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乳腺癌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受体阳性患者应用抗雌、孕激素治疗可延长寿命,但据大量临床数据表明,ER阳性病人有效率只有50%左右,ER、PR均阳性者也仍有20%~30%治疗无效,一些病人甚至产生Tamoxifen抗性。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它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功能也有重要影响。最近泌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与乳腺癌的关系引人注目,多数研究表明PRL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发生、尤其是发展有关。本研究对8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RL-R与ER、PR相关性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荧光组织化学法对300例女性乳腺癌进行了ER、PR和AR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1.6%、38.3%和22%。PR与ER均阳性者为98.3%,AR与ER均阳性者为57.6%。本组结果显示乳腺癌HR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癌转移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通常预后较差的非特殊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硬癌ER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型乳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40例腋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患者性激素受体的改变,探讨其改变与病因的联系。方法:选择女性慢性肾炎患者76例,年龄18~46(30±6)岁,其中系膜增生性28例、系膜毛细血管性16例、膜性肾病20例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2例。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16~40(30±8)岁。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的特异结合容量,放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合成的阿片受体配基对稳定表达于CHO细胞的μ阿片受体的结合特性。方法:采用细胞生物学和放射性配基结合的方法,以能稳定表达μ阿片受体的CHO细胞为模型,检测阿片受体配基[^3H]diprenorphine(^3H-dip)与μ阿片受体的饱和性结合特征及一系列新合成阿片配基的竞争性结合特征。结果:(^3H-dip)结合μ阿片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1.06nmol/L;受体最大容量Bmax为930fmol/mg蛋白。竞争性结合实验表明3^#和12^#配基对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高于BAMGO和吗啡。2^#、6^#、8^#和9^#配基对μ受体的亲和力低于BAMGO和吗啡。结论:新配基3^#和12^#对μ亚型的阿片受体有良好的亲和力。2^#、6^#、8^#和9^#配基对μ受体的亲和力较低。  相似文献   

5.
近5年间,我院儿科收治的由各种原因引起或从外院转诊的心肌炎病人154例,其中10例为β受体反应亢进症而误诊为心肌炎,因临床症状较顽固,心电图表现T波持续低平或倒置,经护心肌、扩管、抗感染治疗均未奏效。这类病人后经心得安试验T波恢复,从而排除心肌炎,诊断为β受体反应亢进症。给予心得安、镇静剂、谷维素等治疗,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以下对10例误诊病人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年龄为7~12岁6例,4岁2例,小于4岁2例,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孕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5例子宫肌瘤瘤体和非瘤肌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6.67%,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7.78%,非瘤肌组织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46.67%,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28.8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含量比激素水平更能确切反映激素的作用,子宫肌瘤的发病并非因血雌、孕激素水平的或高直接引起,而可能与雌、孕激素受体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和酶联亲和线化法对41例胃癌P5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癌中P53蛋白、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21.95%、14.63%。P53蛋白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在ER、PR阴性者中P53蛋白阳性率高于ER、PR阳性者、P5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提示检测  相似文献   

