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滴3.0g/日、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卡尼汀组患者主要症状及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介质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介质ks—CRP、IL-6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20mg口服10个月。治疗前后评估NYHA分级并做心脏彩超检查,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测定其hs—CRP、IL-6水平。结果:10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NYHA分级有明显改善(P〈0.01),心脏彩超示LVEF及码增加(P〈0.01)、LVDD减小(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心衰患者hs—CRP及IL-6并改善心脏功能,对于慢性心衰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6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12个月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以及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在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CRP、TC及LDL的水平均降低,EF、NYHA分级的水平均增加,但阿托伐他汀组在CRP、TC及LDL水平的降低和在EF、NYHA分级水平的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阿托伐他汀组EF与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01),而EF与TC、LDL呈零相关;对照组EF与CRP、TC、LDL水平呈零相关.结论 (1)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左室功能,降低血CRP水平.(2)阿托伐他汀改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可能与其具有降血脂以外的多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TNF-α、IL-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疗效优于单加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5.
胡慧  高毅滨  郑文武 《西部医学》2011,23(3):425-42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心力衰竭(H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12个月检测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C反应蛋白(CRP)、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①在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CRP、TC及LDL的水平均降低,EF、NYHA分级及FMD的水平均增加,但阿托伐他汀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EF与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EF与FM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EF与TC、LDL呈零相关;对照组EF与CRP、FMD、TC、LDL水平呈零相关。结论 DCM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左室功能及内皮舒张功能,其心功能的改善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Qd,连续4wk。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增加更明显,而血清CRP、IL-6及TNF-α下降更明显(均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张怀勇 《黑龙江医学》2007,31(2):99-10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15)和安慰剂组(n=15)。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need。结果治疗1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9.11±3.45)%对(34.23±3.14)%,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袁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与增强血管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IL-1β和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基础用药相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选取治疗后2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作为观察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 N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评定临床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结果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NDS和ADL评分显著增高(P〈0.05)。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VEGF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低剂量组治疗1周后有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治疗3天后明显变化 (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增强VEGF活性,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和增强血管修复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期间到我院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分组编号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左卡尼汀静脉注射,实验组患者使用左卡尼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相关血清标准进行检测,包括检测患者IL-1β,CRP,BNP水平,治疗后实验组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使用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 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相比,CRP、BNP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及TNF-α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及TNF-α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分钟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及TNF-α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分钟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及TNF-α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降低心衰患者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龄超过3月的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MHD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身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Alb、PA、Hb和B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Alb、PA、Hb、BMI、CRP、TNF-α和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改善MHD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浆IL-6、TNF-α、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28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标准抗心衰治疗+多巴胺改善肾脏血供)和联合治疗组(标准治疗组治疗方法+丹参酮ⅡA).观察两组治疗对血浆CRP、IL-6、TNF-α水平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标准治...  相似文献   

13.
张欣  张志明 《甘肃医药》2014,(4):241-243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被改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降低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CHF,可改进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轻型组(3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4d血清中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于伤后第1天开始升高,于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伤后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L-6及CRP于伤后第1天达到高峰,伤后第3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TNF-α、IL-6及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82,P〈0.01;r=0.563,P〈0.01;r=0.617,P〈0.01)。结论:血清中TNF-α、IL-6及CRP含量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炎性损伤过程,急性期其损害作用是主要的;IL-6及CRP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肾泄浊法(肾纤康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肾纤康颗粒,对照组仅予一般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2组体重、AMC、Alb、PA、TC、TG、HDL-C、LDL-C、Hb、CRP、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干体重、MAMC、Alb、PA、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RP、TNF-α、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干体重、MAMC、舢b、PA、Hb3月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TC、TG、HDL—C、LDL—c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P、TNF-α、IL-6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肾泄浊法通过增强患者食欲,抑制CRP、IL-6、INF-α的产生从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庭学  吴国平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96-1297,13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程道金 《中原医刊》2011,(14):54-5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0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后及,HD+HP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的变化。结果HD+HP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8周后复查比首次治疗后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降低MH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通过本研究提示:进行间断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多项血清因子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左旋卡尼汀组)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血清CTnI、IL-6、TNF-α、CRP、IFN-γ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血清CTnI、IL-6、TNF-α、CRP、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12±0.06)ng/ml、(1.31±0.60)pg/ml、(4.50±2.57)pg/ml、(4.68±2.23)mg/L、(0.10±0.04)ng/L]vs.[(0.36±0.11)ng/ml、(2.56±0.63)pg/ml、(7.43±3.13)pg/ml、(7.81±3.02)mg/L、(0.26±0.0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多项血清因子方面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炎症水平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95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1个月后炎症因子(IL-6、TNF-α、sCD40L、MMP-9、CRP)和内皮功能(vWF、NO、ET-1)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sCD40L、MMP-9、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6、TNF-α、sCD40L、MMP-9、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WF、NO、ET-1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WF、NO、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