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构建人谷肽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为毒理学、遗传药理学的研究等提供材料。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谷胸甘肽硫转移酶A1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被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比较,在152位点T→C,氨基酸由Met→Thr。结论 经酶切鉴定和PCR扩增,证实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2.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的温控高效表达 ,采用RT 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总RNA中扩增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的cDNA序列 ,将其插入到原核温控表达载体pBV2 2 0多克隆位点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 ,并进行了温控表达 ,表达量约达到 2 8 3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中 ,测序结果同Genbank中的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基因序列比较 ,在 619位点C→A ,氨基酸由Pro→Thr,在 5 2 8位点C→T ,编码氨基酸仍为Asp。通过温控诱导 ,在 2 8kDa的表达量约达到 2 8 3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原核温控表达载体pBV2 2 0的构建 ,为毒理学、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GSTA1)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高效表达。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将肝组织中提取总RNA扩增人GSTA1基因的cDNA序列 ,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多克隆位点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 ,并进行了高效表达。结果 人GSTA1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多克隆位点中 ,测序结果同GenbankGSTA1(GI:2 2 0 914 5 3)cDNA序列相比较 ,在 5 12位点T→C ,氨基酸由Met→Thr,同源性为 99% ,基因登陆号为AY5 32 92 8。通过IPTG诱导表达 ,在 34.4KDa处 1、2、3、4小时的表达量分别为 4 1.8%、6 8%、6 8.3%、83%。结论 经Westernblot分析 ,证实GSTA1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有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片段(SiPGK)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方法 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总RNA中体外扩增SPGK基因片段;克隆人pMD18-T载体中,然后挑取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分析、PCR鉴定;亚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阳性克隆经鉴定后进行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定;运用Blast程序,将测序结果及其推导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RT-PCR特异性扩增出一条长约830bp大小的条带;重组质粒pMD18-T-SPGK和pcDNA3.1( )-SPGK经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RT-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jPGK基因片段长为830bp,与SmPGK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分值为672;氨基酸同源性为94%,分值为473。结论 成功地构建pcDNA3.1( )-SiPGK重组质粒,为构建其核酸癌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沙眼衣原体 (Ct)ompA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利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La细胞 ,为核酸疫苗的研制作准备。 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D型Ct基因组中扩增ompA全长基因 ,重组入 pUCm -T克隆载体。将pUCm -T/ompA中的ompA外源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等反应 ,亚克隆入 pcDNA3 .1真核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 ,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 ,运用脂质体将重组体 pcDNA3 .1/ompA转染HeLa细胞 ,免疫组化法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 PCR扩增得到约 1.2kb的特异性ompA基因片段 ;序列测定证实与发布序列一致 ;构建得到真核表达重组体 ;重组质粒pcDNA3 .1/ompA在HeLa表达MOMP。 结论 CtompA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CtDNA疫苗以及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cDNA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方法 设计、合成ICAM-1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从肝癌组织中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经RT-CR扩增人ICAM-1的cDNA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 Vector,构建中介重组体(pGEM-ICAM-1),再克隆,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经菌落PCR和限制性酶切有目的片段出现,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RT-PER扩增得到人成熟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622bp,中介重组体(pGEM-ICAM-1),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根据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并真核克隆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全长cDNA.方法对本实验室曾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发现其5'端尚缺一段序列;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扩增,以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完整的阅读框(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获得的精氨酸酶编码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并将新基因的完整编码阅读框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果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获得了精氨酸酶5'端所缺序列,得到其完整的ORF,其ORF长1 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其为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完整cDNA序列.重组质粒经双酶切DCR及测序鉴定证明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获得、识别、扩增并克隆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  相似文献   

