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分析正常中年人双侧海马在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各代谢物比值变化规律,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从社区健康志愿者中选取符合标准者276名,按年龄分3组,A组:壮实期(41~48岁)90名,B组:稳健期(49~55岁)93名,C组:调整期(56~65岁)93名,行常规颅脑MR平扫、双侧海马MRS扫描,计算双侧海马头、体、尾部NAA/Cr、Cho/Cr、NAA/(Cho+Cr)值,分析不同性别间、左右侧别间、各年龄组间及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各参数的差异及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NAA/Cr、Cho/Cr、NAA/(Cho+Cr)值在男女之间、左右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相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NAA/(Cho+Cr)值A、B组均高于C组(P0.05),Cho/Cr值A组低于C组(P0.05);NAA/Cr、Cho/Cr值在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值在A、B、C组海马头、体部均高于尾部(P0.05),Cho/Cr值A、B组海马体部均高于尾部。NAA/Cr、NAA/(Cho+Cr)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6、-0.653,P0.05);Cho/Cr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为0.482,P0.05)。结论 ~1H-MRS能反映正常中年人海马不同部位代谢物相对含量的变化,为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健康人腰椎间盘与年龄及解剖部位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募集健康成人志愿者21~45岁共30名,分为21~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41~45岁组共五组,进行DTI序列扫描,用磁共振ADW4.4软件测出每组的FA及ADC值。探讨以上数值与年龄的变化及不同节段间盘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L1-S1间盘ADC值逐渐下降,(Ⅰ:r=-0.470,P0.01;Ⅱ:r=-0.513,P0.01;Ⅲ:r=-0.593,P0.01;Ⅳ:r=-0.697,P0.01;Ⅴ:r=-0.601,P0.01)FA值与年龄不相关。随着解剖节段的下移,在不同的腰间盘节段L1~4呈轻度下降,L4~S1明显增高,总体为上升趋势(F=8.726,P0.05)。结论 ADC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FA随着位置的下移而有增高趋势,下位间盘增高明显。DTI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与年龄及解剖部位均有相应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 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 按年龄分为10组, 每组12名(男、女各6名), 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及ADC值, 比较不同年龄组间FA值及ADC值差异, 分析FA值和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CST的FA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FA值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 ADC值先降低后升高。≤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 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 <0.05)。结论 DTI可反映CST微结构变化, 未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升高、ADC值下降, 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下降、ADC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相关测量指标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在腰椎间盘病变的应用,并对扩散梯度方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选取来我院的腰腿疼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6.9±16.2)岁,全部患者进行常规MRI及矢状位DTI腰椎间盘扫描,DTI扩散梯度方向分别为6、12、20。按扩散梯度方向将腰椎间盘分为DD6、DD12、DD20组;按Pfirrmann(Pm)分级将椎间盘分为Ⅱ、Ⅲ、Ⅳ及Ⅴ组,测量并比较不同扩散梯度方向组间、不同Pm分级组间椎间盘髓核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项异向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纵向弥散系数(λ1)。结果不同扩散梯度方向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A值、λ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m分级组间,扩散梯度方向为6时,FA值在Ⅳ与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梯度方向为12和20时,FA值在Ⅱ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Ⅳ、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梯度方向为6、12、20时,ADC值在Ⅱ、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扩散梯度方向为6、12、20时,各组λ_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病变的定量分析,扩散梯度方向为6时,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及测量数据,并可应用FA值对不同Pm分级椎间盘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正常成人髌骨软骨的初步应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3.0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114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的右膝关节髌骨软骨进行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3D dual-echo steady state,3D-DESS)及DTI扫描,获得不同图像后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髌骨软骨的FA值逐渐下降,而ADC值逐渐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与FA值呈负相关(r=-0.8321,P=0.0270.05),年龄与ADC值呈正相关性(r=0.698,P=0.0150.05)。结论DTI可探查髌骨软骨成分及胶原纤维结构的细微变化,且重复性及准确性良好,可为髌骨软骨病变早期诊断、监测病情进展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不同时期苍白球及海马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对 49 例瓦斯爆炸伤患者脑部进行动态观察,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对照检查;测量苍白球及海马的ADC值,对正常对照组(A组)、患者爆炸后1~3天(B组)及爆炸后2个月(C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爆炸后1~3天内脑部MR检查显示,苍白球病变(12例23侧)及海马病变(7例13侧)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A组苍白球区域、B组病变苍白球、B组正常苍白球、C组病变苍白球以及C组正常苍白球ADC值(×10-4 mm2/s)分别为6.78±0.24、5.12±1.07、6.83±0.54、8.57±2.26、6.74±0.41;B组病变苍白球 ADC值明显低于A组ADC值(P<0.05),C组病变苍白球ADC值高于A组ADC值(P<0.05),B组正常苍白球、C组正常苍白球及A组苍白球三组之间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海马、B组病变海马、B组正常海马、C组病变海马以及C组正常海马ADC值(×10-4 mm2/s)分别为8.75±0.35、6.00±0.64、8.47±:0.57、8.95±2.23、8.72 ±0.69;B组病变海马ADC值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正常海马ADC值低于A组(P<0.05),C组病变海马、C组正常海马与A组ADC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苍白球及海马是瓦斯爆炸伤后最易受累的脑区,海马损伤更为普遍.MRI是有效的诊断及评价手段,ADC值有助于定量评价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量分析健康人扩散张量成像(DTI)的部分参数值.