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作数字广度(顺、逆)、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即刻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连线测验A和B、字色混淆测验(Stroop)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治疗第12周末后,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其他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P<0.05 orP<0.01),而氯丙嗪组在13项认知功能指标中有5项恶化,主要在逻辑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各项认知功能测查结果均明显好于氯丙嗪组[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即刻逻辑记忆分别为(13.98±3.24)分和(5.01±3.98)分,完成连线测验B的时间分别为(90.45±37.16)s和(129.25±36.2)s,WCST持续性错误数分别为(2.56±3.82)个和(11.13±9.87)个等,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氯丙嗪对认知功能的某些领域有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连线检测、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检测(HVL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等认知评估工具对阿立哌唑治疗8周前后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测验。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显著差于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P<0.05);经阿立哌唑治疗8周后达到临床痊愈标准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成绩除WMS-Ⅲ空间广度测验外,其他大部分测验成绩仍然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言语记忆、空间记忆、注意警觉和执行功能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阿立哌唑治疗可以部分改善认知缺陷,但精神症状达到临床痊愈患者仍然存在多个领域认知缺陷,显示认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利培酮及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经CCMD-3确诊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利培酮组40例和氯丙嗪组38例进行治疗,8周后判定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子项目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在治疗8周后WMS、MMSE及WCST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氯丙嗪组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用明显,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优于氯丙嗪(氯丙嗪无效),且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奋乃静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7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指标)用以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以及分言语学习和记忆。结果:治疗第12周末,帕利哌酮缓释片组除Stroop-c、连线测验A和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外其它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而奋乃静组共有7项指标恶化,包括即刻和延迟逻辑记忆、Stroop-CW、T M T-B、数字广度测验-倒背、即刻和延迟视觉再生;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绝大多数认知功能测查结果优于奋乃静组( 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奋乃静对认知功能的某些方面有损害。  相似文献   

5.
阮靖  张小智  骆明杰  孙兵  焦亮 《四川医学》2019,40(12):1258-1261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记忆及延迟视觉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GFAP、BDNF、NT-3、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DNF、NT-3水平高于对照组,GFAP、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精神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提高BDNF、NT-3水平,降低GFAP、S100-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认知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首发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1例和奥氮平组29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血脂水平检测。结果:阿立哌唑组治疗后PANSS总分53.01±12.81分、阳性症状计分22.45±9.77分、阴性症状计分13.22±7.65分、一般精神病理计分18.87±10.26分;奥氮平组治疗后PANSS总分51.75±11.67分、阳性症状计分21.56±9.32分、阴性症状计分11.76±7.46分、一般精神病理计分19.21±9.25分。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计分、阴性症状计分、一般精神病理计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治疗后WCST测试两组总应答数85.90±14.01分、正确应答数63.31±13.13分、持续错误数18.35±10.13分、随机错误数14.87±6.62分和分类数4.71±0.74分;奥氮平组治疗后WCST测试两组总应答数82.83±15.27分、正确应答数65.85±12.24分、持续错误数15.27±9.55分、随机错误数13.13±8.48分和分类数4.87±0.63分。两组治疗后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和分类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奥氮平组TC(3.92±0.58 mmol/L)、TG(1.23±0.30 mmol/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水平高于阿立哌唑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相当,且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相对于奥氮平,阿立哌唑对血脂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和和氯丙嗪治疗组,每组43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阿立派唑治疗组和氯丙嗪治疗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阿立派唑组在WAIS-RC、CMS中各项得分均高于氯丙嗪组.WAIS-RC中的算术、数字广度、积木、图形拼凑、图片排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分,CMS中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和总分阿立派唑组高于氯丙嗪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与氯丙嗪组相比,阿立哌唑组能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服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分别口服阿立哌唑(研究组)和氯丙嗪(对照组)后观察其心电图的改变。结果阿立哌唑组近期心电图异常明显好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组比氯丙嗪组对心电图的影响小,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心脏疾病时应用阿立哌唑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关德海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24+303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精神分裂症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阿立哌唑和氯丙嗪,观察疗程12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氯丙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治疗前后阴性量表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丙嗪相当,但对阴性症状疗效明显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齐拉西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治疗,于入组时、治疗后第12周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随访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PRS测试结果均有明显差异,而两组间无差异,齐拉西酮组WCST、CPT、WAIS-RC等认知功能测验结果较氯丙嗪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氯丙嗪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效果相近,齐拉西酮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史福美 《当代医学》2021,27(9):18-21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联合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PANSS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记忆、计算与定向、注意与集中及总分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行为疗法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评分,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朱琼  王任昌  罗爱华  邓睿  刘锡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23-1324,1329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和利培酮组4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阿立哌唑有效率92.5%,利培酮有效率90.0%;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未见明显的体重增加及内分泌改变。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光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85-2186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舒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首发精神分裂症78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8例与舒必利组40例,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进行评定,评估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的WMS-RC总分均明显高于舒必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舒必利。  相似文献   

14.
