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癫痫32例分析赖永海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继发于脑损害引起的癫痫性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我院自1986年7月至1996年7月收治轻、中、重颅脑损伤932例,其中32例并发外伤性癫痫,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3.2%,现结合文献讨...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性癫痫主要是因颅脑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癫痫,该类型的癫痫临床较为常见,占所有癫痫的5%~50%,是颅脑损伤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儿童,因其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全,内抑制力不强,因此儿童在颅脑损伤后更易发生癫痫[1]。所以,对于颅脑损伤并发癫痫患儿应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本文回顾分析2013‐04—2014‐0534例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癫痫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外伤性癫痫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外伤性癫痫与颅脑损伤类型,患者年龄、性别以及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的关系。结果 16岁以下儿童和成人外伤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6.67%(9/54)和6.62%(20/302),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1)。开放性颅脑损伤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29.73%(11/37)和5.64%(18/319),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1);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及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6.94%(21/124)、20.51%(8/39)和10.53%(4/38),明显高于CT检查未见颅内明显异常的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1.02%(P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凹陷性颅骨骨折及年龄16岁以下可能是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处理王铁军,刘光礼,常义杨纶先,马骏,王云汉颅脑损伤后出现癫痫是一种严重并发症。1987~1996年两所医院共收治颅脑损伤后继发癫痫89例,本文就两组外伤后癫痫结合临床、脑电图、CT等表现,对颅脑损伤导致癫痫的高危因素和防冶措施进行探...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是颅脑损伤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研究认为,外伤性脑损害后红细胞外渗、溶解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神经组织内,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癫痫发作,是PTE的显著特征。与其类似的还有海绵状血管瘤,常常出现反复出血,其中多数患者合并癫痫发作,MRI和手术中往往发现在海绵状血管瘤周围显示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同样在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如脑出血、脑梗塞后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有相当的患者早期或者晚期并发癫痫。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是儿童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占儿童期所有创伤的24.8%~42.3%。颅脑缺损破坏血,脑脊液循环,导致脑膜脑瘢痕形成,是“颅骨环钻术后综合征”和外伤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作者观察分析儿童颅骨缺损101例,其中91例为颅脑损伤手术后,5例为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5例为脑疝手术后。  相似文献   

7.
纳络酮致外伤性癫痫术后癫痫持续状态2例报告白求恩医大三院神经外科赵丛海,王孟忧,赵兴利白求恩医大三院麻醉科高明,刘岩2例外伤性癫痫全麻手术后使用纳络酮拮抗麻醉药所致的呼吸抑制,出现了癫痫持续状态.例1:男,36岁,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18个月,反复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外伤性癫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5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继发外伤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硬膜破裂、颅脑损伤程度、皮层挫裂伤、凹陷性颅骨骨折、颅脑受损部位、颅内血肿与外伤性癫痫的发生有关。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硬膜破裂、颅脑损伤程度、凹陷性颅骨骨折、颅脑受损部位、颅内出血是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低龄、硬脑膜破裂、脑外伤严重、颅骨凹陷性骨折、顶叶受损、颅内有血肿的患者发生外伤性癫痫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9.
预防性抗癫痫药在选择性颅脑损伤病例中早期应用及其价值(附398例临床分析)方乃成,姜世齐,杜国森癫痫是颅脑损伤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占颅脑损伤病例的30%[1]。如何控制和减少癫痫发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临床少见报道。我科自1992年2月~1996...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2~1996年收治颅脑损伤病人780例,其中发生癫痫者60例,占同期病人7.5%。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晚期两类,早期发病38例,晚期发病22例。本组病人发病率7.5%较文献报告少,外伤性癫痫病人的治疗应首先去除诱发癫痫的因素,根据损伤部位是...  相似文献   

11.
人造颅骨成形术与外伤性癫痫的研究李晚文肖军陈健彤赵京涛曾群外伤性癫痫(PTE)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去骨瓣减压是严重颅脑损伤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科1995年以来,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的PTE发生率为40%。随机对5例外伤性颅骨缺损病人施行人造颅骨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和治疗.方法将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分为二组.第1天出现癫痫组与第2~7天出现癫痫组.对二组CT表现,外伤后脑内损伤部位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2825例,发生癫痫68例,发生率为2.41%.GOS预后分级,良好45例;中残¨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6月内出现习惯性癫痫者8例.结论外伤后早期癫痫一般表现有全身性发作与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脑实质的损伤、脑内出血、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及生化改变是导致早期癫痫的主要原因.对于无脑损伤而发生早期癫痫机制可能与脑震荡的病理生理有关,多为暴力引起脑细胞分子紊乱、神经传导阻滞、脑血循环调节障碍以及中线脑室内脑脊液冲击波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易被漏诊或误诊。对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的患者,若术前CT检查没有脑梗塞表现,而术后出现者临床更容易忽略。筛选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患者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癫痫60例报告辽宁省庄河市人民医院白永连我院自1986~1994年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780例,其中有外伤性癫痫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3个月~80岁,平均年龄26岁。伤后一周内发生为早期38例,一周后发生为晚期22例。发作类型:全身性发...  相似文献   

15.
儿童颅脑损伤后癫痫的高危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颅脑损伤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86 例年龄6 个月至14 岁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采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 G C S 评分、意识状态及 C T 结果等10 种因素与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G C S评分、意识状态及 C T 结果与颅脑损伤后癫痫有关,经多因素分析,仅 G C S 评分有意义。结论 儿童颅脑损伤后癫痫与 G C S评分≤8 分、意识障碍及 C T 结果异常有关,上述因素同时存在时,仅 G C S 评分≤8 分是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与大面积脑梗塞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5  
颅脑损伤与大面积脑梗塞黄绳跃王开宇黄克清自CT扫描应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以来,已发现一部分脑损伤病人早期出现脑梗塞,有些是大片脑梗塞。这类大面积外伤性脑梗塞的病例,伤情严重。我院近年来遇到12例,现将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本组男性8...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癫痫     
外伤性癫痫四川省急救网成都脑外伤抢救中心孙守岐我院从1988年1月至1994年3月收治颅脑损伤5210例,其中外伤性癫痫34例,现报告如下:本文报告的34例外伤性癫痫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58岁,<15岁8例,16~30岁13例,31~50...  相似文献   

18.
创伤后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创伤后继发癫痫即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是颅脑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症状性癫痫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有5%癫痫发生于颅脑创伤之后[1].PTE即颅脑创伤后反复出现的无诱发的痫性发作不同于颅脑创伤后早期出现的反复痫性发作(posttraumatic seizure,PTS).PTE是指因颅脑创伤的原因而使患者在伤后出现癫痫的反复发作,PTS是指因颅脑创伤后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产生的临床发作,将来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PTE[2].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占闭合性颅脑创伤的3.2%。多为车祸伤,年轻人多见,大多发生于对冲部位。伤后早期即出现偏瘫而意识障碍较轻,且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动态CT扫描是诊断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最好检查方法。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30例,在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10例,中残17例,重残2例,死亡11例。结论CT是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动态CT扫描有利于发现迟发性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发病率较低而致残率较高,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只要早期诊断,积极而恰当的治疗,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 ,寻找其早期的诊断方法及全程诊疗措施。方法 :对 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等有关 ,以上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 CT。治疗须兼顾脑外伤、脑梗死 ,予以治疗原发伤 ;开颅减压 ;早期行脑保护 ;改善微循环。稳定期中用血管扩张剂 ,2周后溶栓及康复治疗。结论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临床仔细观察 ,及时复查颅脑 CT可早期诊断 ,而全面细致 ,及时有力的治疗方案可大大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