方法 使用SE-EPI序列对22名健康志愿者行DTI扫描.在矢状位上分别测量不同节段颈髓各项参数值(ADC、FA、RA)以及本征值(λ1、λ2、λ3);在横轴位同一颈髓节段(C3水平)不同部位分别测量各项参数值.结果 矢状位测得颈髓C3水平FA值及RA值较其余部位高(P<0.05);横轴位测得颈髓前索FA及RA值较其余部位低而其ADC值较其余部位高(P<0.05).结论 使用SE-EPI序列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检查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图像;DTI可以定量测量颈髓的各项参数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求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r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FCD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回顾分析其MRI及DTI资料,分别测量典型病变区与对称健侧区、对照组同侧区的皮质及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 anisotropy,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应用Pearson检验入组患者双侧皮质区、白质区的FA和ADC值相关性,应用Duncan检验不同类型FCD的两种参数测量结果差异性,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入组患者患侧和健侧以及对照组同侧区数据的差异性,应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分别对皮质组MRI平扫及DTI技术对FCD阳性表现检出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3种检查方法与FCD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皮质区FA及ADC测量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白质区两者数值呈负相关性(P0.05);Duncan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FCD的FA及ADC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于FA测量值,皮质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同区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质患侧数值显著低于健侧及对照组同区域(P0.05)。对于ADC测量值,皮质与白质患侧数值均显著高于健侧及对照组同区域(P0.05);McNemar检验显示皮质区ADC值阳性检出力较MRI平扫及FA值的灵敏度(77.8%)更高,Kappa一致性检验得出ADC值检出力与FCD病理结果一致性最高(Kappa=0.802,P0.05)。结论 FCD的皮质区和白质内病理表现有较大差异,FA及ADC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组织内微观结构细节,但对辅助病理分型效用较差,DTI技术尤其是ADC值可对FCD的诊断提供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观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减压术前、术后躯体感觉传导纤维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及平均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 MD)变化,探究CSM患者感觉障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结构变化基础。材料与方法 27例CSM术前患者与2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接受大脑MRI扫描(DTI数据),27例CSM患者术后6个月再次进行同样扫描,将双侧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丘脑-中脑)作为感兴趣区,对三组ADC、MD及FA值的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间传导束FA值、MD值及ADC值的变化,以期揭示慢性颈髓压迫、减压对损伤远端的感觉传导纤维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M术前患者的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的FA值均减低(P0.05),丘脑皮质束及脊髓丘脑束ADC、MD值升高(P0.05);术后6个月,术后CSM患者丘脑皮质束较术前、对照组FA值均减低(P0.05),脊髓丘脑束FA值较术前和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DTI数据值可以量化反映继发脊髓损伤远端神经微细损伤,对判断CSM病情及揭示病理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CSM可致脊髓丘脑束及丘脑皮质束发生继发性、逆行性损害,减压术后丘脑皮质神经束康复效能不明显,但是术后脊髓丘脑神经束存在重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高血压伴与不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下丘脑细微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20例作为病例组,高血压不伴睡眠障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DTI技术获得两组患者下丘脑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比较两组间的FA值、ADC值差异,同时评价两组FA值、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A值为0.31±0.11,对照组FA值为0.50±0.12,P=0.00,病例组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DC值为1.84±0.73,对照组ADC值为1.45±0.41,P=0.045,病例组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高血压病程与睡眠障碍评分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0.836,P0.001,说明高血压病程与睡眠障碍评分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DTI技术可以发现高血压伴睡眠障碍和不伴睡眠障碍患者中下丘脑存在细微结构变化差异,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下丘脑区域的FA值明显减小,ADC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动脉自旋标记(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评价。材料与方法 25例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超急性期5例、急性期16例和亚急性期4例,所有患者均行DTI及ASL检查,观察各期的DTI图像及ASL图像并通过特殊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白质纤维束(DTT),测量梗死区与镜像区的FA值、ADC值及r CBF值,比较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梗死灶FA值、ADC值及r CBF值均较镜像区脑组织明显降低(P0.0 5),梗死区FA值、A D C值与r C BF值之间无明显相关(P0.0 5);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别分析3个时期脑梗死区的FA值、ADC值和r CBF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DTI和ASL能够早期反映梗死灶血流灌注情况及该区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根据量化的数据,可以间接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时间,进而提高适合溶栓的患者人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比较并评估常规DWI和DTI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经典四氯化碳方法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7只、早期肝硬化模型5只,正常对照组6只(该实验经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1.5 T超导型MRI系统及腕关节线圈肝脏MR扫描,包括DWI、DTI序列。扫描参数:DWI b值为0,500 s/mm2;DTI b值为500 s/mm2,在6个正交方向施加扩散梯度。层厚3 mm,矩阵192×128,激励次数(NEX)为4。在ADW 4.4工作站上分别对DWI及DTI进行后处理,重建出ADC图及FA图(DTI)。分别测量肝脏右叶的ADC值及FA值。