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已成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在“浊毒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团队提出UC浊毒致病的病机,结合UC的现代发病机制,总结其病机为——浊毒损膜伤络,其是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关键;并且进一步提出“肠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凋亡或细胞焦亡、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是该病机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它能客观化、具体化、定量化阐述中医病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浊毒理论在UC防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衡可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代谢以及产生代谢性内毒素等途径,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中医理论方面,"浊毒"成为2型糖尿病重要的病机,"浊毒"致病早期以脾不散精、浊邪困脾为起始因素,后期以浊毒入血、痹阻脉络为致病之本。结合肠道菌群紊乱致2型糖尿病的现代机制与中医"浊毒"理论,笔者发现"浊毒"致病早期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衡阶段相似,后期浊毒入血与肠道代谢性内毒素致2型糖尿各类并发症的发病机理相吻合,且可以运用化浊解毒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2型糖尿病。笔者从中医"浊毒"病机入手,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浊毒"理论与肠道菌群失衡过程之间的共性,以期今后为2型糖尿病从"浊毒"论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紊乱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的病理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胆汁酸代谢异常分别和中医“土虚”“木郁”原理相通,故可以从“土虚木郁”“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两方面为IBS-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医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之法,从而调节“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最终改善IBS-D症状。  相似文献   

4.
从“浊毒-微生态”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及治疗,指出浊毒是触发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始动因子。急则治其标,化浊解毒为法,诱导缓解。缓则治其本,扶助正气,维持缓解。以期为消化科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总结,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免疫相关性及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方法查找国内外最新文献,阐述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宿主易感性、免疫调节失衡及肠道菌群紊乱与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较多,与免疫和肠道菌群失衡关系密切,但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与肠道整个菌群环境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免疫学及肠道菌群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的本质是肠道共生菌群和黏膜免疫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破裂。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从免疫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病及肺,故治疗本病时“肠肺”同治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实验研究概况,重点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细胞焦亡),抑制氧化应激,保护肠膜黏膜屏障,保护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肺损伤的相关研究做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探讨新的可能机制,为该病提供治疗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免疫紊乱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根据相火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相火免疫”学说。通过梳理“相火在位”的理论内涵,认为相火在位与肾精封藏、肝气疏泄具有生理相关性,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及病理基础,认为“肾失封藏、相火妄动”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病机,并提出藏肾疏肝的治疗大法,以填补下焦,封髓藏肾固其根本,配合清遏余邪、疏肝敛阳以治其标,分予清热疏肝、利湿化浊、散瘀解毒以“消、敛、降”妄火,标本兼治,为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多个方面。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由于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现代医学手段对其治疗效果欠佳。且多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发展趋势,故临床迫切需要探寻新的方法去干预该病。中医学中虽无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但参照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药防治此类病症由来已久,临床疗效卓著,治疗效果斐然,其中又以黄芩汤的治疗作用较为突显。且现代研究证明,不论是从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或是抗菌试验,黄芩汤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卓有成效。随着关于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诸多实验证明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多与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肠道菌群以及细胞焦亡等途径相关。本文将对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就以上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实验或临床应用黄芩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医学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心病可及小肠,小肠病亦可反作用于心,而心主神明是心的重要功能。若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受损,会有碍于心主司神志活动的发挥。现代医学发现肠道菌群与认知功能的联系紧密,这与中医学“心与小肠相表里”相吻合。糖尿病认知障碍(DCI)在中医学里属于消渴呆病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失衡是消渴呆病的始动因子,脾虚痰浊闭阻是消渴呆病的病理物质产物,临床有健脾醒脑法指导该病。以往项目证实肠道菌群紊乱是中医学脾胃失衡的现代病理基础,提示恢复脾胃功能以调整肠道微生物稳态有助于消渴呆病的防治。近年来DCI发病率上升迅速,发病机制复杂未明,增加了治疗难度,故寻找新的靶标不容忽视。目前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紊乱互为因果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基于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认知障碍均有复杂联系,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立足于既往的科研基础,逐层分析,发现肠道菌群既能影响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又参与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血糖上升等糖尿病与认知障碍的共同发病环节,具有典型的靶标作用。