较在社会功能缺陷及生命质量上差值有显著性差异。(4)神经症与心理应激障碍比较的显著性差异主要在正性接纳、自我接纳、生命质量几个方面。结论:患者自愿接受社区精神康复训练效果受病程、诊断等多因素影响;社区精神康复训练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康复效果不同。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康复效果在多个指标中低于其他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浸浴治疗时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4月31例行浸浴治疗时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康复理疗的同时综合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理疗的差异。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的康复理疗)、治疗组(在实施康复理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即SCL-90量表,康复理疗效果评定采用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 arthe l指数。结果脑卒中两组偏瘫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康复理疗和介入心理干预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理疗效果与心理治疗明显相关,适时的心理治疗有助于该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行为疗法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将在我科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n=50)给予奋乃静治疗,对照组(n=50)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精神疾病患者合并骨折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骨折康复期治疗。方法:对32例精神病人合并骨折康复期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精神病痊愈19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4例,无效3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31例,患肢缩短跛行1例。结论:必须在有效的抗精神病治疗基础上,根据骨折及骨折固定情况,进行骨折关节、肌肉功能训练,物理治疗以恢复肢体功能,并配合心理治疗,护理、饮食支持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接受理疗康复的同时综合性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理疗的差异.方法: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理疗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实施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 Health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吴文源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个性特征评定采用由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理疗康复效果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颈椎病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理疗康复治疗和介入心理干预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颈椎病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而治疗组的患者人格特征比较稳定,P维度(精神质)和N维度(情绪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理疗效果与心理治疗明显相关,适时的心理治疗有助于此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分析康复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技能训练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干预训练后,两组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社区康复,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开展相关职业治疗,并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服药态度量表(DAI)、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作为评价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GI疾病严重程度减分率和总体进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DAI得分高于治疗前,而ADL得分低于治疗前,两者均具备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DAI及ADL得分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崔清  王玥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28-129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抢救成功的幸存者大多留有残疾,多数患者具有多种心理障碍。对出院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是对患者实施规范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脑出血患者应遵循出院指导。运用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治疗,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同时应将音乐治疗作为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指导内容之一,施以科学严谨的筛选,指导患者的同时对患者家属也进行个别指导,使其加强对音乐疗法临床护理效果的认识。由于音乐疗法因人、因环境而定,因此,音乐治疗的方式和音乐旋律的选择对不同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普通病房(下称对照组)和康复病房(下称干预组)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一般性的心理支持治疗,观察组是患者在药物治疗和一般性的心理支持治疗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 经12个月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干预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阴性症状有差别(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治疗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