应用秩和检验分析DWI的ADC值及DTI的ADC值、FA值与正常、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DWI的ADC值在正常组(0.001545±0.00013)、肝纤维化组(0.001116±0.00014)、早期肝硬化组(0.000791±0.00018)中呈递减趋势,正常组与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I序列中,正常组ADC值(0.017175±0.00097)±10-7高于肝纤维化组(0.011510±0.00080)±10-7和早期肝硬化组(0.010556±0.00195)±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在正常组(0.2278±0.0123)、肝纤维化组(0.3088±0.1509)与早期肝硬化组(0.4216±0.0388)中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DWI与DTI的ADC值均可用于对肝脏纤维化性病变的评估,但对区分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有限。D T I的FA值不但能区分正常与肝脏纤维化性病变,而且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TI和DTT对急性脊髓损伤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后导致脊髓损伤并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症状的患者在1周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分别测量脊髓损伤水平损伤侧(A区)、相对正常侧(B区)、损伤近端(C区)及远端(D区)的FA值和ADC值,然后绘制DTI参数图及DTT图.比较各区域之间的FA值及ADC值的差别,并对各区域间的差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区FA值为0.296±0.011、ADC值为(1.957±0.41)×10-3mm2/s,B区FA值为0.734±0.059、ADC值为(1.287±0.416)×10-3 mm2/s,A区与B区比较,FA值、ADC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区FA值为0.799±0.076、ADC值为(0.924±0.113)×10-3mm2/s,D区FA值为0.716±0.078、ADC值为(0.995±0.097)×10-3 mm2/s,C区和D区比较,F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A区与B区、C区、D区比较,FA值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区与C区、D区比较,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DTT图直观显示脊髓损伤水平纤维束损伤侧向相对正常侧靠拢,且损伤纤维束断裂.结论:脊髓半切损伤水平的损伤侧与相对正常侧和损伤的近端、远端FA值降低,ADC值升高.DTT更形象地显示出神经纤维束的不对称的损伤及程度,与病人表现出的神经功能损伤相符.DTI和DTT能够准确地为外伤导致的脊髓半切综合征病人提供与临床相关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各相关参数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可重现性,并分析其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材料与方法将6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各年龄段健康志愿者分成三组(A组,15~30岁,13名;B组,31~50岁,25名;C组,≥51岁,28名),在3.0 T磁场强度下对志愿者行IVIM-DWI扫描,休息30 min后行第二次IVIM-DWI扫描(b值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3000 s/mm2),应用双指数模型对信号衰减进行分析得出slow ADC值,fast ADC值及f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前后两次扫描之间的差异,探讨各参数的可重现性;采用方差分析(ANOVA)及LSD法对各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其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 A组健康志愿者前列腺中央腺fast ADC值两次测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其余各参数两次测量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low ADC值外周带A、B组及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央腺A、C组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st ADC值外周带及中央腺各组两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f值外周带各组两两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央腺A、C组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腺slow ADC值、f值总体上随年龄段升高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年龄段正常前列腺组织的IVIM-DWI各相关参数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可重现性;应用影像学手段,通过对IVIM-DWI相关参数的分析,可以定量的反映前列腺随年龄升高而发生的各种细胞水平的变化,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DTI观察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微观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DTI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不同脑区微观结构改变。方法 对18例TRD患者(TRD组)和18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和DTI扫描,测量胼胝体压部、体部和膝部厚度和不同脑区的FA值及ADC值,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受试者常规MRI均未见异常。对照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大小正常;TRD组16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大小正常,2例略扩大。TRD组与对照组间胼胝体各部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2组间各脑区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TRD患者双侧额下回和额中回、前扣带回、双侧海马、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DTI参数FA值可定量反映TRD患者多个脑区的微观结构改变,后者可能与抑郁症的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创伤性胼胝体损伤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胼胝体损伤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2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对胼胝体膝部、压部进行定量测定FA及ADC值,测定结果与患者组GC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所测胼胝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胼胝体FA值与GCS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并定量与临床GCS评分密切相关的胼胝体损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羊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进行磁共振T2-mapping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检查,揭示羊关节软骨退变各阶段MRI表现的特点和规律、并行量化评估。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的羊25只,随机平均分5组。A组为对照组;B、C、D、E组为造模组。分别对各组膝关节进行软骨的常规MRI、T2-mapping、DTI扫描,在T2-mapping上测量T2值,在DTI上测量ADC值和FA值,并对各组的T2、ADC、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模各组髌后软骨T2值较对照组T2值增加(P<0.001)且大体呈上升趋势;造模各组髌后软骨ADC值较对照组ADC值增加(P<0.001)且明显呈上升趋势,5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造模各组髌后软骨FA值较对照组髌后软骨FA值减少(P<0.001)。结论羊膝关节软骨早期病变时T2、ADC值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而升高,并随实验周期的延长ADC值均较T2值表现敏感,据此推断T2值、ADC值可评估羊膝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FA值在羊膝关节软骨退变时降低,在各实验周期上没有发现FA变化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