梳理肠道菌群与DCI的关联,以期为治疗建立新的靶点和方向,并深挖中医药调控脾胃治疗消渴呆病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机繁杂,而浊毒是导致UC化腐成脓,破膜为疡的启动因子,也是本病缠绵难愈的关键因素,因此浊毒内蕴,壅滞肠间贯穿UC全过程,是本病的病机。因其发病不同,体质差异,环境不同,常会在浊毒为害的基础上与其他证型相兼为病。本文从浊毒概念与特征、浊毒致病特点及浊毒致UC病理变化特点,阐明浊毒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并在浊毒为害这一病机的基础上分期细化证型,归纳总结与其相关的七种临床类证的证治规律,同时结合症状细化用药,对于指导临床病证结合、细化辨证、分层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及辨证论治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长。现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发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清浊相干”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中对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浊邪宿积的一种概括。“清浊相干”导致脑失所养,浊邪上犯清窍是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神志病的重要病机。逍遥散是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剂,现代研究表明逍遥散不但可以作用于胃肠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以发挥抗抑郁作用。从肠道菌群紊乱角度,运用“清浊相干”理论来阐明逍遥散抗抑郁的理论基础,对探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拓宽逍遥散的临床应用具有巨大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肠道菌群失调是国内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热点之一。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调理脏腑气机升降、调控脑肠肽和炎症反应等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数量和比例,使肠道菌群恢复稳态。本研究基于脾胃学说理论,聚焦肠道微生态,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角度浅析针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症的慢性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UC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升高。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分泌异常等密切相关。UC患者存在胆汁酸分泌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胆汁酸分泌异常抑制免疫功能、影响信号转导、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紊乱,在炎症的发生发展、免疫稳态及应激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胆汁酸间接或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同时在肠道菌群的修饰下又可产生次级胆汁酸,并经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故胆汁酸-肠道菌群轴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情志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肝郁脾虚是UC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胆汁酸异常分泌是中医肝郁的微观体现,肠道菌群紊乱为脾虚的生物学基础,并且在UC发病过程中,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失衡与中医的肝郁脾病机相契合。从胆汁酸-肠道菌群轴角度探讨UC肝郁脾虚病机的生物学内涵,更好地阐释UC肝郁脾虚发病机制的科学性,对于研究UC肝郁脾虚的病机实质及代表组方防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进行总结,认为脾胃气虚为其发病之根本,浊毒内蕴、瘀湿内困是其主要病机;主张从益气健脾治其本,解毒化浊、活血祛风以祛病之源,辅以风药消肿化湿、兼凉血行瘀止血;并据此创制理肠汤与溃疡灵,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紊乱既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因,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结果。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调节肠道菌群有良好的疗效,提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特征性差异研究并不深入,中医药分证型调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二者之间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刘启泉教授认为UC病机关键为浊毒内蕴肠腑,提出以“化浊解毒理肠法”治疗UC。临证时应结合疾病分期,灵活运用清热除湿、振奋脾阳、调和气血、温阳滋肾、内外结合等方法以化浊毒,恢复肠道正常功能,同时应注意将宏观辨病与镜下微观辨证相结合,精准用药。刘教授创立了“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作为治疗UC的基础方,随证加减,临床应用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少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仍有部分少弱精子症的病因未明,称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少弱精子症发病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为少弱精子症的核心病机,临床上采用补肾益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肾精”与肠道菌群具有相似性,在少弱精子症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紊乱与中医“肾精亏虚”病机有共通之处,且补肾益精类中药可调节肠道菌群紊乱,这或许是补肾益精法有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之一。基于此,该文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中医补肾益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调脾法”在《外科正宗》应用极为广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这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来说,通过调理脾胃达到调理肠道菌群丰富度的目的,从而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发生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按照UC发病机制判定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病机,总结近年来根据《外科正宗》应用健脾、燥湿、清热等一系列“调脾法”对UC肠道菌群失调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将中医中药广泛应用到炎症肠病临床中去,利用中医药优势在防治UC的医学研究道路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是《脾胃论》的核心观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之本,任何因素导致脾胃损伤,脾胃功能失调,失于健运,病由此生,脾胃被伤,为疾病发生的基础。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腑,脾胃与肠生理病理关系密切,其发病不离于脾胃内伤。基于“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观点,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外感时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都可致脾胃内伤,或是素体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失健,无力纳运,导致水谷代谢失调,病理产物生成,气血化生不足,气机升降失调,肠腑功能失健,水湿积聚,酿蕴成浊,浊毒内蕴,壅溃成疡。文章则从“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观点出发,阐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调理,并强调顾护补益脾胃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