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Xu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8):505-506
“纳米(nanometer,nm)”是计量单位,1nm是1μm的千分之一,是一个氢原子直径的10倍。当物质的特征尺寸进入到纳米的尺度时,原有的很多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表现出特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与口腔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ranometerr,nm)是一种度量单位。1nm为1/100万mm(即10^-9m)。纳米结构是指尺寸在100nm以下的微小结构,在这水平上(0.1~100nm)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及相互作用并加以应用的技术称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涉及的范围广,其中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所有的纳米材料具有三个共同的结构特点:(1)纳米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半导体纳米晶体中,微小晶体通常被称作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它是由几百或几千个纳米级颗粒构成的半导体材料,是一种由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稳定的、溶于水的、尺寸在l~100 nm之间的纳米晶粒[1-2]。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珉  马行一 《四川医学》2005,26(4):357-359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量度范围在0.1~100纳米(nm)内的物质或结构的制造技术,即纳米级的材料、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技术。纳米微粒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具有量子尺寸、宏观量子隧道等效应特性。近年来,在医药卫生领域,将纳米技术与现代医学在分子层面上相互融合,逐步推动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纳米医学,即利用分子器具和人体分子知识,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科学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功能内衣是指采用生物活性功能纳米专利技术,运用特殊生产工艺生产而成的新一代功能健康产品。这种产品常温下能够发射生物活性能量,具有降血脂、降血粘、增强红细胞变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微循环等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是英文"Nanometer"的中译名"纳偌米特"的简称,英文中的前缀"Nano"是十亿分之一的意思,因此1纳米等于十分之一米(10-9m)。纳米科技是在(0.1-100)纳米的空间内,研究物质组成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实际应用中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被世界各国列为21世纪关键技术之一。纳米材料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很小颗粒制成的各种材料,其粒径为0.1-100nm。纳米物质的效应:既小尺寸效应、量子效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生物活性功能内衣开创了健康产品新领域,开拓了人类健康保护和医疗保健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现代研究表明,生物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的化学组成,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等密切相关。当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粒子呈现出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这就是应用中药纳米技术可能使药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乃至产生新的特性依据所在[1]。国内外学者在中药纳米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2~4]。徐辉碧等将矿物中药雄黄[5]和石决明[6]粉碎到纳米级,理化性质和疗效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是指自然存在的、工业副产物及人工设计的,具有一维或多维尺度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或纤维. 纳米颗粒由于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及库伦堵塞等效应,会出现既不同于其分子形式,也不同于其宏观形式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在生物体内可表现出其特殊的生物学性质,对生物体的许多系统都会产生影响. 由于纳米粒子的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在现代生物医药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人们可在矿石开采粉碎、金属焊接、工业生产以及通过吸入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而暴露在纳米材料的污染中. 纳米颗粒可通过皮肤、肺或肠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沉积在器官内,从而影响其功能. 雄性生殖系统的睾丸具有血睾屏障,精子发生受外界环境干扰相对较小[2]. 然而纳米颗粒由于具有更小的尺度,更易通过血睾屏障,从而影响精子发生[3] ,且尺寸以及比表面积也是影响纳米粒子毒性的最重要因素[4]. 虽然没有确切的机制阐述纳米级粒子及较大的微米级粒子对睾丸细胞的不同影响,但较大尺度的粒子,更倾向于积聚在细胞外而不进入细胞[5].在所有的纳米金属材料中,纳米二氧化钛(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ales , TNPs )、纳米氧化锌(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ZNPs)及纳米银( Silver nanoparticles , Ag-NPs)使用最为广泛,笔者就这3种金属纳米材料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医用羟基磷灰石(HA)纳米粒并观测其纳米结构及纳米尺寸效应;方法 采用常态表面活性剂(水包油)制备HA纳米粒,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仪、核磁共振仪、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HA纳米粒进行观测。结果 HA纳米粒的平均尺寸为。10-30nm;共振分析表明,磷至少以2种类型存在;在200nm波长处,光谱包含六面体Ca^2+典型的光谱带;HA纳米粒微晶的Eg值分别为1.60和1.64e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包含2种振波;在956.5、1026.1和1.108.7cm光带处的3种PO4^3-曲态分别为v1(PO4)、v3(PO4)、v3(PO4)。在565.2 and 600.0cm光带处的2种PO4^3-曲态为v4(PO4)。结论 纳米尺寸产生的从纳米粒到微晶的边缘能量增加伴随着簇晶体积的下降和Ca^2+周围配基的变化。这些变化与量子尺寸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微波辐照下,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制备出粒径单分散、超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微波显著缩短聚合诱导期,加快聚合反应,其部分原因是微波加快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的分解。实验证明微波辐照下KPS的表观分解活化能(ED)由128.3kJ/mol降低到106.0kJ/mol。单体浓度是影响PMMA乳液粒子尺寸的主要因素,在[MMA]小于0.3mol/L时,平均粒径随单体浓度提高而线形增加;[MMA]为0.3~1.0mol/L时,平均粒径稳定在约200nm;之后随单体浓度进一步增加,乳液稳定性变差。引发剂浓度增加对平均粒径影响较小,但增大引发剂浓度可显著降低粒径分散度。选取[MMA]为0.23~0.3mol/L、[KPS]为3×10-3~6×10-3mol/L可以得到粒径200nm的单分散微球。以丙酮/水(体积比1/3)为反应介质,可制备出数均粒径45nm的PMMA纳米粒子。在体系中加入3.5×10-3mol/L的Cu2+,可制备出数均粒径67nm、单分散的PMMA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0.