8.
孙文旦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1-123
目的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HepG2中扩增PinX1,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扩增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inXl-vsv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细胞核内有PinX1表达。结论成功获得PinX1基因,构建的重组载体可在Hek293细胞内表达,为探索PinX1在端粒、端粒酶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我国流行的周期型马来丝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mGAPDH)部分编码基因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以及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中马来丝虫GAPDH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以周期型马来丝虫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编码基因。扩增产物经初步鉴定后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GEM-BmGAPDH,经测序验证,并进行同源性比较。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GAPDH,转染COS-7细胞后进行RT-PCR验证。[结果]RT-PCR扩增出一条约877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粒双酶切的PCR结果与预期相符,DNA序列分析与GeneBank已知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转染的COS-7细胞高水平表达BmGAPDH的mRNA,根据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周期型马来丝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部分编码基因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载有小鼠抵抗素(resistin)基因及其反义核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为下一步进行resistin生物功能研究打基础。方法用resistin基因mRNA编码区序列特异引物,从小鼠脂肪组织中.通过RT—PCR的方法合成resistin cDNA,T4DNA连接酶将resistin cDNA克隆于pGEM-T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克隆成功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或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结果PCR产物长度与resistin cDNA理论长度363 bp相符;重组pGEM—T被EcoR Ⅰ和Xba Ⅰ内切酶切为约3000bp和355bp两个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插入pGEM-T的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小鼠resistin基因mRNA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重组pcDNA3.1^(+)和pcDNA3.1^(-)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DNA片段分别与小鼠resistin基因mRNA编码区序列和反义resistin基因mRNA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载有resistin基因和载有resistin基因反义核酸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CYP1A1、GSTT1、GSTM1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天津市360例正常女性和3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YP1A1、GSTT1、GSTM1基因及多态性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单基因、联合基因以及相关因素对乳腺癌的危险度。结果 CYP1A1基因、GSTT1基因、GSTM1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77,47.250,43.621,P=0.000)。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数目的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51.366,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1A1基因与体育锻炼、摄入肉类(每日多于150g)、摄入蔬菜(每日超过300g)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465(0.362~0.597)、1.559(1.344~1.808)、0.465(0.362~0.597)];GSTT1基因缺失、GSTM1基因缺失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245(1.645~6.375)、2.462(1.818~3.334)],且GSTT1基因与体育锻炼、累计行经年数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546(1.113~2.147)、3.735(1.401~9.956)],GSTM1基因与哺乳期限、绝育手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206(1.024~1.420)、1.690(1.353~2.111)]。结论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与乳腺癌发生有关,且其与雌激素暴露影响因素、生活方式等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P4501A1基因cDNAThr461→Asn461及Ile462→Val462突变载体,为进一步研究CYP1A1的功能和致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人CYP1A1基因(GeneBankNM-000499)c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Pm3/Pm4和突变引物Pt15/Pt16;Pt17/Pt18,内含酶切位点和突变位点,先用Pm3/Pt16,Pm3/Pt18组成两对引物,以pGEM-T-CYP1A1质粒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获得上游1397bp片断,再用Pt15/Pm4,Pt17/Pm4组成两对引物以10ngpGEM-T-CYP1A1质粒为模板进行第二轮扩增,得到下游177bp片断。然后用Pm3/Pm4做引物以第一、第二轮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第三轮扩增,获得的1·5kb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并回收纯化,将纯化的PCR产物与pMD-T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埃希菌DHα5感受态细胞,挑单克隆扩增、质粒抽提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三轮PCR扩增得到的1·5kb片断,经内切酶BamHI和SalI消化和T7p和SP6通用引物进行双向测序,证实克隆的目的片段与GeneBank中人CYP1A1基因cDNA的序列同源性为99·9%,且包含两个设计的突变位点Asn461、Val462。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含突变位点Asn461、Val462的CYP1A1基因cDNA的片断。  相似文献   

13.
14.
李悦玲  李俊  兰小定  贺金明  陈小宁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45-1546,1544
目的通过甲型流感监测,探索铜川市2009年9月-2010年1月该病流行趋势。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Real-timePCR)。结果共监测476份样本,阳性184份,阳性率38.7%。结论 184份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阳性样140份,阳性率76.1%。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4日,武夷山市1名台湾游客经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  相似文献   

16.
流感是一种特别的传染病,它潜在的威胁在于能够在几个月内感染世界上30%的人口.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由甲型H1N1流感所引起,病原体是一种以前未曾发现过的人、猪、禽三源重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咳嗽、咽部疼痛,部分病例伴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发病和重症人群主要集中于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住院病例往往有基础性慢性疾病.流行程度较普通季节性流感略强.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oseltamivir和zanamivir敏感,比起季节性流感引起雪貂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更为严重的病理病变.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显示,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对其有保护性抗体.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细胞色素P450基因1A1与肺癌类型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易感性标记物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与肺癌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91例和138例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CYP1A1基因型。结果鳞癌与CYP1A1突变型有关(OR=2.72,P=0.011)。吸烟与CYP1A1基因的联合作用未发现与不同类型肺癌有关系。对不吸烟者,CYP1A1杂合型可能是一个保护因素(OR=0.13,P=0.033),降低其发生鳞癌的危险性。饮酒和CYP1A1突变型基因联合作用与鳞癌有关(OR=4.32,P=0.048),和CYP1A1杂合型基因联合作用与腺癌有关(OR=22.00,P=0.009)。结论CYP1A1突变型基因型是肺癌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春,墨西哥首发新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形成人际传播,随后在北美洲和全球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6月11日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宣布全球将面临41年来首次流感大流行。随着持续性的社区传播,进人秋冬季节的北半球进入第二波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CYP1B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1B1突变基因型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3年12月起至2004年9月止,序贯收集组织病理学确诊乳腺癌女性病例共95名,社区来源健康女性对照140名。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查询方法收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及患病资料;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法检测CYP1B1第3外显子432密码子基因型(3*型突变);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突变基因型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结果按绝经状态分层分析,绝经前和绝经后人群病例和对照携带突变基因率差异也无显著性。在控制了年龄、哺乳史和未足月产史后,总病例-对照及按绝经状态分层分析均未观察到CYP1B1的3*型突变杂合型(Val/Leu)及突变纯合基因型(Leu/Leu)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CYP1B1的3*型突变基因型并不能增加一般人群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评价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子宫内膜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度。方法通过检索万方、CNKI、维普和PUBMED数据库,获取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子宫内膜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模型进行数据的合并。结果入选文献共4篇,其中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3篇,累计病例数和对照数分别为908和1585例。CYP1A1CC(纯合子模型)合并后OR值为1.19(95%CI:0.81~1.74)。CYP1A1(杂合子模型)合并后OR值为1.37(95%CI:1.12—1.67),CYP1A1等位基因C合并后OR值为1.19(95%CI:1.03—1.39)。结论CYP1A1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