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3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329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432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614篇
内科学   767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31篇
综合类   2781篇
预防医学   1148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105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118篇
肿瘤学   2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总检出数55例,其中鼻骨3例,肩关节6例,腕关节6例,髋关节6例,膝关节12例,踝关节18例,足骨4例;多层螺旋CT总检出数46例,其中鼻骨2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5例,髋关节4例,膝关节11例,踝关节16例,足骨3例,核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94.83%)高于多层螺旋CT阳性(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显影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研究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足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TCMIP、TCMID、HERB数据库筛选糖痹外洗方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O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差异表达基因,汇总得到糖尿病足靶点。使用微生信在线作图平台对疾病靶点和化学成分靶点取交集,并构建交集靶点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和蛋白,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得到糖痹外洗方活性成分99个,成分靶点427个,糖尿病足靶点2 217个,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蛋白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环加氧酶2(PTGS2)、Janus激酶2(JAK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等,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665个生物过程、30个细胞组分、80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00条通路信息,主要有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JAK-STAT)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地奥司明、鞣花酸、木犀草素、杨梅素和槲皮素与EGFR、JAK2、MMP1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糖痹外洗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等特点,其可能主要作用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的多个关键靶点,从而发挥治疗糖尿病足相关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感染率较高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胃部疾病,也与口腔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使其极易诱发口腔疾病,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口腔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牙周袋可被视为Hp定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牙菌斑也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庇护所。因此,Hp感染的治疗必须同时进行局部口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高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以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医疗安全。方法:每月统计门诊电子病历使用情况,通过 PDCA 循环法分析门诊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制定并执行优化方案,对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数据,寻找下一循环需要改善的问题。结果:PDCA管理模式干预后,医院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门诊电子病历推行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成都市龙泉驿区2016—2020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龙泉驿区2016—2020年水痘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结果2016—2020年龙泉驿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058例,年平均发病率48.02/10万;10—12月份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的35.37%;发病年龄构成以20岁以下居多,占71.62%;职业构成以学生居多,占55.10%;龙泉街道区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65.96/10万;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9年9—12月和2020年10—12月出现时间聚集性,最可能聚集区域为洛带镇、同安街道、洪安镇和西河镇。结论龙泉驿区应加强水痘防控力度,做好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990至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卵巢癌的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卵巢癌发病、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的估计数和标准化率,比较评估中国卵巢癌的流行负担及危险因素变化。用GLOBOCAN库对2020至2040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及死亡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1990至2019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由2.56/10万和4.72/10万增至4.54/10万和8.68/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由1.76/10万和2.63/10万增至2.77/10万和3.84/10万,增幅超过全球、日本及新加坡。其中,50~54岁年龄组女性发病人数最多,发病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2019年卵巢癌死亡的三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空腹血糖、高体质指数和职业性石棉暴露。30年间,中国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随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增加而增加。此外,据GLOBOCAN数据库预测,中国卵巢癌疾病负担会持续加重,预计到2040年,发病人数较2020年增加17.9%,死亡人数增加33.0%。结论: 中国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仍然较重,且在不断上升,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及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以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吲哚菁绿在机器人小肝癌(≤5 cm)靶域切除术中实时定位肿瘤和判断残余肝脏功能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间,行机器人小肝癌(≤5 cm)靶域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前48 h,经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剂量0.25 mg/kg。机器人荧光模式下经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实时定位肿瘤边界,肿瘤切除完毕后,经外周静脉再次注射吲哚菁绿判断残余肝脏血供。 结果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6.3岁。肿瘤直径(3.3±1.09) cm,中位手术时间75 min,中位出血量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 d。术中肿瘤全部呈绿色显影,荧光显影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肿瘤内部出血和坏死部分不显影。手术切缘缺血部分肝脏组织于解除肝门阻断后5 min开始出现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残余肝脏的缺血和坏死。 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可实时引导机器人小肝癌靶域切除并能实时判断残余肝脏血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P)治疗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CP治疗COVID-19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9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53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P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RR=0.99,95%CI(0.93,1.05),P=0.63]或生理盐水组[RR=1.06,95%CI(0.60,1.86),P=0.84]相比,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标准血浆相比,CP组病死率更低[RR=0.59,95%CI(0.37,0.95),P=0.03]。此外,与空白对照或生理盐水相比,CP治疗不能改善28~30天临床病情;疾病早期和随机化分组时不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给予CP治疗不能降低病死率。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与空白对照或生理盐水相比,CP治疗COVID-19患者不能降低病死率。但当病情发展到需要使用标准血浆时,CP治疗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另外,疾病早期或非危重COVID-19患者使用CP不能降低病死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