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27-429
SAPHO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较罕见。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遗传以及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对本病病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SAPHO综合征2例,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鉴于国内在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一致性,我们将二者列在一起讨论,谈谈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初步体会。一、从传统医学看本病的基本病机本病的病机多呈虚实夹杂之候。临床上既要照顾到其虚的一面,气虚或肝脾肾阴阳俱虚,又要注意到其实的一面,后者主要指热(湿热)、淤(淤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 (DN )是糖尿病的重要慢性并发症 ,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 ,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型糖尿病 (1- DM)和 2型糖尿病 (2 - DM)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而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尤以 2型糖尿病居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占透析和肾移植病人的1/3[1 ] 。1 中医研究进展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指正气的亏虚 ,即五脏的气血阴阳的虚损。《灵枢·五变》曰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标实即痰湿 (浊 )、(痰 )湿热、瘀血。本病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疾病不同发展阶段 ,病机重点…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异质性强,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尚不明确,病情多变,临床单纯采用激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杜小利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脏腑功能紊乱为本,痰瘀互结为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多重视补肾健脾、化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脉症和五期病机特点入手分析,认为湿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而湿邪闭阻三焦气机则是本病主要病机。因此,提出本病治湿主法——宣畅三焦法。并举临床实例以印证之。文章还从湿闭三焦证的形成与治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寒温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文献报道,对小儿抽动障碍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进行了综述。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器质性因素、感染免疫因素、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药源性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肺脾虚弱,或过食肥甘厚味,外感六淫之邪;或虚风内动、痰火扰心等。  相似文献   

7.
慢性宫颈炎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玲  林洁 《中医药导报》2007,13(12):90-91,96
文章简要阐述了慢性宫颈炎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中医病因病机研究。重点分析总结了慢性宫颈炎的中西医疗法,西医主要用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中医主要采用中药内服与宫颈直接给药以及采用洗剂、栓剂等治疗,内外合治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静 《中医研究》2002,15(6):54-56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 ,并对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本病的机理进行阐述。大多数中医都认为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提出治疗应立足补肾 ,同时配合疏肝 ,活血 ;西医主要认为本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轴以及与下丘脑有关的内分泌腺体间的正常调节失去平衡 ,治疗以诱发排卵为主。而两者有机结合治疗本病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山区域本是雾多潮湿之地,从流行性出血热(EHF)五期病机辨证,湿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湿邪闭阻三焦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宣畅三焦法是治本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中风急症研究新进展长春市人民制药厂(130000)祖春香,封婉君,艾长山【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综述本文仅对近IQ余年来中风临床研究现状作一梗概介绍,旨在为本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1.病机理论本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脏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1.
孙亮 《光明中医》2016,(16):2297-2298
目的初步探讨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基本分型、病因病机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的有效辨证中医治疗方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分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脉络瘀阻4型辨证治疗。结果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病变选择性侵犯上下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西医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措施。中医认为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脉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结论中医通过辨证,施以"补气、活血、养阴、填精"的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西医理论从脂类讨论痰浊型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治则,既考虑外因、局部病变、形态改变,又注重内因、整体变化及功能失调。认为中医学的"痰浊"包括现代医学过剩的脂类物质;脂类代谢主要涉及到脾肾两脏,调解脾肾,即纠正脂类代谢的紊乱,这与从脾肾着手,使体内津液得以输布、痰浊得化的原理一致。  相似文献   

13.
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如何将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应用到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已在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性肺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做了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初步探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着方法学的选用、成本的确定等诸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提高重视程度、准确把握试验方法及评价方法、规范成本计算、合理选择方案等几方面入手,以求得切实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华楠 《河南中医》2004,24(1):14-15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重视整体、和谐、内心体验,而西医学的思维方法重视机械、还原、分析。如何找到中西哲学思想研究方法的切入点或是结合点,是中西融合与中医现代化的根本。只有对“人”——这一医学研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从外到内等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细致,中西医学才能达到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咳嗽作为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中医各家以整体观为指导,对艾滋病咳嗽的病因病机多数从内伤角度加以论述,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致肺脾肾受损,正气亏虚是艾滋病咳嗽的主要病因病机特点,痰湿瘀浊乃属其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玉庸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医病机、治法、辨治经验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列举案例进行经验总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赵老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多属中医“淋证(劳淋)”“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要点为脾肾亏虚、湿热屡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留恋,由脏及腑,由肾及脾,脾肾亏虚,正虚邪恋。治疗宜谨守病机,补泻并用,清利膀胱湿热的同时,注重健脾益肾,培元固肾,标本兼治。赵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丰富,博采古今有效方药,并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析用药规律,辨证论治,明显改善CPN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西药治疗虽然对病情控制效果显著,但容易反复,并且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常伴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炎等不良反应。笔者根据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相关理论的整理认识,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脾虚湿浊内阻”是痛风发作的病机关键,治疗重视究其本,将健脾燥湿法应用于疾病分期的全过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劳国平 《河北中医》2000,22(10):777-77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震颤麻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按中医辩证分为肝肾不足、痰湿风动、气血两虚、气滞血瘀4型施治,并配合西药美我巴,重度病人加用澳隐停;对照组28例则单纯应用与治疗组相同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则为7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震颤麻痹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为血脂异常中医病机的总结提供证据,并根据病机提出治疗思路。结果: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确立治则以补肾健脾为主且尤以补肾为先,化痰活血为辅。讨论: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而总结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析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分析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特点,阐述了脾、肝、肾在脾虚湿盛、肝郁化热、痰瘀互阻、虚损变症等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了代谢综合征的动态演变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提出及时处理脂肪代谢紊乱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关键,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处理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