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绘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可变位点(methylation variable positions, MVPs)图谱,分析MVPs图谱与hMLH1蛋白表达的关系,寻找CpG岛中影响蛋白表达的关键CpG位点.方法 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方法检测患者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pG岛1(CGI-Ⅰ)甲基化阳性率为20 %(6/30);CpG岛2(CGI-Ⅱ)甲基化阳性率为13.33 %(4/30).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 %(15/30).经χ2检验,CGI-Ⅰ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缺失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GI-Ⅱ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缺失无差异(P>0.05).结论 CGI-Ⅰ甲基化可能导致hMLH1蛋白不表达,其中1~28 CpG位点为导致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该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hMLH1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并将甲基化状态与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织的所有CpG位点均为非甲基化.肿瘤组织中CpG岛1(CGI-Ⅰ)甲基化阳性率为20%(6/30).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15/30).经X2检验,CGI-Ⅰ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的hMLH1蛋白表达阴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组的甲基化阳性率(100%)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14.29%)(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1甲基化可能导致hMLH1蛋白不表达;甲基化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关联,提示甲基化还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癌基因CDH13及DAPK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的抑癌基因CDH13及DAPK的CpG岛甲基化的情况。结果肺癌组织 CDH13、DAPK 基因 CpG 岛甲基化率分别为47.5%(19/40)、40.0%(16/40),癌旁组织分别为27.5%(11/40)、30.0%(12/40),肺良性病变组织均为0。癌组织、癌旁组织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组织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存在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在膀胱癌中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对新鲜的膀胱癌组织及其癌周正常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对MSP产物进行TA克隆。结果40对癌组织及其癌周正常组织中,7例癌组织检测到DAPK异常甲基化,1例癌周正常组织检测到异常甲基化(7/40vs.1/40,P>0.05);原发性与复发性膀胱癌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15、5/2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分级、分期膀胱癌中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DAPK启动子在膀胱癌中的甲基化阳性率较低,并且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无相关性,因而在选择分子学指标辅助膀胱癌早期诊断时,DAPK的甲基化检测需慎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P〈0.05);hMLH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和95.2%(P〈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女性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女性(P < 0.05).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P > 0.05),在HP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 erbB 2、bcl 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分别检测 4 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 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c erbB 2、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6 %、2 8.2 9% ;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10 .0 0 % ;在NE组均无表达。c erbB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及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 5 ) ;c erbB 2与bcl 2之间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 P <0 .0 5 )。结论 c erbB 2、bcl 2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 erbB 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组织恶性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 erbB 2、bcl 2基因蛋白对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P16与原发性宫颈癌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2 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 71例原发性宫颈癌组织PTEN、P16蛋白表达水平。③结果 PTE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阴性表达率为 33.80 % ,PTEN的阴性表达与鳞癌关系密切 (χ2 =7.5 3,P <0 .0 5 ) ,与腺癌无明显关系。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 11.2 6 % ,P16蛋白的阴性表达与宫颈癌无明显关系 ;在宫颈鳞癌组织中P16蛋白过表达率为 5 6 .4 5 % ,两者关系密切 (χ2 =5 .99,P <0 .0 5 )。④结论 PTEN蛋白阴性表达在宫颈鳞癌中起重要作用 ,与腺癌关系不密切。在宫颈鳞癌中P16蛋白的过表达较阴性表达更重要 ,可能是宫颈癌中高危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 p16基因 5′CpG岛高甲基化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②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 ,检测p16基因第 1外显子 5′CpG岛在 34例子宫颈癌、4 0例子宫内膜癌和 4 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的高甲基化情况。③结果 正常组织中均未见 p16基因第 1外显子 5′CpG岛的高甲基化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率分别为 2 9.4 %、30 .0 %和 10 .0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高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χ2 =5 .4 0、4 .33,P <0 .0 5 )。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高甲基化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χ2 =4 .2 9~ 9.78,P <0 .0 5 )。④结论 p16基因 5′CpG岛的高甲基化在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是否通过对Wnt信号抑制因子SFRPs的甲基化修饰,从而活化Wnt信号通路.方法 将编码HCV核心蛋白的腺病毒(AdCore)或GFP对照腺病毒(AdGFP)感染SMMC-7721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SFRPs基因mRNA的表达;用5-氮杂-2′-脱氧胞苷(DAC)对AdCore或AdGFP腺病毒感染的SMMC-7721细胞进行去甲基化处理,进一步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和DNA甲基化测序,检测SFRP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表达.结果 在HCV核心蛋白过表达的SMMC-7721细胞系中,SFRP2和SFRP5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SFRP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现高甲基化修饰;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以促进SFRP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修饰,参与HCV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确定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同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维吾尔族妇女4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和4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5.0%(26/40),正常子宫颈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7.5%(3/40)。