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与中风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353例卒中患者进行一般资料、中医体质、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等评分。把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与非卒中后抑郁组。对卒中后抑郁与中医体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D患者中,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因素,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与PSD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中风病患者中气郁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更易伴发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互关系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集一般资料、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类型、血清Hcy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把患者分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组与非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组。对首发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中医体质、中医证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血Hcy水平方差分析。结果: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气郁质、痰湿质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风火上扰证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气郁质、痰湿质、风火上扰证密切相关,抑郁程度越重,血Hcy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辨质论治脑梗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回顾性纳入复发脑梗死患者156例为复发组,初发脑梗死患者156例为初发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采集人口学资料和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脑卒中家族史、房颤、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与复发脑梗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体质。结论: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可以基于体质防治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原则,对85例血脂异常患者和8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判断总体率及构成比之间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血脂异常患者间体质差异显著,其中以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居多;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患者存在男女差异且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可能是判断血脂异常发病的另一危险因素,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江苏地区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程演变与中医体质分布和病程演变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97例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初访及5年后的临床及体质资料,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并行动脉粥样硬化演变与中医体质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在5年随访前后体质分布构成无明显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与男女性别无明显相关,以体质因素对CIMT和斑块积分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与CIMT进展相关体质是阳虚质、痰湿质与湿热质,而与斑块积分进展相关的中医体质是阳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结论: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中医体质有相对的稳定性,阳虚质、痰湿质与湿热质为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CIMT进展的危险体质因素,阳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是斑块积分进展的体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3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的23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再发脑梗死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搜集危险因素资料,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与未复发组的中医体质分布相似,常见体质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复发组中医体质分布改变,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血瘀质,气虚质和阴虚质占比相等。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源性栓塞与复发性脑梗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痰湿质和血瘀质可能增加脑梗死早期复发风险。糖尿病和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湿质、血瘀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各代谢组分的相关性。方法:以146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比及其与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MS平和质比例最高,偏颇体质中常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男性MS平和质比例高于女性,男性MS偏颇体质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女性MS偏颇体质以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为主。青年MS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其次分别是痰湿质和气虚质。中年MS偏颇体质以痰湿质为主,其次分别是气虚质和血瘀质。老年MS偏颇体质以血瘀质为主,其次分别是痰湿质和气虚质;②痰湿质与TG水平相关(P=0.025,OR=0.273,95%CI:0.087~0.851);湿热质与TG水平相关(P=0.045,OR=0.231,95%CI:0.045~0.231)。结论: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是MS主要中医体质类型,TG为MS患者形成痰湿质和湿热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调查297例ICVD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有无狭窄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1)297例患者中痰湿质91例(30.64%),其次为气虚质48例(16.16%),血瘀质48例(16.16%),阴虚质35例(11.78%),湿热质31例(10.44%),平和质26例(8.75%),阳虚质15例(5.05%),气郁质3例(1.01%)。(2)297例患者中238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病变,无狭窄病例5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OR=0.197,95%CI 0.081-0.482,P=0.000),阳虚质(OR=0.179,95%CI 0.058-0.551,P=0.003)是脑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痰湿质(OR=2.789,95%CI 1.193-6.521,P=0.018),血瘀质(OR=6.048,95%CI1.372-26.666,P=0.017)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3)按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闭塞两组,结果显示,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血瘀质在脑动脉狭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与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痰湿质、血瘀质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类型与体质指数、职业因素、性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Logistic回归显示阳虚质与体质指数、性格相关(P<0.05),血瘀质与职业因素相关(P<0.05),痰湿质与体质指数、吸烟史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体质关系密切,其常见偏颇体质为阳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与本病病机特点相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人体体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这种规律与中医基本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相关代谢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恢复个体健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偏颇体质占患病人群的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兼夹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为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是平和质的偏离因素,BMI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痰湿质的偏离因素,舒张压是湿热质的危险因素,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BMI、舒张压是血瘀质的偏离因素。