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结肠镜检查及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分析8229例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的资料。结果发生严重并发症者8例:男性4例,女性4例。6例发生于普通结肠镜诊治中,2例发生于无痛苦结肠镜检查。其中肠穿孔4例,肠道大出血3例,肠镜检查后出现休克死亡1例。4例肠穿孔行手术治疗。3例大出血1例手术,1例住院行钛夹止血,1例住院保守治疗。结论结肠镜检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穿孔,大出血,甚至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应掌握好适应症,操作时格外谨慎,认真仔细。  相似文献   

2.
韦良宏  陈梅颜  陈海东 《吉林医学》2011,32(13):2648-2649
目的:分析结肠镜诊治中并发肠穿孔的原因及内镜下钛夹闭合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 255例结肠镜诊治中并发肠穿孔的资料。结果:发生肠穿孔5例(0.079%),其中诊断性肠穿孔4例,治疗性肠穿孔1例。5例均行内镜下钛夹闭合术,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认为结肠镜检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时应认真仔细,谨慎耐心。穿孔后,内镜下钛夹闭合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肠穿孔的相关因素,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共31 862例,回顾性分析发生肠穿孔患者的个人情况、穿孔因素、诊疗策略等临床资料。结果 31 862例患者中,结肠镜操作致肠穿孔16例,发生率为0.05%。其中检查导致穿孔9例,治疗导致穿孔7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4.8 d。穿孔多发生于肠管转折处,其中直肠穿孔2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8例,脾曲穿孔2例,肝曲穿孔1例。治疗方式: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7例,开腹穿孔修补术2例,穿孔修补+末端回肠造瘘6例,保守治疗1例。6例患者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再次住院行回肠造瘘还纳术。结论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穿孔易发生于乙状结肠,操作过程粗暴、局部肠壁薄弱及解剖结构异常是导致肠穿孔的三大重要因素。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是穿孔诊疗的基本原则,腹腔镜下穿孔修补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4例结肠镜检查并发肠穿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结肠镜诊治中并发肠穿孔的原因,总结我院自1981年5月—2007年5月期间8229例结肠镜诊治中并发肠穿孔的资料。结果,发生肠穿孔4例(0.05%),2例发生于普通结肠镜诊治中,另2例发生于无痛苦结肠镜检查。认为结肠镜检查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时应认真仔细,谨慎耐心。  相似文献   

5.
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结肠穿孔是其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子1988年5月~1996年12月共行纤维结肠镜检查1728例,其中8例并发结肠穿孔.发生率为0.4M,与国内报道的0.51%~0.9%相符[‘1。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探讨于下。临床资料回.一般资料:本级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8~77岁.平均52.8岁。8例结肠穿孔均在进镜过程中发生,患者突发腹痛、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平片见隔下游离气体。穿孔发生在乙状结肠3例,横结肠3例,结肠左曲1例,降结肠三例。2.治疗方法:施行急诊手术4例:五例为回盲部癌,行右半结肠切除,穿孔灶作…  相似文献   