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胰腺癌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4例正常胰腺组织、3株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1株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检测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的表达。分析RUNX3异常甲基化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6例胰腺癌组织中,51.79%(29/56)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胰腺组织有10.7%(6/56)存在异常甲基化,而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病理分化程度(r=0.314,P=0.018)、淋巴结转移(r=0.370,P=0.005)显著相关。在5-Aza-cdR处理前,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的RUNX3 mRNA无表达或低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各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恢复表达。结论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均存在RUNX3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RUNX3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01μg/mL,0.1μg/mL和1μg/mL浓度的阿霉素处理膀胱癌5637细胞,然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其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的表达水平,然后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亚硫酸盐修饰测序(BSP)的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0.01μg/mL浓度的阿霉素即可以显著上调5637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阿霉素处理后,膀胱癌细胞中DNMT1的表达水平下降.MSP及BSP研究发现阿霉素处理后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下降.结论阿霉素可以上调膀胱癌细胞中DAPK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其通过下调DN-MT1的表达导致DAPK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 位点甲基化及HPV16 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MALDI-TOF MS) 对20 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及20 例对照组维吾尔族宫颈组织中的p16 基因启动子CpG 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的方法检测两组HPV16 的感染状况。结果:宫颈鳞癌及对照组中p16 基因启动子区16 个CpG 位点中CpG1-2, CpG6 为甲基化差异位点, 宫颈鳞癌组中CpG1-2, CpG6 位点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鳞癌组的HPV16 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检测的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中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 位点甲基化与HPV16 感染无明显相关。结论:p16 基因启动子区CpG1-2, CpG6 位点高甲基化及HPV16 感染均与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系, 但为两个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DAPK及PTEN与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取维族妇女正常及炎症的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病变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病变组织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DAPK及PTEN基因的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DAPK及PTEN基因分别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百分比在非癌组及鳞组中分别为93.3%、83.3%、60.0%、33.3:83.3%、73.3%、56.7%、23.3%,两者均显示其在宫颈癌组阳性百分表达率明显减少,与非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及PTEN蛋白水平表达减少,其与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病变呈负相关关系;两者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预警信号及宫颈癌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李玲  谢明水  刘杨  张秋莹 《海南医学》2016,(10):1622-162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甲基化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1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阴道镜的宫颈活检结果进行分组,主要包含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CINⅠ~Ⅲ)186例,鳞状细胞癌(SCC)36例,以及未发现恶性细胞及上皮内病变细胞(NILM)88例。检测并对比各组受试者不同宫颈病变对应的HPV感染情况、DAPK甲基化率,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310例不同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共检出212例高危HPV感染阳性者,阳性率为68.39%;伴随宫颈病变程度进展,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亦表现为增高趋势[NILM:31.82%(28/88);CINⅠ:69.51%(57/82);CINⅡ:85.25%(52/61);CINⅢ:90.70%(39/43);SCC:100.00%(36/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例DAPK甲基化阳性者,甲基化率为19.03%;伴随宫颈病变程度进展,宫颈组织DAPK基因甲基化率亦表现为增高趋势[NILM:3.41%(3/88);CINⅠ:9.76%(8/82);CINⅡ:13.11%(8/61);CINⅢ:44.19%(19/43);SCC:58.33%(21/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HPV感染与DAPK甲基化及宫颈病变均呈正相关(P<0.05),DAPK甲基化与宫颈病变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及DAPK甲基化均与宫颈病变具有紧密联系,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均可对其进行持续监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DAPK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D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食管鳞癌DAPK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DAPK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食管鳞癌DAPK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C-myc、nm23-H1 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myc、nm23-H1两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形成(CIN)10例及正常宫颈20例组织标本中C-myc和nm23-H1蛋白表达,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方法,分析这2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1)C-myc蛋白表达率:宫颈癌组织为40.00%,正常宫颈组织为10.00%,CIN为20.00%,表达与病理分类有关,腺癌表达率高于鳞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2)宫颈癌nm23-H1蛋白表达率为40.00%,宫颈炎组织表达率为5.00%,不典型增生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腺癌表达率为83.33%高于鳞癌32.35%,差异有显著性(P<0.05);(3)2种基因蛋白表达的比较:C-myc、nm23-H1 2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yc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nm23-H1表达在宫颈腺癌早期呈高表达,可能为机体抑制肿瘤转移的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