纳米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纳米技术是在 0 .1~ 10 0nm尺度上研究和应用原子、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高新科学技术 ,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 ,使它们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纳米微粒表面具有很强的活性 ,具有特殊的光学、热学、力学和磁学特性 ,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 ,各纳米单位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 ,这些特点使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 ,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利用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提高了药物吸收度和稳定性 ,改善药物性质和靶向性 ,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疗效增加 ,毒副反应小 ,为疾病的药物治疗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11.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量度范围在 0 .1~ 10 0纳米 (nm)内的物质或结构的制造技术 ,即纳米级的材料 ,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技术。其最终目标是 ,人们将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操纵 ,单个原子、分子或元子团 (小于 10 nm ) ,分子团 ,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所谓纳米医学是“利用分子器具和对人体分子的知识 ,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与创伤 ,减轻疼痛 ,促进和保持健康的科学和技术”。它采用分子机械系统来处理医疗问题。并将用分子的知识在分子水平上维持人体的健康。分子纳米技术和分子制作技术是纳米医学的关键技术基础。纳米技术与纳米医学…  相似文献   

12.
季亚男  沈成兴 《医学综述》2009,15(4):546-549
纳米技术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给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对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纳米微粒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与协同效应使其展现出许多特有的性质,如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表面反应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催化能力高、毒性低及不易受体内和细胞内各种酶的降解等,为其在医学研究应用向纵深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本文就纳米技术在心血管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激 《右江医学》2013,41(1):106-109
<正>纳米(符号为nm)是一种度量单位。1nm=1/100万mm。"纳米材料"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的,指的是物质的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材料的总称。目前在口腔医学临床上使用的材料相当广泛,运用于口腔的纳米材料称之为口腔纳米材料,对口腔临床修复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兴起,新型的纳米材料开始在口腔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的毒性作用和对细胞的增殖影响;考察纳米氧化铈作用于细胞的生物效应是否存在剂量和粒径效应。方法:不同终浓度200、100、50、20、10、5、2.5、1.25、0.625μg/m L的20.8 nm Ce O2-NPs体外作用于96孔板中NR8383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四种粒径20nm、50-100 nm、300-500 nm、1-5μm Ce O2分别以四种终浓度100、50、20、10μg/m L作用于NR8383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不同浓度20.8 nm Ce O2-NPs作用于NR838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除1.25、2.5、5μg/m L外,其他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100、200μg/m L最明显;有剂量效应。四种粒径四种浓度的纳米氧化铈作用于NR8383细胞,50-100 nm的20μg/m L浓度和1-5μm的50、10μg/m L浓度Ce O2-NPs抑制细胞增殖,但不明显;其他各组均促进细胞增殖,其中20 nm的20μg/m L,50-100 nm的50μg/m L、100μg/m L最明显。剂量尺寸效应不明显。结论:小粒径纳米氧化铈对NR8383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无明显毒性;微米级氧化铈有些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可能对细胞造成毒性。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味肝泰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九味肝泰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C18(200&#215;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274nm;柱温35℃;流量1min/ml。[结果]黄芩苷在10.6~10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0%,RSD=1.68%。[结论]本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九味肝泰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纳米氧化锌是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一种氧化锌颗粒,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应,例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这些效应使其呈现出不同于普通氧化锌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已有研究报道,纳米氧化锌在细胞水平及动物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纳米氧化锌的生物毒性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评估纳米氧化锌的生物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表征、摄入途径、体内代谢、各系统毒性及机制,旨在为纳米氧化锌的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小于 10 0nm的单晶体或多晶体。所有纳米材料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结构特点 :结构单元或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 (1~ 10 0nm ) ;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 ;各纳米单元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在医学领域 ,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虽刚刚开始 ,但随着人们对其独特性能的深入认识和开发 ,预期会有更快、更大的发展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1 进展1.1 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在影像学诊断中 ,纳米粒可被广泛应用[1] 。例如 ,静脉注射纳米氧化铁造影剂以后 ,氧化铁颗粒被血液带到身体的各部位 ,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芪月降脂片的有效成分金丝桃苷进行含量测定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动相为甲醇 0 2 5 g/L磷酸溶液 ( 4 0∶6 0 ) ,检测波长为 35 6nm .[结果 ]回归方程为Y =9 79× 10 -7X -0 0 1,r =0 9991,金丝桃苷在 0 11~ 0 8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加样回收率为 10 3 7% ,RSD为3 0 5 % (n =5 )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易行 ,重现性好 ,可用于芪月降脂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纳米级制造技术简称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是指物理空间在 0 .1~ 10 0nm范围的产品及制造技术。由于物理空间的改变 ,使物质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科学界利用这一技术能够达到一般方法无法实现的目的。纳米技术领域涉及面十分广泛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在内的所有与材料有关的工程领域都与纳米技术产生交叉与渗透。由于纳米粒子所具有的特殊效应 (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 ) ,使其在催化、磁介质、光吸收、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相似文献   

20.
HPLC测定儿脾醒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儿脾醒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岛津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磷酸(18:82: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106~1.06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4%(n=6),RSD=0.90%。[结论]本方法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儿脾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