结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同步降低BMI、舒张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改善MS患者体质、恢复健康生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汉族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的体质分布状况及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6例亚临床组病例和216例并发症组病例的临床及体质信息,并分别分析两组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并作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亚临床组与并发症组在体质的构成上差异显著(P<0.0001)。各偏颇体质都是以兼夹体质为主。②以体质类型因素对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并发症发病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P<0.05水平,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是:气虚质(X2)与血瘀质(X7)。结论:气虚质与血瘀质为中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分型及超声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933例NAFLD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和超声分度检查,并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分类量表辨识患者中医体质,分析NAFLD临床分型及超声分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偏颇体质均以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NAFLD患者的偏颇体质在不同的临床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分度中,轻度脂肪肝患者以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中度脂肪肝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为主;重度脂肪肝患者仅发生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中。超声分度不同患者的体质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类型与NAFLD临床分型及超声分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要素、体质类型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对5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并对中医证候要素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63.5%)、血瘀(51.9%)、痰湿(50%)和内火(30.8%)。体质主要为气虚质(57.7%)、痰湿质(34.6%)和血瘀质(28.8%)。体质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虚质与气虚、痰湿、内火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湿、气虚显著正相关;血瘀质与血瘀、痰湿显著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痰湿、内火为主;气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主要体质;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胰(NAFP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相关糖脂代谢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宁波地区1604例入组人群(NAFPD者946例,健康人群658例)进行中医体质判定,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疾病易感体质、易感体质与发病相关糖脂代谢因素的关联性。结果:NAFPD患者中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分布较多(P0.05),三者均为NAFPD发病易感体质因素(P0.05),平和质分布较少(P0.05)。痰湿质与NAFPD者的体质指数、伴发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血瘀质与NAFPD加重、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正相关,与脂联素水平负相关;气虚质与相关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为NAFPD患者高频体质与发病易感因素,其中痰湿质与肥胖、糖代谢紊乱有关,血瘀质与脂代谢紊乱、内脏脂质沉积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进行脑微出血分级以及中医体质分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脑微出血各级的相关性。结果:脑微出血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为多,分别占比18.9%、18.9%、7.8%。其中,痰湿质和瘀血质在脑微出血各级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瘀血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微出血与年龄、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脑微出血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和瘀血质为主,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和瘀血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 785例慢性咽炎患者中医9种体质分布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诊治慢性咽炎患者4 785例,记录患者年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慢性咽炎中医体质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慢性咽炎发病率与年龄无线性相关性(P0.05);在慢性咽炎患者中,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分别为分布人数最多的5种体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均0.05),痰湿质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其余体质与年龄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是慢性咽炎常见体质类型,慢性咽炎患者中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痰湿质与年龄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体质对糖代谢异常进展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2021年参加社区糖尿病筛查并具有基线及第二年随访两次完整的体检资料的社区居民393例。依据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代谢异常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以倾向性评分匹配功能进行1∶2匹配。采集两组基线时糖尿病相关影响因素,对两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比较两组人群的影响因素及中医体质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糖代谢异常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进展组131例,非进展组262例。进展组高脂血症病史、血糖升高史、痰湿质、血瘀质占比均高于非进展组(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病史(P=0.011)、血糖升高史(P<0.001)、糖尿病家族史(P<0.001)、阴虚质(P=0.047)、痰湿质(P=0.011)、血瘀质(P=0.008)是糖代谢异常进展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升高史(P<0.001)、阴虚质(P=0.026)、血瘀质(P=0.032)是糖代谢异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既往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正常健康者5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对冠心病各中医体质类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冠心病患者中偏颇体质者145例,偏颇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为主要偏颇体质类型,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可能为冠心病人群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为237缺血性脑卒中例患者,对照组为238例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人群。本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及中风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体质比例显著不同,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在脑卒中组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而平和质的比例显著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经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脑卒中相关的体质和卒中危险因素按OR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吸烟、高血压和平和质。结论痰湿质与脑卒中发病有关,且较传统卒中危险因素贡献大,平和质为脑卒中的保护性体质。  相似文献   

20.
王津  徐肖娜 《新中医》2016,48(10):31-33
目的:通过分析无症状人群的临床资料,明确心血管病高危体质,为中医辨体防治心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2例无症状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血压、血脂、吸烟史、糖尿病史以及中医体质等,评估10年患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危险,筛选中高危及相对高危人群,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总结其中医体质特点,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血管病危险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752例中属中高危的有42例,中高危组兼夹体质以气虚兼痰湿质、痰湿质、气虚兼瘀血质、气虚兼痰湿瘀血质多见,其中气虚兼痰湿质、气虚兼痰湿瘀血质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单一体质例次以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为主,高危组痰湿质例次比例高于低危组;相对高危组痰湿质、瘀血质的例次比例较相对低危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3种体质与心血管病危险相关,OR1。结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为主,这三种体质的兼夹体质也多见于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