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对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红花注射液15mL入液静脉滴注,苦参素6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用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肝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5个月后,观察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A/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HBEAG及HBVDNA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少数患者出现乏力、恶心.腹部不适和腹泻.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抑制HBV复制,且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及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及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差别.方法: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血瘀阻络证)患者150例,分为肝硬化代偿期(A)及肝硬化失代偿期(B)两组,每组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丹参(24 mL)组及丹参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为80,60,40 mg).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Ul)、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结果:不同剂量丹参酮均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LT,Tbil,以及HA,PCⅢ,ⅣC的作用(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的疗效之间无差异,但优于低剂量组及丹参组(P<0.05).代偿组与失代偿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ALT,TBil)以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二者均对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优于失代偿期.但高、中剂量丹参酮之间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ST与GGT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Ⅳ)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ALT、AST、GGT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P〈O.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ALT、AST、GGT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HA、LN及CⅣ作为肝硬化分期的指标,动态监测其变化很重要。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利于临床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各4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影像学指标等。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2,P=0.044);治疗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影像学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病例组ALT、AST、TBIL、HA、LN、PCⅢ、Ⅳ-C、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激饲液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激饲液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68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配对分组:治疗组34例,给予黄芪注射液40-50ml,激饲液(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3g),1天1次,25天一疗程,30天后重复。对照组34例,给肝胺注射液250ml,维生素C3g,肌苷0.6g,1天1次,疗程同治疗组。两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从临床症状到血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激饲液治疗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近期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拉米夫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DV方案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ALT等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ALT、AST、ALB、HBV-DNA、TBi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可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抗病毒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病患使用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症状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我院在治疗2010年6月~2011年8月的乙肝肝硬化病患(失代偿期)时选择了不同的用药方案,因此可将其按照用药方案设为替比夫定组和常规组,分别应用替比夫定方案和常规方案,通过比较ALB(血清白蛋白)、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评估疗效,并对比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指标检测数据均较治疗前产生变化,表现为肝功能好转,但替比夫定组的好转率更高P〈0.05;替比夫定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更低P〈0.05。结论替比夫定适用于乙肝肝硬化病患的治疗,能针对失代偿期症状取得良好疗效,且服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病例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病例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影像学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脏影像学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病例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可有明显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舒瑞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效果良好,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降酶和抗纤维化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注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 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ALT、AST及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7.4%(P <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综合治疗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有明显的降酶、抗纤维化效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黄芪丹参粉针合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静点脉通液;治疗组 45例,给予常规治疗并静卢、黄芪注射液、丹参粉针和光量子疗法。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6%、72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X2=86 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不良反应。黄芪丹参合光量子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马晓红  李霞  杨栋 《华夏医学》2012,25(2):151-15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和细辛脑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同时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IL-2、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每日2次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差别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淳艺 《河北医学》2002,8(4):326-328
目的 :为了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我们选择了符合诊断标准的 10 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 :显示用药后疗效及病情改善情况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鱼腥草注射液静滴能缩短病程 ,改善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腹膜炎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3月-2008年7月收入天津传染病医院肝病1科目的85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对照组按照原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10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目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及抗生素疗程.[结果] 治疗组抗生素使用疗程较短,并发症目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结合西医治疗能够凋节患者目的免疫功能,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目的病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切口上方子宫壁肌注缩宫素20 IU,再予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后以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1次/ d 静脉滴注,连续用3 d;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切口上方子宫壁肌注益母草注射液40 mg,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后以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静脉滴注,益母草注射液20 mg /次肌肉注射,1次/ d,连续用药3 d;观察2组出血情况(产时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观察术后1、3、5 d 子宫复旧情况,检测产后24 h 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 <0.05);产后第1、3、5 d 观察组子宫底下降高度优于对照组(P <0.05);产后24 h PT、APTT、FIB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性治疗剖宫产 PPH,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NO、SOD、NOS、MDA)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2周后测定的PDW、MPV、PLCR、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和氧化应激指标,有利于改善机体综合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2周后停用;联合应用辛伐他丁20mg,每晚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并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14天。结果: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