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Kano模式下的麻醉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并研究其改进措施。 方法: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PACU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根据护理需求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比较改进前后PACU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经Kano模式分析可知,PACU护理服务项目中必备属性16项,期望属性13项,魅力属性6项。护理服务流程改进前(对照组)护理质量总分为(10.12±1.44)分,满意率为64.67%,患者投诉率为9.67%,改进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为(18.27±2.01)分,满意率为98.67%,患者投诉率为1.33%,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Kano模式能有效筛选出PACU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为改进PACU护理服务流程提供指导,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Kano模型患儿家属对儿科门诊服务的需求,并为儿科门诊更好的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8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家属290名为研究对象,以Kano模型为基础,采用我院设计的儿科门诊患儿家属服务需求调查表,共28项,对其进行调查,确定儿科门诊各项服务需求的属性。结果 28项调查条目中,魅力属性8个,占28. 57%;必备属性6个,占21. 43%;期望属性10个,占35. 71%;无差异属性4个,占14. 29%。象限分析结果显示:期望因素11个,必备因素10个,魅力因素7个。结论通过将Kano模型分析应用到儿科门诊患儿家属服务需求的调查中,明确患儿家属的期望因素、魅力因素和必备因素,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合理分配门诊服务资源,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Kano模式分析技术探讨儿科住院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特点,为提高住院患儿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依托Kano模型自行设计的儿科住院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调查问卷对方便抽样的300例住院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支持性照护服务需求的属性。[结果]儿科住院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中,必备属性6个(25%),期望属性8个(33%),魅力属性9个(38%),无差异属性1个(4%)。在象限分析图中,位于优势区的有10项需求,改进区的有7项需求。[结论]儿科护理管理者可根据Kano模型分析结果,把服务内容放在重点项目上,在满足病人的必备属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病人的期望属性,实现儿科住院病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ano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儿科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根据护理需求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比较改进前后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Kano模式分析可知,儿科急性护理服务项目中必备属性10项,期望属性9项;魅力属性6项。护理服务流程改进前护理质量总评分为(10.23±1.08)分,满意率为57.81%、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62%、患者投诉率为11.87%,改进后护理质量总评分为(20.45±2.03)分,满意度总评分为95.87%,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63%、患者投诉率为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no模式能有效筛选出儿科患儿及其家属护理需求,为改进儿科急诊护理服务流程提供指导,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患纠纷,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郭世莉  陈群 《华西医学》2015,(2):307-311
目的调查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服务需求,探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根据口腔医院门诊患者特点,设计基于Kano模型的口腔门诊患者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50例口腔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门诊患者服务需求中必备属性6项,期望属性11项,魅力属性3项,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占70%。象限分析中位于优势区8项,待改进区12项。结论 Kano模型是一种质量属性识别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医院在信息公开、公共设施、预约挂号及优化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等方面需改进,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Kano模型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服务需求进行定性分析, 计算各项需求的满意度影响力, 为制订针对性改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10例椎间孔镜手术患者, 从手术环境需求、信息知识需求、手术安全需求、手术护理质量需求及情感支持与心理需求5个维度编制Kano双因素问卷进行调查, 确定需求属性归类, 绘制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服务需求重要度-满意度矩阵图。结果最终纳入472例椎间孔镜手术患者, 男217例, 女255例, 年龄(57.78 ± 12.61)岁。椎间孔镜手术患者42项手术室服务需求中, 魅力属性12项占28.57%, 期望属性7项占16.67%, 必备属性17项占40.48%, 无差异属性6项占14.29%。重要度-满意度矩阵图显示, 首优改进需求2项, 中优改进需求2项, 次优改进需求15项。结论 Kano模型能够明确局部麻醉椎间孔镜手术患者需求属性及其对满意度影响力的大小, 进而对需求的优先改进顺序进行有效引导, 便于管理者科学、精准地提升手术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人癌性伤口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为提升癌性伤口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ano模型设计癌性伤口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调查问卷,对湖南省某肿瘤专科医院195例癌性伤口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各项需求属性.结果 19项支持性照护需求中,2项为必备属性、4项为期望属性、1项为无差异属性、12项为魅力属性.结论 在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探讨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基于Kano模型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调查问卷,对1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确定支持性照护需求服务属性。结果必备质量、期望质量、魅力质量和无差异质量分别有4项、15项、5项和1项。必备质量包括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和告知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等。期望质量排前3位的是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医护人员的尊重以及医疗过程知情同意。在魅力质量中排在前3位的是化疗间歇期电话随访、心理疏导和患友交流。满意影响力和不满意影响力的衡量数值较高的项目Kano属性大多为期望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努力做到给予患者舒适的就医环境,介绍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应有的尊重且做到医疗过程知情同意,使患者满意,再通过提供化疗间歇期的电话随访、心理疏导和患友和谐交流的环境,吸引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
沈蓝君  夏露  程云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2622-2628