8.
尽管内皮素 (Endothelin ,ET)才发现 10余年 ,但其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ET受体及受体拮抗剂在其结构组成、药理学特性和治疗用途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休克是由各种严重致伤或致病的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急性微循环障碍、神经体液因子失调 ,而使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等一系列全身性的病理生理过程。ET作为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的血管活性物质 ,生物学作用极其广泛 ,是调节血管基础紧张性的中心介质 ,在休克的病理生理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 内皮素ET是 1988年由Yanagisawa等[1] 从培养的猪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对28例子宫肌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EGF-R水平,以正常子宫平滑肌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肌瘤内ER、PR和EGF-R显著升高(P<0.01);肌瘤内ER、PR含量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结论:EGF-R在子宫肌瘤的增长中起重要作用,雌、孕激素可能影响肌瘤内E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雄激素受体 (AR)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脑膜瘤中 3种受体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 (SP)免疫组化法对 4 5例脑膜瘤石蜡切片进行 ER、PR和 AR的检测。采用χ2 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 3种性激素受体间的相关关系 ,以及 3种受体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脑膜瘤中存在性激素受体的表达。AR阳性率为 5 3.33% (2 4 / 4 5 ) ,ER为 2 4 .4 4 % (11/ 4 5 ) ,PR为 6 2 .2 2 % (2 8/ 4 5 )。 (2 ) AR与 PR间存在相关性 (r=0 .316 5 ,P<0 .0 5 ) ,AR与 ER、ER与 PR间无相关性 (P>0 .0 5 )。(3) 3种性激素受体在男女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1) AR、PR在脑膜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而 ER的表达率较低。 (2 ) AR、PR间存在相关性 ,PR的表达可能受雄激素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励  王兆军 《医学综述》1997,3(8):359-360
<正>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一种21个氨基酸组成的目前最强的血管收缩肽,称为内皮素(Endothelin,ET)。业已证实,除猪以外,人和大鼠等哺乳类动物体内也都含有ET。人有三种ET基因,可分别表达出ET-1、ET-2、ET-3三种异构肽。另外,Saida等又发现了一种新的ET,称为血管活性肠收缩素(VIC),也称为鼠型ET-2。ET是通过特异的内皮素受体(ETR)起作用的,不同类型的受体可表现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与不同靶组织中存在不同类型及比例的ET亚型受体分布和不同结合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了557例各种类型的胃癌标本,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的预后与其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所获数据均经X^2检验;结果胃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与性别、年龄、部位、淋巴结转移,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三年内死亡与存活三年以上ER、PR阳性率比较(P<0.01);结论胃癌标本中ER、PR出现越早,水平越高,恶性程度亦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受体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体的研究方法包括经典的放射配体结合法、药理学方法、蛋白质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基因序列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并能阐明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此外 ,分子生物学方法还能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受体生理调节和病理变化的分子机制、受体病的分子基础以及细胞内受体与DNA相互作用的机制等。以下简要介绍受体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1 受体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1.1  RT- PCR 分离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完整受体分子总 RNA,逆转录为 c DNA,利用 …  相似文献   

14.
乳房外Paget病三种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以及孕酮受体(PR)在乳房外Paget病(EMPD)中的表达,探讨性激素对EMPD 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定性检测AR、ER及PR在21例EMPD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21例EMPD中16例AR表达阳性,阳性率高达75%,所有病例均未检测到ER、PR。结论:雄激素对EMP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无法手术而AR表达阳性的EMPD患者中可试用抗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骨肉瘤病人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与其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 6 5例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5 92~ 2 .2 4 2 ,P >0 .0 5 )。临床无转移、存活时间长的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的阳性率高于临床有转移、存活时间短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7~ 11.85 ,P <0 .0 5 )。④结论 骨肉瘤病人ER ,PR阳性率检测可为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病人预后的评估及骨肉瘤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30例乳腺癌的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含量和阳性检出率。乳癌组织胞液与~(3H)-睾酮,~(3H)-雌二醇和~(3H)-孕酮的最大特异结合量分别是154.2,121.6和159.0 fmol/mg胞液蛋白;它与三种标记配基的结合亲和力各为0.21,4.65和1.03nM。30例乳腺癌AR、ER和P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3.3%,70%和60%。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间的AR、ER和PR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含有三种受体的乳腺癌AR的含量与ER和PR的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是非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之一,与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相似,可以高亲和性结合炎性CC趋化因子,但无法传递信号,不能趋化及活化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对炎性CC趋化因子内化并清除,在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对其结构特点、表达特点、基本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6例胆囊癌及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6例胆囊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1%(18/46)笔36.9%(17/46);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4/30)和10.0%(3/30),癌与炎性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高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固相RRA法和液相RRA法分别测定TRAb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检测标准品、质控血清和50例甲亢患者血清中TRAb含量,作健全性实验、精确度实验、回收实验等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健全性,固相RRA法的批内CV分别为3.0%、1.7%,批间CV为10.0%、6.0%,回收率分别为107.2%、101.0%、95.0%,液相RRA法批内CV分别为4.5%、3.7%,批间CV为12.0%、8.0%,回收率分别为109.3%、107.1%、94.6%.两种方法测定50例甲亢患者TRAb含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健全性、精确度、准确度均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早孕正常绒毛、20例流产绒毛水肿、28例部分性葡萄胎、35例完全性葡萄胎、9例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绒毛、流产绒毛水肿、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90.0%、95.0%、67.9%、65.7%、22.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的阳性率为5.0%、10.0%、3.6%、2.9%、0%。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组织中表达很少,在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无表达。P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可作为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及侵袭性葡萄胎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