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4年8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4-12d。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d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 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胃大部切除后胃瘫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1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法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轻瘫患者不需手术均基本恢复。治疗时间7-59d,平均24.2d。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胃轻瘫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院1995—2001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62例,术后共发生胃瘫13例。本文对此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瘫亦称胃无力或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是术后早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1984-2004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825例,其中30例术后发生胃瘫,占3.6%.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短期内胃功能恢复,疗效显著,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1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胃胃瘫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于术后10~48d(平均25.3d)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胃动力,其中2周内恢复1例,3周内2例,4周内3例,4周者2例,无再次手术者,6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0,自引:2,他引:228  
目的 为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5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除糖尿病外,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比Ⅱ式吻合病人的发病率较高。胃镜、X线检查,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胃瘫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在术后6周内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镜检查时对残胃适度刺激对胃瘫治疗有价值,应用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为腹部手术后常见近期并发症,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多数学者认为此综合征系指除外机械性梗阻,临床表现为胃蠕动无力或无蠕动,胃排空迟缓,胃运动功能失常而引起大量的胃液潴瘤、呕吐等功能性疾病。我院于1990年2月-2006年2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PGS16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常见于胃手术后。我们自 1990~ 2 0 0 0年共诊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1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年龄 4 7~ 71岁 ,平均 5 8 6岁。原发疾病诊断为胃癌 9例 ,胃溃疡 2例 (出血、穿孔各 1例 ) ,十二指肠溃疡 5例 (其中出血 1例 ,穿孔 3例 ) ,术前检查 7例合并胃流出道梗阻。采用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 2例 ,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 11例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吻合方式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胃镜、X线口服造影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56例,其中12例发生FDG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手术后胃瘫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4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并对相关的病因进行多因素分析。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0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中男202例,女104例;年龄24~80岁,平均(59±12)岁。行毕Ⅰ式胃肠吻合术255例,毕Ⅱ式51例。术后病理证实胃癌267例(87.3%),其中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年间收治的508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术后发生胃瘫,单因素分析显示16个因素中有9个与术后胃瘫发生有关。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共筛出10个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结论术前幽门梗阻、毕Ⅱ式胃肠吻合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腹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术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时间、术前情绪紧张为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总蛋白水平为术后胃瘫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胃轻瘫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被称为胃轻瘫(gastroparesis),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但也可发生于腹部其他手术后。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1999年6月25例胃轻瘫病人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36~83岁。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7例,其中行毕罗Ⅱ式4例;胃癌根治术后13例,其中行毕罗Ⅱ式9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胆肠Roux-y吻合术后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直肠癌根治术后1例。  2.诊治情况  (1)诊断:25例中,9例发生于术后一周,16例发生于术后3~4天,全部病例均经胃肠…  相似文献   

15.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对12例PGS患者在无痛内镜下肠内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 对 1985年至 1999年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 19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 ,而无明显腹痛 ,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 ,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 18例经胃肠减压 ,支持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以及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均得以缓解。 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时间更长。 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有重要价值 ,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 ,尤其是胃肠动力促进剂的应用 ,不应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6月568例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以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以选取的17项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精神紧张、术中Billroth II式吻合、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D3)、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腹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是PG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是PGS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 结论: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工作,对防治PGS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emptying,FDGE)又称胃瘫、残胃排空障碍、残胃无力等,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诊治FDGE患者1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轻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排空障碍.近年来胃肠外科对此症认识逐渐加深,1999-2005年我们应用中药及胃镜下放置鼻饲管方法处理该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28例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PGS)的心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8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可能的心理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P<0.01)、文化程度(P<0.05)及焦虑情绪状态(P<0.01)与PGS的发生有关,而性别与PGS发生无关(P>0.05)。结论术前心理治疗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PGS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