目的 调查老年日间手术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89例老年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评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较高,得分为(88.92±14.59)分。其中,各维度的需求得分按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教育需求、医疗沟通与支持需求、服务方式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心理护理需求。合并其他疾病种类、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就诊科室是延续护理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较高,其需求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的实际需求,完善延续护理方案,从而为不同特征的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ANO模型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服务需求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3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基于KANO分析模型调查问卷,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服务需求指标进行归类分析。[结果]KANO模型分析显示,护理服务需求项目中必备属性9项,期望属性7项,魅力属性5项。[结论]KANO模型能准确、有效地筛选剖宫产产妇护理服务需求的质量属性,可以为我院改进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京城区生活自理及轻度失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属性,为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便利选取320名南京市城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ano模型分析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属性。结果26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中,必备需求项目2个、一维需求项目4个、魅力需求项目5个、逆向需求项目1个,其余14项为无差异需求项目,有6个项目为居家养老服务关键服务项目。结论居家养老服务应以需求属性分类为指导,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并持续改进,如积极改善老年食堂、短期托老等老人认为必备但目前满意度较低的关键服务项目,提升社区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卡诺模型对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进行定性分析,并进一步得出各项需求的满意度及重要度,为优化临床康复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月选取144例行择期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基础知识、营养、运动锻炼、药物、工作与职业、压力与心理、社会关注、危急与安全、诊断与治疗、风险因素管理等10个方面的需求项,制作KANO双因素问卷,得到需求属性分类,绘制需求的满意度-重要度象限图。结果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的51项条目中,必备属性有5项(9.8%),期望属性有14项(27.5%),魅力属性有8项(15.7%),无差异属性有24项(47.1%)。满意度-重要度矩阵图显示,PCI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条目中,4个(7.8%)处于待改进区,20个(39.2%)处于次改进区。结论需求重要性矩阵直接反映了患者的满意度,间接映射了患者需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惊厥患儿家属关怀护理服务需求属性。方法设计KANO模型的惊厥患儿家属关怀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270例惊厥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通过KANO模型质量属性分类方法将患儿家属关怀护理服务内容进行归类。结果惊厥患儿家属关怀护理服务需求中,必备需求项目11项、期望需求项目7项、魅力需求项目5项、无差异需求项目2项;满意度评价为0.13~0.84,重要度评价为0.19~0.82。结论KANO模型能够有效分析惊厥患儿家属关怀护理服务需求属性、满意度和重要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日间手术患者护理管理模式改进效果。方法结合本院"院中院"管理模式、"院前检查"手术治疗模式和日间手术特点,从患者住院管理和护理人员管理两方面分三步对日间手术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从护理人员参与日间手术管理、住院流程管理、术前访视制度改革,加强术后支持护理方面进行改进,建立日间手术护理人员管理制度,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日间手术患者对院前检查模式的满意率达95%以上,日间手术的术前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满意度得分也不断提高。结论通过对日间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满意率,降低了术前等候时间,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加快了医院床位周转,真正使患者得到快速诊治和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老年日间手术患者家属群体对当下日间手术流程的感知与需求。方法 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老年患者家属对日间手术流程的体验与需求,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临床适老化日间手术流程的构建提供依据。结果 老年患者家属对于日间手术流程的体验感普遍良好,表示医护人员能够耐心倾听并从专业的角度解答疑问,但也提出了日间手术等候时间过长、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表达了人文关怀、信息支持和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结论 适老化日间手术流程模式可以从加强人文关怀、完善信息支持系统和延续性护理服务着手,降低老年患者家属的焦虑感,促进适老化日间手术流程的优化与老年友好型医疗护理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升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室运行效率,构建手术室信息平台,探讨手术室全流程闭环式信息化全质量管理方案。方法 围绕以手术患者安全为主体,结合流程再造、精细化管理、全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无缝隙闭环式信息化转运交接、手术医师医疗权限控制、手术室消毒包/器械的信息化全流程追溯、术中离体组织标本的信息化全流程管理、手术室耗材、物资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全生命周期化管理等六个维度,探讨对手术室人、财、物等实施闭环式、全质量的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首台手术准时划皮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时间、手术患者PDA转运交接有效实施率、手术连台时间均有所提高(P<0.05);实施前后患者信息识别率、手术患者高危风险评估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执行率、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等都得到了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9.33%优于对照组92.30% (P<0.05),观察组医护对手术室运行效率总满意度99.54%优于对照组93.97%,(P<0.05)。结论 全质量管理体系下手术室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实施促进手术室向高质、高效、低耗方向发展,做到手术围术期的全过程、全质量信息化控制,持续改善了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效率和手术室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需求,并分析需求实现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招募法选择长春市299例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健康服务需求,运用卡诺模型进行需求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产品和服务一起交付的智慧医疗产品新模式。结果 需求指标3、4、9归属为必备型需求,需求指标1、5、8归属为期望型需求,需求指标7、10、11、13、14归属为魅力型需求,需求指标2、6、12、15归属为无差异型需求。结论 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服务应在维持和完善必备、期望属性需求基础上,发展和创新魅力属性需求,客观分析和改良无差异需求,以提升居家养老慢性病患者智慧医疗产品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需求,为日间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2-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日间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项目得分前3位的是健康教育需求、专科护理需求及并发症护理需求。结论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日间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及策略,确保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下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法:对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安全管理,包括患者管理、流程管理、护士培训、医嘱管理、病室安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等方面,并评价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均在24小时内安全出入院,无护理安全差错发生。结论:骨科日间手术安全管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患者不同阶段的照护需求。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2年2—6月选取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的21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资料共提炼出4个一级主题, 包括就医体验、术前准备相关信息需求、术后并发症护理需求、居家康复护理及复诊需求, 其中就医体验包括节约就医时间、术前准备不充分、焦虑。结论针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 需增强信息支持、提供日间手术针对性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 且进一步完善术后康复管理流程, 提升日间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