陈军良  姜诚勇  田利萍  彭玲 《当代医师》2014,(12):1659-1662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不同样本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对52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例不同样本来自不同于患者组的另一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健康一级亲属(亲属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数字划销测验、连线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视觉再生、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和汉诺塔测验评定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结果 三组间数字划销测验净分、连线测验A时间及B时间、数字广度倒背及总分、视觉再生总分、言语流畅性音位及语义、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总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汉诺塔测验所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两比较发现,患者组的上述所有指标和亲属组除连线测验A时间外的上述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但亲属组数字划销测验净分、连线测验A时间及B时间、视觉再生总分、言语流畅性音位及语义、WCST总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的成绩要好于患者组(P<0.05或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且来自不同家族的健康一级亲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提示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耿松  沈仲夏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114-116+120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予阿戈美拉汀,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各项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用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D2受体(DRD2)基因多态性有关,其主要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又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有关,但目前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很少。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就诊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75例(对照组),采用中文版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包括连线测试A(TMT-A)、持续操作测验(CP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分别测量认知的7个分领域,包括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能力、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研究剔除脱落样本,最终成功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73例(对照组)。患者组和对照组的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功能评估上,患者组TMT-A评分、CPT评分、BVMT-R评分、HVLT-R评分、Stroop 色词测验个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T-A评分〔OR=0.888,95%CI(0.817,0.965),P=0.005〕、CPT评分〔OR=0.856,95%CI(0.790,0.928),P<0.001〕、BVMT-R评分〔OR=0.882,95%CI(0.817,0.952),P=0.001〕及HVLT-R评分〔OR=0.807,95%CI(0.734,0.888),P<0.001〕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且是精神分裂症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人群的认知功能优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人群;并且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与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多态性无关,但与部分认知功能有关,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能力、视觉学习和记忆能力、词语学习和记忆能力等部分认知功能越差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24-27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替换传统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 年6 月至2019 年7 月在我院治疗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满足研究条件的108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4)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n=54)采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分、总体印象评分、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时,观察组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体印象(CGI-SI)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主动性、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精神病药物相比,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阴性症状,降低临床总体印象,提高患者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纳入30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0例来自一级亲属中的超高危人群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超高危组1,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连线测验(TMTA)、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Ⅱ-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一修订版(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注意力、学习和记忆、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进行全面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注意能力摩觉性、学习与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高危组则在除空间记忆(BVMT—R)和信息处理速度中的TMTA测验外的其它方面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小于患者组。认知功能指标中仅CPT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WCST持续错误数与PANSS得分呈正相关(R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相对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但轻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29例)、帕利哌酮组(28例)、阿立哌唑组(28例),疗程8周,每组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结果 ①治疗后奥氮平组FBG、TG、T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H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T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奥氮平组、帕利哌酮组PRL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帕利哌酮组升高更明显(P<0.05),阿立哌唑组PRL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奥氮平组T3、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和阿立哌唑组T4、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④治疗后3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奥氮平、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奥氮平明显影响患者血糖血脂,帕利哌酮明显影响甘油三酯,阿立哌唑对血糖血脂影响不明显;三者均引起泌乳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帕利哌酮升高泌乳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基于数据驱动的亚型分组,探索不同亚型患者独立认知维度的损伤差异。方法: 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成套剑桥神经认知测试对25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用因子分析方法分离不同的认知维度,并据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聚类分析,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以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索不同认知亚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伤机制及临床特征。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可分成7个维度。据此使用聚类分析,将首发精神分裂症分成低功能和高功能两个不同认知亚型,不同亚型间各个认知维度和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低功能组表现出更为严重且广泛的认知功能下降,高功能组则相对保留了抑制功能,其他认知维度的受损介于低功能组和健康对照之间。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不同认知亚型,抑制功能在不同亚型患者中受损情况不同,可能是识别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同认知亚型的核心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