6.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黏膜类病变的最准确的方法,在大肠癌普查中,常作为评价各种初筛检效果的“金标准”。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大肠癌诊断最有效的临床手段。但是仍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肠穿孔这一严重并发症。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结肠镜检查诊断性穿孔发生率为0.17%-0.90%。笔者在实习期间遇结肠镜检查并发穿孔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44-34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早期修补在结肠镜检后结肠穿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行纤维结肠镜诊疗中致结肠穿孔并早期行腹腔镜下单纯修补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早期腹腔镜下完成单纯结肠穿孔修补术,其中4例为治疗性穿孔,4例为诊断性穿孔,均于12 h内行腹腔镜下结肠穿孔修补术。手术时间40~100 min,术后48~72 h恢复肠道功能。术后均无肠瘘、腹腔内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均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结肠镜检后肠穿孔早期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轻微、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经电子结肠镜诊断的息肉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共检查1085例,检出结直肠息肉258例,检出率23.78%,腺瘤性息肉104例(40.31%),增生性息肉50例(19.37%),炎性息肉96例(37.21%),15例伴发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全部为腺瘤,占腺瘤的14.42%;在切除的544枚息肉中,直接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52枚,活检钳直接钳除239枚,EMR切除3枚,EPMR切除1枚,扁平较小隆起应用氩气电凝或微波灼除或热活检钳除共243枚.手术切除6例.内镜治疗并发出血6例,均为息肉切除后立即出血,采用止血措施后,全部止血成功.无并发穿孔.15例腺瘤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变患者切除后,2例复查肠镜,均无复发,其余病人未来复查肠镜.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常见多发病,易发生癌变,内镜下息肉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丛爱滋 《河北医学》2002,8(5):459-459
大肠腺瘤性息肉的治疗近十年来在结肠镜下配合高频电灼器 ,连接圈套器进行切除 ,病人无痛苦经济负担小。但有并发穿孔的危险。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2 7岁。便血 2d来院就诊。诊断为 :下消化道出血 ,原因待查。电子结肠镜检查见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约 1cm× 3cm大息肉 ,有蒂 ,顶端糜烂出血。取活检为 :腺瘤性单发息肉。于 2 0 0 0年 7月 10日在电子肠镜下 ,采用OIYMPUSPSD - 10电凝器 ,连接圈套器 ,选电凝指数 4 ,行电切术 ,术后病人无不良反应 ,创面无出血。嘱病人休息一周 ,进无渣饮食 3d ,观察有无腹痛和便血 ,有不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2例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和高频电发生仪进行凝切, 每次凝切时间1~3s;较大息肉分块凝切.凝切务必彻底, 避免烧伤正常组织及引起出血和肠穿孔.结果 除15例27颗息肉经病理检查证实已恶变而行手术治疗外, 余经肠镜复查显示息肉完全消失, 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此技术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小,费用低,是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结肠镜在结直肠外科疾病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苍慨 《安徽医学》2006,27(6):472-473
目的探讨应用结肠镜(内镜)对常见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以提高利用内镜进行诊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2001~2005年间1231例行内镜诊治的病人,其中行内镜治疗76例,包括大肠息肉62例、乙状结肠扭转4例、假性结肠梗阻5例及急性结肠出血5例。总结操作体会,分析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内镜下治疗62例大肠息肉,共132枚,无并发继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21例结肠梗阻病人行内镜检查,19例明确梗阻原因及部位。对4例乙状结肠扭转行内镜下复位,3例成功,另1例经二次复位后仍复发,予以手术治愈。对5例假性结肠梗阻行内镜下减压,随访3个月,4例治愈。5例急性结直肠出血,4例发现出血灶,4例内镜下止血成功。结论内镜提高了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创伤小,应用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改进操作技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Fibreoptic colonoscopy was commenced in the Edward Wilson Colon and Rectum Unit at Sydney Hospital in June, 1973. The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its use is reported. Six hundred and twenty-six examin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568 patients. Fibreoptic colonoscopy has been of particular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nic polyps. A total of 318 polyps were removed from 184 patients. Their distribution, size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are recorded. Eight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628 examinations (1.6%). There were six colonic perforations (1.2%) with one death, and two significant haemorrhages (0.4%). Thi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acceptably low,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great benefits obtained by the patient from fibreoptic colonoscopy. The newer instruments, especially the medium length Olympus MB3 colonoscope, have greatly facilitated the examination and, combined with increasing experience, may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陈苍松  龚碧云  黄婷 《中外医疗》2016,(16):188-190
目的:探讨胃肠穿孔的CT扫描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分析该院从2010年3月—2015年12月以来经手术证实的53例患者的胃肠穿孔CT影像资料。结果53个病例中,其中15例为外伤引起的空回肠﹑十二指肠﹑及乙状结肠的穿孔,23例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为回结肠肠管缺血坏死所致,12例为胃结肠肿瘤所致。其中13例有剑突下隐窝积气的CT表现,腹膜后间隙积气的有5例,3例腹腔积液及4例为肝圆韧带间隙积气。结论与X线相比较而言,CT更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游离气体的有无,以及游离气体的多少,因此CT早期诊断胃肠穿孔以及胃肠穿孔的程度和部位等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胃穿孔18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 1 8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8例患儿均有拒奶、腹胀、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腹部立位 X线片示膈下有大量游离气体。其中单纯穿孔 6例 ,多发穿孔 4例 ,胃壁缺损 7例 ,全胃壁缺如 1例。单纯及多发胃穿孔行胃修补术 ,3例同时行胃造痿术。胃壁肌层缺损行病变组织切除、胃壁修补及胃造痿术。 1例全胃壁肌层缺如仅行腹腔引流术。本组存活 8例 ;死亡 1 0例 ,病死率 5 5 .5 6%。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DIC。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预后差 ,且受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病变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诊断、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至1999年新生儿胃肠道穿孔 33例的诊断、治疗,其中男 22例,女 1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穿孔 13例,胃穿孔 9例。先天性巨结肠伴结肠炎结肠穿孔 2例,1例盲肠穿孔。美克耳憩室炎穿孔 2例,另嵌疝复位后穿孔 1例,肠闭锁穿孔2例。不明原因穿孔3例。结果:痊愈18例,占54.5%(18/33),死亡10例,占30%(10/33), 5例放弃。结论:早期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Colonic perforation is an uncommon cause of acute abdomen in paediatric patients, and can present a diagnostic enigma as well as management challenge to the paediatric surgeon. An adolescent developed multiple colonic perforations following a short course of oral indomethacin, requiring emergency hemicolectomy. This is the youngest known case of enter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mediated large bowel injury. We review current evidence on NSAID-related enteropathy, and postulate potentiating mechanisms that may have accounted for the unusually rapid clinical course of our patient.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吻合后胸胃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后胸胃瘘的外科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1例食管胃吻合后胸胃瘘的病人临床资料,对胸胃瘘的可能原因、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该组仅4例初诊为胸胃瘘,其余均误诊为吻合口瘘。2例经定位引流治愈;9例早期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分别行单纯修补、坏死穿孔部分切除和食管外置等手术;所有病例均行空肠造口术。该组无手术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 食管胃吻合后胸胃瘘多因手术操作不当,造成胃壁局部血运障碍所致,关键在于预防。一旦经临床诊断,均应及时定位引流,必要时二次开胸手术,同期空肠造口术以提供早期肠为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结肠镜检查对小儿便血的诊断价值 ,总结应用高频电凝摘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经验 ,通过对 70例便血患儿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果发现结肠病变 63例 ,占受检人数的 90 % ,其中结肠息肉 5 6例 ,均行高频电凝摘除术 ,过程顺利。提示结肠镜检查是小儿便血的重要诊断手段 ,采用高频电凝摘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Dieulafoy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7例通过胃镜明确诊断,2例通过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动脉,后经胃镜证实,1例通过内镜+手术探查后病理证实,1例通过肠镜明确诊断。6例经内镜止血治疗,3例经介入栓塞止血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内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手术探查及病理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介入栓塞、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22例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70±16.24)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40±2.12)ml;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小时,平均(26±2.68)小时;住院5~8天,平均(7±0.44)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电子肠镜联合手术完成结肠镜无法治疗的结肠息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