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 选择洗涤区人员作为培训对象,根据制订、讨论、实施、评价4个阶段的培训流程,以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器械清洗消毒效果、人员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洗涤区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培养后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有所提高(P<0.01);器械清洗消毒效果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96%的人员认为培训后提高了自身在洗涤区的岗位能力.结论 通过对洗涤区人员进行岗位能力的培训,达到了提高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和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目的,对保证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质量,提高洗涤区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块化教学法在新入职口腔门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名口腔门诊新入职护士采用模块化教学法进行培训,即将口腔护理知识整合为互相连贯、层次渐进的模块化的内容。结果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对口腔门诊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培训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P0.01);临床综合能力在培训后6个项目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模块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口腔门诊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从而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真正达到培训与临床岗位需求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护士岗位技能.方法 建立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结果 全科护理人员基础理论成绩提高19.1%,基本技能成绩提高15.7%.结论 护理质量的提高,需要加强护士岗位技能管理来体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在提高军队医院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道外科病区2015年新入职的护士18名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2016年新入职的护士16名设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导师制培训方法。3个月岗前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1年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单独完成责任班及晚夜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新护士采用新的培训方法后,观察组能够单独胜任各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可满足新护士岗位需求、提高新护士护理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促进了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护理技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武汉协和医院224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11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新护士培训方案;2017年11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根据《大纲》要求,重新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培训后采用临床实境考核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根据《大纲》重新制定的培训方案,观察组临床实境考核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新制定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高了新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根据培训对象特点,采取分层培训、集中培训和过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培训,以去污区人员岗位技能、器械清洗消毒效果、人员满意度为评价指标,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去污区人员岗位技能和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培训,提高了去污区人员岗位技能和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对保证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线下培训方法;选取2019年新入职护士15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结束1周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用线上+线下岗前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技能水平,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提升新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方法 2012年新入职的9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改进的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培训周期结束后进行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基础理论考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基础技能、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同事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岗前培训模式,能促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换,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赛峰 《护理与康复》2007,6(10):705-706
目的 探讨应用"五常法"在手术室卫生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五常法"加强手术室卫生员管理,完善各种制度与职责,明确工作流程,量化考核,做好理论知识培训工作.结果 手术室卫生员整体素质、护士对卫生员的满意率普遍提高,I类切口感染率和手术室空气、卫生员清洁手及物品表面细菌培养菌落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运用"五常法"对手术室卫生员管理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选择洗涤区人员作为培训对象,根据制订、讨论、实施、评价4个阶段的培训流程,以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器械清洗消毒效果、人员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洗涤区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培养后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有所提高(P〈0.01);器械清洗消毒效果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96%的人员认为培训后提高了自身在洗涤区的岗位能力。结论通过对洗涤区人员进行岗位能力的培训,达到了提高洗涤区人员岗位技能和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目的,对保证医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质量,提高洗涤区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手术队卫生员集中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18名联勤分部机关和仓库卫生员作为专科手术队卫生员,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分时、分人、分组集中培训。结果卫生员培训后各项目的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中培训提高了卫生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军事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培训基地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能手的培养和效果.通过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应用"实践-讲座-研讨"每日循环的培训方法对学员实施培训,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学员正确理解和落实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新护士信息化网络培训平台,探讨应用网络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开发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信息网络平台,采用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采用既往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6年采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种培训模式下护士岗位胜任力、多站式考核(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考核)的结果.结果 采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培训模式,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多站式考核成绩均得到提高.结论 信息化网络平台与既往培训模式相比,省时、省力、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案例与情景模拟整合教学法在新入职儿科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至12月,对湖北省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4名新入职儿科护士分组进行技能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演示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整合教学法。通过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员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对技能培训模式的认同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与情景模拟整合的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新入职儿科护士技能操作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技能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基技能培训小组在新入职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成立三基技能培训小组,通过修订操作流程、评分标准、拍摄视频、操作演示、练习指导、考核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承担新入职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与考核,比较2013、2014及2015年度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结果:2014和2015年度新入职1年内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2013年度(P0.05),护士新入职1年内操作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P0.05)。结论:设置三基技能培训小组,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水平,提高三基技能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相关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入职的9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技能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具有高度认同性,对综合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护理急救操作技能和综合急救能力等的培训均具有迫切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入职护士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较差,能熟练掌握有关急救技能的护士所占比例较低。结论新入职护士大部分缺乏全面、系统的急救技能,其对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应当根据新护士所掌握的有关急救技能的程度来制定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时,无论是培训内容的展现方式还是深度和广度都应该简化和实用化,以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帆  敬洁 《护理管理杂志》2016,(10):699-701
目的构建一套规范、实用、可行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为提升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法拟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框架的项目、内容、方式与学时,通过Delphi法对咨询表进行论证、修订。结果最终形成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专科技能和健康指导4个培训项目共38项培训内容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结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相对集中,咨询结果可靠、有效。该大纲的建立为规范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护理岗位技能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包括认识上存在误区、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方面薄弱,探讨科学、实用的护理岗位技能培训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