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77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 (NYHA)Ⅱ~Ⅳ级 ]随机分为治疗组 (常规药疗加卡维他洛 )和对照组 (常规药疗 )。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 ,卡维地洛平均用量 (2 4.6± 11.3mg/d)。治疗 6个月。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经过 6个月的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左室射血分数上升 [(4 8.5± 2 .4) %VS(3 8.9± 2 .61) % ,P =0 .0 0 2 ]、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163 .70± 45 .3 0 )mlVS(181.5 0± 43 .80 )ml,P =0 .0 43 ] ;与治疗组 (按NYHA分为Ⅱ、Ⅲ、Ⅳ级三组 )治疗前比较 :左室舒张末容积下降 (P <0 .0 5 ) ;但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2.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 (bisoprolol)对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12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常规药物组 ,比索洛尔剂量起始量 0 .6 2 5 mg~1.2 5 0 mg,1次· d- 1 ,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为 2 .5 mg~ 5 .0mg,1次· d- 1 .观察心功能、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 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 VESD)、射血分数 (EF)、舒张早期 E峰流速 /舒张晚期 A峰流速 (VE/ VA) .结果 比索洛尔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 ,比索洛尔治疗 3m o后有效者(87.7% )高于常规药物组 (6 6 .0 % ) ,P <0 .0 5 ;冠心病(87.9% )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91.9% )疗效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分别为 6 6 .7% ,6 7.4 % ) ;治疗 6 mo后重度心衰者疗效(90 .0 % )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6 5 .4 % ,P <0 .0 5 ) .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L VESD[(44 .8± 3.9) m m vs(48.8± 4 .6 ) mm],EF[(40 .7± 7.5 ) % vs (35 .7± 5 .2 ) % ]优于常规药物组 (P<0 .0 1) ;L VEDD,VE/ VA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结论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促进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恢复 ,部分逆转心肌重塑 .  相似文献   

3.
达利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毓杰  王垒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0):912-913
目的 :探讨达利全 (卡维地洛 )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1 0 0例 ,左室射血分数 ( EF值 )≤ 45 % ,心功能 ( NYAH) ~ 级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达利全治疗 6个月 ,观察心室重塑、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用药前和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经过 6个月的治疗 ,达利全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与治疗前左室舒容积下降 ( P<0 .0 5 ) ;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 ,应用达利全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塑。长期应用能改善衰竭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充血性心衰患者 6 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 5 % ,心功能 (NYHA)Ⅱ -Ⅳ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6个月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塑 ,心功能的影响 ,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基线值及 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 6个月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的左室结构和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 (49.1± 8.1) %vs(39.2± 11.0 ) % ,P <0 .0 5。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 ,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8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Ⅱ~Ⅲ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 6个月 ,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经过 6个月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 ,卡维地洛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P <0 .0 1) ,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随机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不选用β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1.25~5mg/d,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01%,对照组为76.67%(P<0.05)。比索洛尔治疗组改善左室重塑,提高LVEF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症状,静息心率及心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55例,左室射血分数40%-45%,NYHA心功能Ⅱ-Ⅳ级经治疗随访6mo,包括治疗组30例(美托洛尔剂量6.25—25mg/次2次/d)和对照组25例行常规治疗6mo观察美托洛尔对老年人心衰症状,静息心率及心功能及心室重塑影响,应用心脏彩超测基线(治疗前)及6mo后的左室功能指标。结果经6mo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分别为(0.5±0.02)vs(0.42±0.02),p〈0.01,静息心率降低有极显著差异(70±10)bpmvs(86±10)bpm。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室舒张压容积下降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强心、利尿、ACEI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降低静息心率,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分成两组 ,比索洛尔组 (n =6 4 )口服比索洛尔 1.2 5~ 10mg/d。对照组 (n =16 )口服安慰剂 ,疗程均为1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 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比索洛尔组 3个月后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 ,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 ,射血分数和 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比索洛尔组有效率明显提高 ,死亡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 ,疗效更显著 ,不同剂量的比索洛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期使用比索洛尔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逆转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不同剂量的比索洛尔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王琨  王强  许庆  王沅滨 《广东医学》2003,24(12):1357-1358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分析比索洛尔在治疗心衰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2 9例心力衰竭患者 ,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受体阻滞剂 (ARB)、利尿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逐渐加用比索洛尔至 7 5~ 10mg ,1次 /d。常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治疗 1年后 3个时间进行心率 (HR)、左室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率 (FS)、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D)等心功能指标测量 ,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其数值关系。结果 治疗半年后 ,患者心率平均减慢 ( 5 0± 4 9)次 /min ,EF平均提高 ( 11 2± 3 9) % ,FS平均提高 ( 7 4± 4 2 ) % ,LVDD平均缩小( 2 4± 1 2 )mm。治疗 1年后 ,患者心率平均减慢 ( 11 7± 7 1)次 /min ,EF平均提高 ( 16 1± 4 8) % ,FS平均提高 ( 12 9±4 4) % ,LVDD平均缩小 ( 5 3± 2 0 )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比索洛尔每天 1次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纤颤患者的治疗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64例,经常规综合治疗1周后,治疗组加用比索洛尔(1.25-10mg/d),治疗3个月后,观察心功能、心室率和血生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静息、运动后心室率控制,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著的效果(P<0.05-0.01),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得到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能很好地控制心室率和改善心功能,且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施志雄  刘伶 《广西医学》2004,26(7):947-948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 6例CHF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治疗 6个月后观察其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变化。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在强心、利尿、ACEI基础上 ,长期应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产期心肌病 (peripartumcardiomyopathy)的临床特征及其内科处理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11例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改变和治疗方法与转归。结果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右心衰竭表现 ,心功能 (NYHA分级 )Ⅲ级 7例、Ⅳ级 4例。心电图多表现为窦速和左室肥厚 ,X线检查心胸比率平均 0 .61± 0 .0 7。平均左室射血分数 0 .3 2± 0 .16。治愈出院 10例 ,1例因体循环多发性栓塞死亡。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相对少见 ,但心衰程度较重。在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的基础上 ,应加用 β阻滞剂治疗。同时应注意抗凝 ,防止血栓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凌红日 《吉林医学》2014,(13):2755-275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者显著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值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明显缩小(P<0.05)。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患者群来说,曲美他嗪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并能够逆转心室重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CHF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64.29%和有效率92.86%均较对照组的39.29%和75%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0.01)。结论应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慢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0例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盐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简称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4 w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耐量,测量血浆脑钠肽(BNP)评价神经内分泌激活。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NYHA心功能、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BNP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7.
叶健烽  刘冬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41-1442,1447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刹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1:151服缬沙坦80mgm。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顿服,洛汀新组加洛汀新10mg/d,顿服,治疗16周,观察缬沙坦和洛汀新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分别测定基线值、治疗后4周、16周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过16周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略有改善,而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均明显改善。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逆转心室重塑。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有益的作用与ACEI类药物洛汀新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口服缬沙坦8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